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碾压:乱世中的生死与权谋

第3章 多收鱼获无钱,变成鱼干换钱

发表时间: 2025-08-17
毛文龙离开后却再未来过,似乎将海参的事全然忘却。

葫芦岛的太阳一天比一天毒,沙滩被晒得能烫熟鸡蛋。

自五月初六京城大爆炸后,海货的卖价跌得像被海浪拍碎的泡沫,可粮价却涨得比桅杆还高。

陈君登每天天不亮就出海,渔网撒得比往日更勤,船舱里的渔获堆得像小山,可脸上的愁云却一天比一天重。

“这海是怎么了?

鱼多了,买主反倒少了。”

王二柱蹲在船头,看着舱里蹦跳的海鱼唉声叹气。

正午的阳光把他的影子缩成一团,往日里一靠岸就被城里商号抢着收走的鲜鱼,如今在码头摆到日落都卖不出三成。

官府查得严,城门进出要查验路引,连带着城里的鱼行也缩手缩脚,收购价压得低如尘埃 —— 一条肥美的海鱼竟换不来半碗糙米。

要知道爆炸前,这样的鱼能换三个玉米饼,可现在集市上的糙米己经涨到三十文钱一斗,比爆炸前贵了足足一半,寻常渔民哪里买得起。

陈君登望着自家屋顶升起的炊烟,被热风一吹就散了,心里像被海水泡过的石头,又沉又凉。

翠芝把家里最后一口糙米都熬成了稀粥,五岁的丫丫被暑气蒸得蔫蔫的,八岁的石头帮着扇扇子,六岁的鱼蛋则趴在门槛上数蚂蚁,嘴唇干得起皮。

夜里他抱着渔网翻来覆去,听着妻儿在梦中咽口水的声音,牙床都咬出了血痕 —— 爆炸后连井水都变得金贵,孩子们渴得首哭,他却连买桶清水的钱都快没了。

“得把鱼做成鱼干。”

陈君登咬着牙做了决定。

鲜鱼在暑气里搁不住,半天就发臭,可制成鱼干就能保存许久,或许能托人带到更远的镇子去卖。

他把船舱里卖不出去的鱼全挑了出来,在院子里支起竹竿,一层一层挂满了鱼。

正午的阳光毒辣,鱼干晒得滋滋冒油,咸香的味道飘出半条渔村,引得苍蝇嗡嗡乱飞。

翠芝带着孩子们帮忙刮鱼鳞、去内脏,五岁的丫丫踮着脚递柴火,稚嫩的小手被鱼鳞划破了也不吭声,只是用脏乎乎的袖子抹着被汗水迷住的眼睛。

八岁的石头则懂事地帮着翻晒鱼干,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滴在鱼干上,很快就凝成盐粒。

可麻烦也跟着来了,邻里见陈家整日晒鱼,眼红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有人在背后嚼舌根,说陈君登占了好渔场;有人故意在他家晒鱼的竹竿旁泼水,让鱼干染上泥沙。

陈君登只能装作没看见,他知道,乱世里活下去的路本就狭窄,多一个仇人就少一分生机。

这天傍晚,夕阳把海面染成金红色,陈君登看着又一批卖不出去的鲜鱼,突然想起了毛文龙问起海参时的眼神。

葫芦岛附近的海域水深流急,底下藏着不少礁石,寻常渔民怕暑气和暗流不敢下去,可他从小水性就好,能闭气在水下潜游半柱香的功夫。

那些礁石缝里,藏着比鱼更金贵的东西 —— 海参。

辽宁海参是这方海域的宝贝,尤其是初夏时节的葫芦岛刺参,刚过了产卵期,肉质最是肥厚,向来被视作滋补圣品。

这海参性温补,不像人参那般燥烈,无论是被暑气伤身的孩子用来补气血,还是劳顿的将士用来强筋骨都再好不过。

据说常年食用能强身健体,连夏日的风寒咳嗽都能缓解,对于军中将士来说,更是行军打仗时补充体力的佳品。

在太平年月,品相好的干海参能换一两银子一斤,是渔民眼里的 “海底黄金”。

往年这个时候,总有南方来的老客专门收购,用油纸包好装在木箱里,说是要运去京城给达官贵人补身子,可今年爆炸后,连老客的影子都没见着。

陈君登换上打满补丁的水袍,深吸一口气扎进海里。

初夏的海水还带着一丝凉意,与海面的燥热形成鲜明对比,冻得他牙齿打颤,可想到妻儿期盼的眼神,他硬是咬着牙在礁石缝里摸索。

一炷香的功夫下来,他浮出水面时,怀里己经揣了十来只肥硕的海参,黝黑的皮肤上划开了好几道口子,渗出血珠立刻就被海水冲淡了。

“当家的,你可算上来了!”

翠芝在岸边提着心吊着胆,见他平安归来,眼圈一下子红了。

她连忙递上粗布毛巾,看着丈夫被晒得脱皮的肩膀和冻得发紫的嘴唇,心疼得首掉眼泪。

日子一天天过去,屋檐下的鱼干挂满了横梁,装干海参的陶罐也塞得满满当当,可无论是往年这个时候早就该来的南方老客,还是那日对海参颇有兴趣的毛文龙,都连影子都没见着。

陈君登托去城里卖鱼干的王二柱打听,带回的消息让他心凉了半截 —— 听说京城爆炸后人心惶惶,南方的商路被严查,不少商号都歇了业,连带着收海参的老客也断了音讯。

而毛将军自从上次巡查离开后,就再没回过葫芦岛,军中似乎在忙着调配爆炸后的防务。

海风带着暑气吹过屋檐下的鱼干,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这个乱世里,一个渔民家庭在初夏时节的艰难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