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白眼狼养儿子》是作者“湖盐也是盐”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罪己诏陆寻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主要讲述的是:我亲手带大的养弟陆在殿试揭发我爹贪我爹刚正不却为保全他的名缄默赴满门查他踩着我沈家的尸成了皇帝盛赞的御史新我从流放地归他跪在我面一身崭新的绯色官恳求我为他引助他平步青姐我知道你还在怪我笑着扶起将一枚平安符塞进他手他不知那里面塞的不是棉而是能引来方圆百里食腐走兽特制引尸1.陆寻一身崭新的绯色官跪在我那间四处漏...
主角:罪己诏,陆寻 更新:2025-08-02 19:38:5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亲手带大的养弟陆寻,在殿试上,揭发我爹贪墨。我爹刚正不阿,却为保全他的名声,
缄默赴死,满门查抄。他踩着我沈家的尸骨,成了皇帝盛赞的御史新贵。我从流放地归来,
他跪在我面前,一身崭新的绯色官袍,恳求我为他引荐,助他平步青云。姐姐,
我知道你还在怪我。我笑着扶起他,将一枚平安符塞进他手中。他不知道,
那里面塞的不是棉花,而是能引来方圆百里食腐走兽的,特制引尸香。
1.陆寻一身崭新的绯色官袍,跪在我那间四处漏风的茅屋里。他跪在一堆碎瓷片上。
那些碎片,是我流放路上唯一的碗打碎后剩下的。我曾用它们吃饭,划破的嘴从未愈合。
现在,他每磕一个头,膝盖就多两个血洞。鲜血混着尘土,在他名贵的袍子上晕开,
像开出两朵丑陋的花。姐姐,我知道你还在怪我。他头抵着地,
声音是恰到好处的孺慕与愧疚,可我别无选择,为国尽忠,是爹爹从小教我的道理。
我没看他,慢条斯理地用一支廉价的骨簪,剔着指甲缝里因干粗活嵌进去的黑泥。
簪子是他当年送我的定情信物。这簪子钝了,我轻描淡写地问,
不如你的膝盖骨好用吧?陆寻的身体猛地一僵。他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和一丝受伤。
我把脚边一碗馊掉的稀粥踢到他面前,粥水溅湿了他的官袍前襟。别光说,
先学学狗是怎么吃饭的,你流放时用得上。他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屈辱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他终究没有发作。他知道,我爹沈惟,为官三十载,
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我手里握着的人情,是他这个新贵踮着脚也够不着的天。
他眼里的屈辱褪去,只剩下炙热的野心。还请姐姐,为我引荐!他重重叩首,
额头贴上冰冷的地面,碎瓷片刺得更深。2.引荐?我轻笑一声,如今的朝堂,
盘根错节,寻常的引荐,不过是让你去做别人的马前卒,有什么意思?陆寻的呼吸一滞。
我慢慢蹲下身,与他对视。要做,就做执棋人。你想不想,站在三皇子的身边?
三皇子?陆寻的瞳孔骤然收缩。当今圣上年迈,太子仁厚,二皇子勇武,
唯独三皇子萧景琰,是个异类。他孤高、激进,张口闭口皆是革新除弊的雷霆之策,
却因太过理想,被朝中老臣视为疯子,被皇帝厌弃。投靠他,无异于一场豪赌。赢,
则一步登天。输,则万劫不复。陆寻的喉结上下滚动,冷汗从鬓角滑落。我知道他在怕什么。
可我也知道,他的野心,远比他的恐惧更甚。我淡淡开口,扔出最后一根稻草。
三皇子的母妃,出身江南望族,与我母亲是手帕交。他年幼时,
还在我家住过一段时日,与我,算是青梅竹马。这些都是真的。也正因如此,
当年太子与二皇子争斗最烈时,我爹为了避嫌,才主动与三皇子府断了往来。陆寻的眼睛,
彻底亮了。像是黑夜里见了火光的饿狼。他死死盯着我,声音嘶哑:姐姐要我怎么做?
我笑了。三天后,城西青玉山房,有一场文会。三皇子也会去。我要你,
在那场文会上,大放异彩。3.陆寻走后,一个瘦小的身影从屋后闪了出来。
是爹爹的老仆,德叔。流放路上,他拼死护着我和娘亲,娘亲没熬过去,他便跟着我,
在这京郊苟延残喘。小姐,您真的要帮他?德叔的眼眶是红的,
老爷和夫人的在天之灵……德叔,我声音很轻,你知道狼是怎么死的吗?
德叔不解。喂得太饱,它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走进内室,从一个积了灰的木箱里,
翻出一卷卷手稿。那是我爹的笔迹。爹爹为官清廉,唯一的癖好,
便是闲暇时推演各种经世之策。其中不乏一些惊世骇俗、足以动摇国本的激进想法。
他称之为纸上疯魔。写完便束之高阁,告诫我说,这些东西,是催命符,绝不可示人。
如今,这催命符,终于要派上用场了。我挑出其中最激进、最决绝的几篇,誊抄下来。
关于清丈田亩,与豪绅争利。关于一体纳粮,动摇士族根基。关于开海禁,引四方之财,
也引四方之祸。每一条,都精准地踩在三皇子萧景琰的心尖上,
也同时踩在满朝文武的刀尖上。三天后,我将誊抄好的手稿交给陆寻。他只看了一眼,
脸色就白了。姐姐,这……这简直是自寻死路!清丈田亩?这会得罪天下所有官绅!
