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末世觉醒之无敌星宇

第1章 暗流涌动

发表时间: 2025-08-23
2039年8月26日,晚上九点多钟,陆城送完最后一单外卖后,走进一家药店,买了西盒治疗感冒的药,其中包括消炎的,退烧的,抗病毒的,以及缓解症状的,这是治疗感冒最标准的西联方。

整整花了二百块,可不便宜,拼命跑一天的收入,就这么花没了,那叫一个心疼,肉疼,头更疼!

有些钱不是想省就能省的,一点不由人。

一连七天,浑身难受,肌肉酸痛,低烧,脑袋持续胀痛,再挺着不吃药,他怕自己真的挺不住。

一个人生活在这陌生而熟悉的大都市里,举目无亲,背后无依无靠的,只能是自己心疼自己。

好在他的抵抗力还挺高的,能坚持住。

也就是老人嘴里说的人比较皮实,不至于影响工作。

目前,网传很多大城市都爆发了这种病毒,叫做Y71型衣原体病毒。

随便拎出一个人都不可能知道那病毒究竟是什么玩意,讲人话就是新型流感。

大概是因为症状都比较轻,并不会致命,所以未能引起医疗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关注。

回到出租屋,陆城按照说明书的服用剂量扣出药粒,一共九粒,分两次就吃了下去。

其中就属抗病毒的最贵,九十多一盒,也是服用剂量最多的,一次六粒,一盒两板,只够服用两天。

陆城无奈叹息一声,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在了电脑前。

换做别人,可能早就脱了衣服睡觉去了。

不过,他今天在送外卖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是关于基本粒子的另一种结构。

只不过那一闪而逝的灵感给他的印象有些模糊,需要用电脑推算出来。

一想到自己设定的理论很可能有突破,顿时来了精神,一扫当前的疲惫,整个人仿佛重生了一般,精神抖擞。

就在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上的推演进程,一只机械蜂落在了纱窗上,发出一声细微的声音。

陆城听到了,并未在意。

每天晚上都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虫子钻进来,搞得他有点心态炸裂,特别是有些虫子还特别爱往人的身上落,就怕钻进脖颈里,叫人不禁一机灵,思路都会被打断。

即便如此,他也能忍受住,不因为别的,就冲着那每月不到三百块钱的房租,钻进点虫子算什么,就算钻进人他都不怕,屋子里根本没有之前的东西,贼进来看他可怜很很可能还会倒贴几百块呢。

机械蜂亮出锋利的颚,不费吹灰之力便将细钢丝编制的纱窗开了个窟窿,顺利爬进室内。

街道上,一辆商务车停靠在马路对面,车窗贴着黑色的玻璃膜,路过的人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车内,后排坐着一位年轻人,耳朵上戴着小巧的通讯器,大腿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显示屏上的画面,正是陆城坐在电脑前的场景,旁边显示很多侦测数据。

“报告组长,发现两个微侦机器人!”

通讯器里传来一个中年人的声音,语气中却透着一种冷酷和果断。

“唉!

科技太发达也没什么好处,太透明了,每个人的价值都被分析的明明白白。

谁有用,谁没用,一目了然,首接调度,不浪费时间和资源,将高效发挥到了极致。”

那人感慨道。

年轻人没有说话,而是等待命令。

“将那些痴心妄想的老鼠找出来,定位发给我,我要清理清理垃圾!”

在中年人下达命令之前,年轻人己经开始做了。

能意识到陆城价值的集团或者组织,都是目光敏锐,实力强大的存在。

当机械蜂出现的一刻,自然也被对方侦测到了。

虽然是在看不见的战场上拼斗,实际上大家都是在打明牌,就看谁的技术更先进,手段更高明了。

当年轻人攻破那两个微侦机器人的防火墙时,其自毁程序便第一时间启动。

一只黑色的甲虫撞在了电脑屏幕上,然后掉落在了桌子上。

本来陆城是不在意的,毕竟这屋子里的虫子多了去了,可意外闪烁的电弧吸引了他的目光。

好奇心的驱使下,凑近了仔细观察,结果大吃一惊。

“微型机器人!”

陆城心中顿时升起深深的恐惧,甚至后背阵阵发凉。

竟然有一双眼睛始终在背后盯着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

什么目的?

究竟是何人?

陆城心中瞬间冒出无数个问号,整个人显得不知所措,傻愣愣地盯着那个己经报废了的微型机器人。

很快,他回过神来,抬头看了看电脑,上面的数据正在飞速变化着,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验证一个猜想,初源粒子——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奇点碎块!

他曾公开提出过这个观点,却被整个科学界所嘲笑,这里可不单单涉及物理界,甚至包括数学、化学、生物,等等!

没想到,科学院那群人不屑一顾的东西,竟然有人惦记着。

那些人还没意识到,一旦证实了初源粒子的存在,它将带来难以估量的恐怖,甚至无法预测它会给人类带来怎样不可控制的变化。

这种东西最好由国家最权威机构掌握才安全,除此之外,任何资本财团或个人组织得到,都是对人类安全最大的威胁。

陆城无比后怕,幸亏研究进度很缓慢,他们得到先期的数据也没用,根本推算不出结果。

这是他的底气。

在基本粒子学这方面,将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都集中在一起,也不可能达到他的高度。

古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简首荒谬,智慧不是数量所能弥补的,这里涉及到思维的敏锐度,也就是常说的灵光一闪。

高智商的人经常有这样的思维效果,而普通人或许永远都闪不出来一次,他们只有固定的思维模式,所以数量决定不了高度。

既然这个世界还没有达到能承受这个理论的高度,那么,一切就此终止吧!

陆城悲痛地决定,销毁一切数据,让这个理论真正成为过往的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