周口村是临沅县中比较小的村落,约莫三西十户人家。
小韩大夫名韩芪,现年17岁,6岁时随父亲韩仓大夫逃荒到周口村。
韩父平日在武陵郡府城和春堂坐诊,两三个月回周口村待个三西天左右。
韩芪五官精致偏阴柔,剑眉星目,高挺鼻梁,举手投足间自带贵气。
平日里待人温润如玉,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但又说不清的疏离感,很受十里八乡村民的爱戴,尤其是小媳妇小姑娘。
未时一刻,小韩大夫随着赵丰收来到赵樵夫家正屋。
看着床上穿着讲究的昏睡小姑娘,虽疑惑小姑娘的来历,但还是谨记父亲的三不教导:不有好奇心,不多管闲事,不冒尖。
韩芪沉默把完脉,缓缓起身对着赵樵夫嘴角含笑道:“这位姑娘没什么大碍,应是虚弱疲劳所致,可给她灌些米粥,再让她休息一两日便会醒来。”
赵樵夫了然,让王婆子给小韩大夫拿了10文看诊费,道谢后便让赵丰收送小韩大夫出门。
赵樵夫吩咐王婆子用大米熬些粥给小姑娘喝。
王婆子垮着脸,一脸肉疼去熬粥。
又是钱又是大米的,这大米她平时都舍不吃,都是留着等老二回来给他吃的。
王婆子熬粥期间,赵丰收按赵樵夫的吩咐把小姑娘背到刚收拾出来的西屋里,将小姑娘放到床上后甩甩胳膊便回东屋躺下,赵樵夫则在主屋躺下休息。
粥熬好了,放了会,也不管是不是还烫,王婆子边粗鲁地给小姑娘灌边嘟囔:“我都没喝过大米粥,倒是给你喝了。
以后最好能乖乖听话,不然有你好受的”。
不到申时,赵樵夫夫妇便跟赵丰收一起去地里劳作。
走之前还叮嘱赵明哲看着点西屋。
赵明哲在众人离开后便躺下睡了,一般家人在的时候他都会营造努力学习的样子。
傍晚,王婆子回家后先去东屋,看到赵明哲还在看书既欣慰又心疼,“老二呀,看了这么久眼睛该不舒服了,先休息会儿。”
看到赵明哲朝她笑着点点头,便又去西屋看了还在昏睡的女孩,冷哼一声转身去了厨房。
不多时便端着一碗大米粥给赵明哲吃。
赵明哲表面推辞:“娘,这粥还是留给您跟爹吧~”王婆子一阵感动:“娘知道你最孝顺,你读书辛苦,要多补补。”
赵明哲无语:一碗大米粥能补什么?!
总归比粗粮好多了。
于是在他娘的劝说下半推半就的喝掉了。
~~王婆子将晚餐准备好,在剩下一点的大米粥锅里加了一瓢水继续熬。
不久,赵丰收跟父亲一起回来了。
一家人吃过晚饭,赵樵夫去村里溜达,赵丰收累了一天饭后迅速冲了个凉便躺平了。
王婆子收拾好碗筷洗干净,将清可见底的大米粥用大碗盛起来,朝东屋喊老三去给西屋的女孩喂下。
赵丰收哪里肯动,说了句男女授受不亲就继续睡下。
王婆子指挥不动三儿子,便自己去西屋给女孩喂粥。
之后便拿个凳子坐着老二身边说话。
一家人不到亥时(9点左右)便都睡下了。
~~第二日,天微亮一家人便起床了。
王婆子准备早饭;赵樵夫去村里闲逛; 赵丰收去1公里外井边挑水; 赵明哲则是在跟来找他的周梦说话。
周梦是村长家三女儿,年15,拒绝家里给她说亲的隔壁双溪乡村长儿子,闹着要嫁给赵明哲。
赵明哲打心里瞧不上周梦,长相普通且一股傻气。
不过,碍于她爹是村长,而且他每次回来周梦又是送吃的,又是送银钱,虽不多,但聊胜于无。
是以,每次周梦来找他,他都会和颜悦色的应付,对于周梦送的银钱吃食也是百般推辞,首到周梦求他收下并保证不会告诉任何人,才勉强接受。
早上王婆子熬了粗粮粥,掺杂了大米。
做好的餐食,王婆子从来不提前先吃,每次必然要等到赵樵夫上桌一家人才敢开饭。
赵丰收打完水,去村里把赵樵夫喊回家吃饭。
吃完饭,赵明哲告别家人,带好王婆子给他的吃食银钱去村头坐牛车返回县里的学院。
赵丰收则是跟赵樵夫一起下地。
王婆子气呼呼给西屋的女孩喂了碗粥,收拾好碗筷后便朝地里走。
刚出院子又折返回来,将西屋的门用木棍插好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