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穿越大明的公主

第二章 凭智慧与勇气护大明安稳

发表时间: 2025-04-03
时光流转,大明的日子在这一场场波澜后似乎又恢复了几分平静,可我心里明白,这平静之下依旧暗潮涌动。

这日,我正于宫中的书房研习医术,想着日后若再有将士受伤,也能多几分应对之法。

翠柳匆匆进了屋,喘着气道:“公主,不好了,听闻宫外有些地方闹起了疫病,如今人心惶惶,不少百姓都闭门不出呢。”

我眉头一蹙,放下手中书卷,起身说道:“这疫病可耽误不得,得赶紧告知父皇,想些法子应对才是。”

我赶忙去往父皇的御书房,朱元璋正与几位大臣商议着此事,脸色颇为凝重。

见我前来,他问道:“韵澜,你也听说这疫病之事了?

可有什么想法?”

我屈膝行礼后,回道:“父皇,儿臣觉得当务之急,是先派医术精湛的太医们前去查看病情,分辨这疫病究竟是何缘由引起,也好对症下药。

再者,要安排人手对发病之地进行隔离,防止疫病进一步扩散,还需在城中张贴告示,告知百姓一些基本的防疫之法,像勤洗手、多通风之类的。”

一位大臣面露难色道:“公主,这隔离之举,怕是会引得百姓怨声载道啊,而且耗费人力物力,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我看向那大臣,说道:“大人,若不隔离,疫病肆意蔓延,到时候整个京城,乃至更多地方都会陷入灾祸之中,那才是真正的大难啊。

人力物力固然重要,但百姓的性命更是重中之重呀。”

朱元璋沉思片刻,点头道:“韵澜说得有理,就依此去办。

太子呢,让他负责统筹安排此事,务必要将这疫病控制住。”

朱标领了命,与我一同着手安排各项事宜。

我带着几名太医去往疫病最重的街巷,只见百姓们满脸惊恐,不少人己是病容满面。

一位老者虚弱地说:“公主啊,这可怎么办呀,我们是不是都活不成了。”

我赶忙安慰道:“老伯莫怕,太医们定会找到法子救治大家的,咱们只要按吩咐做好防护,配合治疗就好。”

经过几日几夜的探查和研究,太医们总算找出了疫病的缘由,也调配出了相应的药方。

朱标忙着安排人熬药、送药,而我则在各处查看隔离的情况,督促百姓们遵守防疫之规。

一日,朱标找到我,一脸疲惫却又带着欣慰:“姐姐,这疫病总算有了控制之势,多亏了你出的这些主意啊。”

我微微一笑:“弟弟,这是咱们该做的,只要百姓能安康,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可没等众人松下这口气,朝堂上又起了风波。

有大臣上奏说,此次疫病之所以传播如此之快,是因为京中河道许久未清理,污秽堆积,滋生瘴气所致,而负责河道清理的工部侍郎却***。

朱元璋大怒,当即要治那工部侍郎的罪。

我听闻后,却觉得此事或许另有隐情,便向父皇求情道:“父皇,且慢定罪,儿臣觉得当把那工部侍郎找来问个清楚,说不定是有难处才导致河道清理之事耽搁了呢。”

那工部侍郎被带到朝堂之上,哭着磕头道:“皇上,臣冤枉啊,并非臣不想清理河道,实在是拨下来的银钱被户部克扣了大半,根本不够安排人手和工具去清理呀。”

户部尚书一听,赶忙反驳:“你莫要血口喷人,那银钱都是按规矩拨下去的,怎会不够。”

朝堂上顿时吵成了一团,朱标看向我,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站出来大声道:“都莫要吵了,此事一查便知,可先派人查户部的账目,看看那银钱到底去了何处,再做定夺也不迟。”

朱元璋也道:“韵澜说得对,即刻派人去查。”

经过一番严查,果真是户部一位小吏中饱私囊,私自克扣了河道清理的银钱。

那小吏被严惩,河道的清理事宜也重新安排妥当,这场风波才渐渐平息。

然而,外患刚平,内忧又起。

后宫之中,一位新晋的贵人不知从何处得了些迷香,想要在父皇的膳食里动手脚,妄图借此得宠,进而为家族谋取高位。

我偶然间从一位小宫女口中得知了此事,赶忙告知了马秀英皇后。

皇后震怒,当即命人去那贵人的宫中搜查,果然搜出了迷香。

皇后怒喝道:“你这贱婢,好大的胆子,竟敢谋害皇上,简首罪不可恕。”

那贵人吓得瘫倒在地,哭着求饶:“皇后娘娘恕罪啊,臣妾是一时糊涂,受了家人蛊惑,求娘娘开恩呐。”

我在一旁说道:“母后,此事不可轻饶,若此次放过,日后后宫怕是人人效仿,那父皇的安危可就堪忧了。”

皇后点头道:“韵澜说得是,来人啊,将这贵人打入冷宫,永不召见,其家族也一并严惩,以儆效尤。”

处理完这后宫之事,我与朱标相聚在御花园中,皆是感慨万千。

朱标叹道:“姐姐,这宫中、朝堂,乃至整个大明,真是一刻都不得安宁啊,幸得有你在旁,总能化险为夷。”

我看着满园的繁花,眼神坚定:“弟弟,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守护好大明,再难的坎儿也能迈过去。

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咱们定要让大明越来越好呀。”

朱标重重点头,我们姐弟两人望着这宫廷的天空,心中满是对大明未来的期许,也深知身上的担子依旧沉重,可那守护的决心,从未有过一丝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