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北派鉴宝笔记

第2章 日月光华

发表时间: 2024-12-26
陈熙台手握成拳,食指朝天,小拇指勾了个圈。

我好奇问道:“哥,这是多少?”

一旁沉默了些许的赵玉儿女士忽而开口:“嗯,一万块,差不多呢。”

05年我们邯郸市月平均工资1500元,这老哥老姐给我吹月薪一万!

那时候我还不懂啥叫画大饼,也没缅北电诈一说,愣是信以为真。

不过好在我准大学生风华正茂,想着将来毕业后年薪百万也不是不可能,真就没把一万块太当回事。

瞧着我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陈熙台诧异道:“我去,兄弟你这都不动心吗?

果然是清纯无比高中生。

或者说,是在下唐突了,小兄弟家境殷实,瞧不上这点?”

说到后半句时,陈熙台通过后视镜,意味深长瞄了眼我那辆破自行车,以及沾满风尘的穷游帆布包。

我立刻如实回道:“那倒不是,大哥,我普通家庭。

你的建议,我会很认真考虑一下。”

陈熙台轻轻“嗯”了一声,“到时候,先看你成绩如何吧。

待会儿我可以给你留个小灵通号码,真到了填报志愿的日子,我也能给你指导一二,前提是,你愿意去学我说的那些专业。”

——————一般来说,考古和博物馆学,甚至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都属于相对比较难就业的。

从***回来后,我特意去网吧查了一下,所以心里有些犯嘀咕,最后旅途中萍水相逢的人和事,也逐渐淡忘。

然而在查分数那天早晨,我的小灵通突然响了起来,低头一看号码,是我备注的“满级文科生”。

“喂,小弟你好。

还记得我吗?”

我赶紧回应:“当然啊,陈哥,满级文科生。”

“哎哟,好啊,我啊特意打电话过来,就是问问考的分数怎么样,打算报哪所学校?”

我回答的有些含糊道:“考的一般,我可能选择去燕山大学,河北大学之类本省的学校。”

对面立马啧舌道:“那岂不是埋没人才!

小兄弟,你想不想读个一流大学,211或者985什么的。”

“当然想啊!

可我分数差的多哎陈哥。”

“分数不够,特长来凑。

我如果说,我有法子让你去上海读一所一流大学,你愿意吗?”

我又把小灵通拿到眼前,重新看了遍号码,确信不是骗子,才发懵道:“陈哥,你别逗我了,我也没啥特长啊。”

电话那头爽朗一笑,却立即传来沉稳的腔调:“我这会儿在河南安阳,开车过了漳河就能到邯郸,如果你信我,我可以去你那边一趟,当面跟你聊。”

我沉默了半分钟,对面也耐心等我答复。

因为假期里我刚看了部电影,叫《楚门的世界》,所以我也曾怀疑这个世界是伪装的,有些人的确掌控着我所见到的这个世界。

但我真不敢去相信,一段旅途结识的陌生驴友,就能让我逆天改命?

电话那头,不会是山西黑煤窑拉苦力的吧!

我刚想拒绝,不知怎么,脑海里忽而冒出八个字来:“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这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老天爷给你机会,你不把握住,反而不美。

05年高考作文题目是《脸》,我考试时候刚引用过,这知识还热乎着。

作文里,我东扯西扯讨论厚脸皮这件事。

这会儿也不知是自我心理暗示,还是怎么的,真就鼓起勇气,首截了当在电话里回答:“来吧,陈哥,我请你吃饭!”

——————三个月后,上海杨浦区国定路。

我独自在学校附近大街道溜达,仰头望着月亮,忽觉人生如梦。

三个月前查到分数时,我还跟个没填地址的信封一样,不知道何去何从。

不曾想这会儿,我居然成为华东某著名学府的学生!

“旦兮复兮,日月光华。”

那天陈熙台跟我见面后,手指蘸水,在饭桌上写下了这八个字。

还称这即是天意,太公坐骑挡了他们道,随后我就出现了。

注定我们人世相识一场。

后来我和爸妈报备一声,大胆跟陈哥去了趟北京。

那地儿在昌平区,我清楚记得这老小子领我到了山脚下,一个贴着白瓷砖的黄顶门楼前,门楼中央镶嵌了黑底金字: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

这个充满威严的大院里头,还有另外一个场所,叫北方国际射击场。

我是压根没想到陈熙台带我来这里,是报了个射击速成班!

他花费重金请了教练员,让我呆在里头每天学射击!

那时候民用子弹价格是10块左右一发,陈熙台算是下了血本,伯莱塔87式,EM332,还有其他小口径的轮着来,我估计每天花费上千元不止!

当时我就害怕了,既不是因为肩膀酸痛,也并非担心钱财出入,而是害怕陈熙台这小子究竟图什么!

我不过就一个河北普通家庭傻小子啊。

半生熟的朋友,毫无顾忌的每天在你身上砸钱,培养你的射击技能,搁谁谁都发懵。

不过那时候陈熙台却回答说:“人生并不是付出就有回报,所以我不图什么。

我只有一个要求,你毕业后,务必跟着我们干!”

射击,可以作为特长进入名校。

这点我算是见证了,不过还有一层原因我后来才知道,陈熙台曾给学校博物馆捐赠过3件海外回流的青铜器!

自然而然,那年有一个射击特长生进入了上海某顶尖大学的文理学院,接受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一年后转入了文物与博物馆系。

——————校园时光太匆匆!

一转眼是06年,4月1号愚人节恰巧是个周六,我忽而接到了陈哥的电话。

说是上个月底,3月28号,福州路上新开一家古玩市场,叫中福古玩城。

有个熟人,布置门店缺人手,想看我有没有空闲,周末能否去帮忙搬搬货。

古玩城必定皆是古董珍玩,想来是请毛毛躁躁的工人搬运不放心,故而才拜托我。

我知道陈哥人不在上海,对他的请求我自然不会拒绝,于是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大早,我乘公交到了福州路,这里又被叫作“三马路”,在上海属于很特殊的街道。

整条街随处可见南纸店,卖些笔墨纸扇,仪器文具之类,也是旧书店云集之地,所以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中福古玩城开在福州路中间段,我到地方后,拨打了陈哥告知的号码。

后面迎接我的,是个西十来岁的中年人,身子又粗又胖。

这人正哼哧哼哧在一辆金杯货车里头捣腾什么。

“小兄弟,你来了!”

胖哥回头跟我寒暄两句,露出满口黄牙笑了笑。

“我这铺子刚开业,要铺货,你是陈哥的兄弟,就是自家兄弟,我不跟你客套了。

车上锦盒都要搬,抬去二楼86号!

你先搬一件上去,我关好车门便跟过去。”

金杯车里,摆了几十件宋锦盒子。

我挑了件离车门最近的,大概三十公分高,上手感觉也不重。

可走进古玩城我就懵了。

这地儿明显是请风水先生点拨过,有意将内部修造成八阵图似的迷宫,使人闲逛一会儿就找不到起点,自然留得住客。

我怀抱锦盒,在二楼兜兜转转。

知道瞧见86号门牌,我发现胖哥己提前到了。

“放地上就行。”

胖哥嘀咕一声,抬脚踢开地上一叠拍卖图录。

我弯下腰,轻轻将锦盒落地。

忽听见“叮啷”一声从盒子内部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