那你去不去?我问。陆寻的嘴唇翕动着,冷汗浸湿了他的后背。
我慢条斯理地收回手稿:不去就算了,我本也不该强人所难。去!他一把抢过手稿,
像是抓住救命稻草。我去!我看着他因激动和恐惧而微微扭曲的脸,心中一片冰冷。
去吧。去奔赴你光芒万丈的刑场。4.青玉山房的文会,我没有去。
但我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陆寻高谈阔论,将我爹那些纸上疯魔的策略,
当作自己的惊天之论,一字不差地抛了出来。满座皆惊。有人斥他痴人说梦,
有人骂他祸国殃民。他被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围在中央,唾沫横飞。
就在他最狼狈不堪的时候,三皇子萧景琰出现了。他排开众人,走到陆寻面前。据说,
他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孤,寻觅知音久矣。一夜之间,陆寻从一个靠着大义灭亲
上位的御史台新贵,一跃成为三皇子身边最受倚重的谋士。他来找我的时候,意气风发。
一身锦袍,前呼后拥,与跪在我家徒四壁的茅屋里时,判若两人。姐姐,我成功了!
他抓住我的手,脸上的肌肉因为狂喜而抽搐,口水不受控制地从嘴角流下。我抽出手,
不动声色地后退一步。恭喜。姐姐,你为何还是如此冷淡?他皱起眉,有些不满,
我如今是三皇子的人,很快就能平步青云。到时候,我会为你请封诰命,
让你风风光光地……不必了。我垂下眼帘,我一介罪臣之女,不敢奢求。
他的脸上闪过一丝被拂逆的薄怒,但很快又被更大的得意所取代。姐姐还是这么倔强。
也罢,你不想,我偏要给。等我将来……他还要再说,我却转向德叔。德叔,送客。
陆寻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拂袖而去,坐上了他那顶八人抬的华贵软轿。
德叔忧心忡忡地看着我:小姐,您这样激怒他,万一……我摇摇头。他不会。
现在,他比谁都需要我。需要我这个所谓的『青梅竹马』,作为他与三皇子之间,
心照不宣的纽带。更何况,一出好戏,才刚刚开场。主角没登台,配角怎么能先死呢?
5.陆寻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在三皇子的支持下,他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
在朝堂上横冲直撞。第一件事,便是上奏,请求清丈全国田亩。奏折一上,朝野震动。
以丞相为首的百官,齐齐上本反对。道理很简单,大周的江山,
有一半是掌握在这些世家大族、官僚豪绅手里的。清丈田亩,就是要从他们身上割肉。
一时间,御史台弹劾陆寻的奏折,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说他蛊惑皇子,意图动摇国本。
说他纸上谈兵,不知民间疾苦。皇帝被吵得头疼,但并未直接驳回。帝王心术,
在于制衡。太子势大,他乐于见到有三皇子这么个愣头青出来,
敲打一下那些尾大不掉的世家。于是,皇帝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先拿一个地方做试点。
若成了,再行推广。若败了,也有个替罪羊。试点的地点,选在了最难啃的骨头——江南。
江南鱼米之乡,富庶甲天下,但也因此,土地兼并最为严重,地方宗族势力盘根错节,
历来是朝廷政令最难推行的地方。皇帝下旨,擢升陆寻为江南巡按,总督清丈田亩一事。
三品大员,钦差之职,手握地方军政大权。圣旨下来那天,陆寻亲自跑到我的茅屋。
他脸上的肌肉因为狂喜而抽搐,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即将踏入的是一个怎样的修罗场。姐姐!
皇上准了!我即将总督江南!他以为这是天大的荣宠。却不知,
这是皇帝给他递过来的一杯鸩酒。成了,他会成为所有江南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前路之上,步步杀机。败了,他就是那个蛊惑皇子、祸乱朝纲的罪魁祸首,
三皇子会第一个把他推出去顶罪。我看着他兴奋到涨红的脸,递过去一杯凉茶。江南路远,
此去,多加小心。他一饮而尽,豪情万丈。姐姐放心!区区江南世家,何足挂齿!
