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连载
小编推荐小说《双楫什么意思?》,主角谢无咎阿织情绪饱满,该小说精彩片段非常火一起看看这本小说吧:引子上元灯市的喧是被那道惊雷劈碎彼时我正举着糖看阿织踮脚去够一盏绘着 “连理枝” 的宫她袖口绣的银线海棠被风掀像极了去年我们在相国府赏过的春人群挤卖花灯的小贩吆喝声、孩童的笑闹声、远处戏楼的胡琴声缠在一暖融融的年味裹着糖霜的漫过整个京“阿蛮你看!这盏灯配我新做的襦裙正好 ——” 阿织的话没说天忽然暗不是日暮的昏是那种泼了浓墨似的连头顶最亮的那...
主角:谢无咎,阿织 更新:2025-08-25 12:03:02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引子上元灯市的喧嚣,是被那道惊雷劈碎的。彼时我正举着糖画,
看阿织踮脚去够一盏绘着 “连理枝” 的宫灯。她袖口绣的银线海棠被风掀起,
像极了去年我们在相国府赏过的春景。人群挤攘,
卖花灯的小贩吆喝声、孩童的笑闹声、远处戏楼的胡琴声缠在一起,
暖融融的年味裹着糖霜的甜,漫过整个京城。“阿蛮你看!
这盏灯配我新做的襦裙正好 ——” 阿织的话没说完,天忽然暗了。不是日暮的昏沉,
是那种泼了浓墨似的暗,连头顶最亮的那盏 “天灯” 都只剩一点微弱的光。紧接着,
一道紫金色的惊雷从云层里劈下来,直直砸向我们脚边的青石板。我下意识扑过去抱住阿织,
耳边是刺耳的轰鸣,掌心触到她后背的温度,
却忽然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拽着往下坠 —— 像掉进了没有底的墨池,
眼前的灯影、人声、糖画的甜香,瞬间碎成了漫天光点。再睁眼时,我躺在冰凉的锦缎上,
鼻尖萦绕着一股陌生的熏香。雕花窗棂外是朱红宫墙,
一个穿宫装的侍女正端着一碗黑漆漆的药进来,见我醒了,
脸上堆起公式化的笑:“阿蛮姑娘,该喝避子汤了。”“避子汤?” 我懵了,
低头看见自己身上穿的是半旧的粉裙,领口绣着 “谢” 字纹样。正恍惚着,
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清瘦的身影晃进来,是阿织 —— 她换了身水绿色的宫装,
眉眼间画着精致的妆,只是脸色苍白得吓人。“阿蛮,
我们…… 好像进了那本《京华秘史》里。” 她凑到我耳边,声音发颤,
“我是东宫的‘阿织’,太子的替身,
因为眉眼像姜家嫡女姜姒;你是大理寺少卿谢无咎的丫头,每月一碗避子汤,
全京城都知道你是他的玩意儿。”我捏着那碗避子汤,指尖冰凉。
想起昨天睡前翻的那本破旧话本,里面写的正是太子与姜姒的虐恋,替身阿织被灌鸩酒,
丫头阿蛮被送给政敌剥皮点灯的结局。心脏像是被一只手攥紧,连呼吸都带着疼。
可阿织很快就缓过神来,她夺过我手里的药碗,仰头就泼在了地上,
墨色的药汁在青砖上晕开,像一道黑色的泪痕。“怕什么?” 她扯出个笑,眼底却闪着光,
“书里写的是他们的命,不是我们的。蒲柳怎么了?蒲柳也能在石缝里开花。”那天下午,
我们在东宫的偏殿偷喝了半壶梨花白。窗外的宫墙很高,把天空切成了四方块,
可阿织说:“总有一天,我们要把这四方天捅个窟窿,去江南看杏花,去塞北看黄沙。
”五年时间,就这么在东宫的算计和大理寺的冷眼里过去了。
阿织成了东宫最 “懂事” 的美人,太子对她时好时坏,
却总在醉酒后叫 “姜姒” 的名字;我成了谢无咎身边最 “乖顺” 的丫头,
他教我读书写字,却从不让我碰他那柄叫 “听雪” 的刀,每月初一的避子汤,从未断过。
