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五这天,瀚海书院正式开业。
辰时一到,红红的鞭炮震耳齐鸣,还未待烟雾彻底散去,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阵阵响起,一条金色长龙在瀚海书院门前翻腾起舞,紧随其后是两只耀武扬威的雄狮。
不一会儿,现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中时不时就爆发一阵猛烈的欢呼。
锣愈击愈紧、鼓愈敲愈密,人愈翻愈险,狮愈跳愈高,龙愈舞愈高,观众随表演时而拍手叫好,时而满堂喝彩。
只见一头威武的大狮子围着一张方桌不停的跳动着,那头狮子做得十分逼真,张着血盆大口,眼睛一眨一眨地好有神采。它晃着脑袋,在方桌上一会儿直立,一会儿倒立,好像一点都不怕摔下来!
太惊险呀!
现场观众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生怕谁一个站不稳,摔坏了这头威武的大雄狮。
围观的小孩子更是学着狮子一舞一动,晃动着小身子,时不时还做出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现场表演足足进行了一刻钟,直到锣停了,鼓歇了,雄狮,巨龙退场了,人们还兴犹未尽,争相问,等会是否还有表演?
这时蒋万程恰到好处的出场,先回答人们最关注的问题,说一个时辰后进行下一场表演。
这下刚刚准备离开的群众又慢慢聚集过来。一个时辰而已,这么精彩的表演也就上元节那天能见到。这下可要好好看过瘾。
蒋万程开始介绍瀚海书院,但是一听说是个书局,围观的人们顿时有些兴致阑珊。
议论声也此起彼伏。
”装修的这么好,竟然是个书馆!”
“是啊,我还以为是酒楼呢,太可惜了!”
“谁说不是呢,书局有什么好逛的,无聊。”
“......”
"......"
好在蒋万程临危不惧,再加上自己也见过不少大场面,面对众人的质疑,很快稳定了现场局面。
正当他介绍书院的创新功能时,王杰和另一个叫二明的小伙伴,适时推开了书院的大门。
随着大门缓缓打开,人们的目光也跟随打开的大门往里望去。只需要一眼,人们就被内里的装饰深深勾住了眼球。
看着书院内部新奇的布置,结合蒋万程绘声绘色的描述,在场众人油然而生出一种向往。
对,就是一种向往的感觉!
陆芷兰站在三楼包厢内,从上往下关注门前发生的一切。这种抛头露面的事,她向来不喜欢。
她一向注重专业事交给专业人。
依她所见,蒋万程就十分合适幕前工作,果然没有辜负她的期待。
至于担心被蒋万程抢尽风头的事,得!她可没那闲工夫。
第二场表演在人们热忱的期待下终于来了,虽然刚刚看过一场,但是却丝毫没有减少他们的热情,现场气氛再创新高。
表演过后,不少被装修吸引的人走进书院,一进门,只见大厅中间成三角形摆列三个紫檀色书架,每个都有五层,上面整齐的陈列着不少书籍。
大厅四周摆放有一圈桌椅,那是图书阅览区。
主要针对那些没钱却想要看书的人,只要登记好信息,每天都可以在那免费看书,但是每天限定前30人。
如果想要借书抄录,只需先给书院抄一本,剩下的不作强制要求。
而且留在书院的那本纸张还由书馆提供。可谓优惠至极。
但是有一点,不许外带,更不许随意毁坏图书,否则将以三倍价钱赔偿。
竟然可以不花钱免费看书,还可以在这里抄书,不少人选择当场登记信息,先办个借书卡再说。
熙熙攘攘一天,一楼大厅人流量就没断过,走了一批又来一批,整个大厅总是满的。
30个免费座位,从来就没闲下来过。二楼也几乎被占满了,许多人选择在那阅读自己选中的书籍。就是三楼的小包厢第一天只有两间坐满了人。
开业第一天,几个丫鬟伙计脚就没停下过,一直爬上爬下,忙着招待来客。
直至日暮十分,太阳西斜,随着大门缓缓关闭,几人累的直接瘫在地上。像魏婴这么强壮的男人,一天下来,腿脚都发软。一伙人中,也就魏湛情况相对好些。
那是因为陆芷兰看他身体太弱,再加上他识文断字,就安排他在前台辅助人们进行登记。望着魏湛手中薄薄的几页纸,众人十分好奇,到底有多少人登记在册。
望着众人期待的目光,魏湛缓缓吐出一个数:“69人”。
“耶”
陆芷兰心底一喜:目的达到了。
不错,她不在乎到底赚了多少钱,她重视的是有多少人想要读书。开这家书馆的初衷就是给更多的人提供阅读的机会,让他们有书读,有钱读,顺便才是赚点钱。
“69”,虽然不多,但是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以后这个数字会越来越大。
瀚海书院营业时间从辰时到申时,也就是从上午八点开始,一直到下午五点结束。
晚上不营业,天一黑就关门,不提供烛火。毕竟书籍都是易燃物品,对于这一点,人们也能普遍理解。
为了庆祝“69”,当天晚上陆芷兰就请大家去全福元用餐
当然她买单。
书局开业后,渐渐走上正轨,也就不需要陆芷兰整日在此盯着。寻常事物统统交给蒋万程这个掌柜,实在处理不了,再告诉她,由她出面。
闲暇下来的陆芷兰继续她的抄书事业。这一次选择的仍然是一本佛经。
《六祖坛经》前世佛教经典,简称《坛经》。前世佛教著作被尊称为“经”的,仅此一部。
经文主要记载慧能法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根据“自性本清净”之说,宣扬“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基本思想。
陆芷兰打算写完这一本《六祖坛经》,就此打住,不再写佛教有关书籍。
她要好好想想,结合百姓眼下最关注的事才行,得为百姓做点实事。
陆芷兰在三楼包厢里专心致志的抄书,隐约听到楼下传来一阵吵闹声。
书馆是一个需要安静的特殊场合,除了开业那天,一直非常安静,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拿起身旁的白色帷帽,陆芷兰缓缓走下楼,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