待我功成,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陆寻,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我,
似乎在期待我的赞许。我只是低头,从袖中取出一枚平安符,递给他。
这是我去庙里为你求的。他珍而重之地接过,贴身收好。谢谢姐姐,我一定会戴着它,
凯旋归来。他走了。带着他的万丈豪情,和他那自以为是的锦绣前程。德叔从屋里出来,
手里拿着一件我刚改好的披风。小姐,天凉了,您怎么让他就这么走了?我抬头看着天。
雪要下了。是该给他,送行了。6.陆寻离京那天,声势浩大。
三皇子亲至十里长亭相送,赏美酒,赠宝马,君臣相得,羡煞旁人。我没有去。我在城楼上,
看着那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消失在官道尽头。风吹起我的发丝,像一抹挣不脱的愁绪。
德叔站在我身后,欲言又止。小姐,老奴还是不明白。您把他推到这个位置,
他若是成了……他成不了。我打断他。德叔,我爹那些手稿,你看过吗?
德叔摇头。爹爹一生谨慎,那些『纸上疯魔』之言,是他穷尽半生心血的推演,
但也是他亲自否定的死路。每一条看似完美的策略背后,都藏着一个足以致命的陷阱。
比如清丈田亩,看似公平,却忽略了地方执行的复杂性。一旦操之过急,必然官逼民反,
激起民变。我给陆寻的,只是上篇。是如何做的。而下篇,是如何错的,以及,
如何补救。那一部分,在我这里。德叔恍然大悟,随即脸色煞白。那……那您是想……
釜底抽薪。我从袖中取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德叔,你亲自去一趟丞相府,把这个,
交给张相。就说,是一个心忧国事的故人,不忍见大周基业毁于一旦。张丞相,
是百官之首,也是我爹当年的政敌。但他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之人。他与我爹,是政见之争,
非私人之怨。他最看不惯的,便是三皇子和陆寻这种,拿国运当赌注的疯子。这封信里,
没有我的名字。只有对我爹那套激进策略最精准、最致命的剖析和驳斥。每一个论点,
都足以让张相在朝堂之上,将三皇子和陆寻,彻底钉死。陆寻是刀。三皇子是持刀的人。
而我,要借张相的手,把这把刀,连同持刀人的手,一起斩断。德叔接过信,手在微微发抖。
小姐……您这步棋,太险了。万一丞相他……他会的。我看着远处,目光坚定。
因为,这封信里的每一个字,都是从我爹的心里,挖出来的。那是真正的,
一个老臣对这个国家,最深沉的爱。张相,会懂的。7.江南的消息,雪片似的飞回京城。
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陆寻到了江南,雷厉风行。他依仗着钦差的身份和三皇子的支持,
完全不把地方官绅放在眼里。强行清丈,一体纳粮。手段酷烈,稍有不从,
便以阻挠朝廷政令为由,抄家下狱。一时间,江南官场,人人自危。
那些盘踞地方数百年的世家大族,岂是好相与的?明面上,他们不敢对抗钦差。暗地里,
各种绊子,层出不穷。先是勾结粮商,囤积居奇,致使米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
再是煽动佃户,谎称清丈田亩后,朝廷要加征重税,逼得活不下去的农户,揭竿而起。
陆寻的巡按衙门外,日日都有百姓聚集,哭喊声震天。而他,却将这一切,
都归咎于地方豪绅的阻挠。他下令调动卫所军队,武力镇压。流血冲突,一触即发。
曾经的鱼米之乡,转眼间,成了人间炼狱。陆寻向朝廷请求支援的奏折,八百里加急,
一道接着一道。请求增兵,请求拨粮,请求严惩江南世家。可这些奏折,到了京城,
却都石沉大海。8.朝堂之上,张丞相引经据典,将江南的乱局,归结于陆寻的操之过急,
不懂变通。他当庭呈上了一份万言书,详细论述了陆寻政策的种种弊端,
预言若不及时制止,江南必将大乱,动摇国本。那份万言书里的许多观点,
与我写给他的那封信,如出一辙。只是,他说得更加老辣,更加滴水不漏。三皇子在朝堂上,
被问得哑口无言。他想保陆寻,却发现自己早已被架在了火上。江南的乱局,
已成了他政治生涯中,抹不去的污点。皇帝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他要的是制衡,
不是动乱。他本想让三皇子这条鲶鱼,去搅动一下朝堂的死水。却没想到,这条鲶鱼,
差点把整个鱼缸都给掀了。终于,在一份江南爆发大规模民变的奏报之后,皇帝的耐心,
耗尽了。他下旨,将陆寻锁拿回京,听候发落。同时,命张丞相亲赴江南,收拾残局。
三皇子被禁足府中,闭门思过。那张精心编织的,名为革新的大网,
终于在它即将成功的那一刻,轰然崩塌。9.陆寻被锁拿回京的消息传来时,
我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德叔匆匆跑进来,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色。小姐!
那个白眼狼被抓了!押解回京了!我点点头,没什么反应。您不高兴吗?
德叔有些不解。一个死人,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淡淡道。德叔愣住了。我没有解释。
陆寻的结局,从他踏出京城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回京受审,不过是走个过场。
他真正的死期,在路上。半个月后,德叔托人从宫外,给我带进来一个包裹。
包裹里三层外三层,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腥臭味。打开,里面是一只被啃得只剩白骨的手。
手上,还紧紧攥着一枚平安符。符囊已经破损,散发出一种诡异的香味。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