宫里的人笑我们痴心妄想,说阿织是 “替死鬼”,说我是 “玩物”。每次听到这些,
阿织都会拉着我去御花园的梨树下喝酒,她总说:“他们不懂,能活着,能偷偷攒金叶子,
能盼着自由,就是最快活的事。”直到上个月,宫里传来消息:姜姒要回来了。
我和阿织在深夜的东宫偏殿相对而坐,桌上摆着偷来的雪水、刚酿好的梨花白,
还有一包从江湖郎中那买来的假死药。话本里的结局像悬在头顶的刀,我们都知道,再不逃,
就真的没命了。“喝了这碗酒,咱们就做自由人。” 阿织把酒杯递到我唇边,
指尖的蔻丹是用凤仙花染的,红得像血。一、东宫的雪雪是后半夜开始下的,
无声无息地落满了东宫的琉璃瓦。阿织用银壶装着偷来的雪水,在小炭炉上煮梨花白,
火苗舔着壶底,发出细微的 “噼啪” 声,酒气混着雪水的清冽,慢慢漫开。“再喝一口。
” 她把温热的酒杯凑到我嘴边,眼神里带着点劫后余生的紧张。我抿了一口,
辛辣的酒液滚过喉头,却没往常那么烧得慌,反而像吞了一把碎冰,
凉丝丝地滑进胃里 —— 大概是知道这是 “上路” 的酒,连味道都变了。
“东西都带齐了?” 我擦了擦嘴角的酒渍,目光扫过桌上的包袱。阿织拍了拍包袱角,
发出细碎的金叶子碰撞声:“金叶子够咱们在江南过三年,假路引是找最厉害的匠人刻的,
连官府的印都能以假乱真。还有你要的□□、□□,哦对了,
你那盒胭脂也带上了 —— 上次你说这胭脂的海棠色最衬你。
”我从袖中摸出一枚青铜印信,放在桌上:“还有这个。”“谢无咎的印信?!
” 阿织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伸手就要去碰,又怕碰坏似的缩了回去,“你怎么偷来的?
那老狐狸的东西比他的刀还宝贝。”“昨天给他磨墨的时候,顺手拿的。” 我笑了笑,
指尖摩挲着印信上的 “谢” 字,“这东西在京城或许没用,但到了地方,
说不定能当个护身符。”阿织也笑了,笑声清脆,在寂静的偏殿里格外响。可没等我们笑完,
宫墙外忽然传来 “咚 —— 咚 ——” 的更鼓,一共三下,是三更天了。紧接着,
殿外传来侍女的声音:“阿织姑娘,太子殿下过来了。”我和阿织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慌乱。按原计划,我们本该在三更前溜出东宫,可太子这时候来,
无疑是打乱了所有安排。“你躲进屏风后。” 阿织反应极快,一把将我推到雕花屏风后面,
又迅速理了理鬓边的海棠簪,脸上的慌乱瞬间变成了温顺的笑意,“我来稳住他,
一盏茶的时间就够。你记住,不管听到什么,都别出来。”我握住她的手腕,
指尖能感觉到她脉搏的跳动,很快,却很稳。“别做傻事。” 我低声说,怕她为了让我走,
真的答应太子什么。阿织眨了眨眼,眼底闪过一丝狡黠:“放心,我惜命得很。
”屏风的缝隙很窄,我只能看见太子的衣角 —— 他穿了件月白色的鹤氅,
上面绣着暗纹流云,走在雪地里,像一捧融不掉的月光。他走进殿内,目光落在阿织身上,
没有平时的温和,反而带着一种沉重的疲惫。“阿织。” 他开口,嗓音比平时低哑,
像是熬了很久的夜,“明日姜姒入京,你…… 可愿让一让?”屏风后的我,
指甲一下子攥进了袖口的布料里。让一让?这五年,阿织做他的替身,
看他对着姜姒的画像发呆,听他醉酒后叫别人的名字,忍下了多少委屈,到最后,
只换来一句 “让一让”。可阿织却像是早有准备,她盈盈下拜,裙摆扫过地面的积雪,
留下一道浅浅的痕:“妾本就是替身,能为殿下与姜姑娘尽一份力,是妾的福气。
” 她抬起头,眼眶微红,泪光在睫毛上打转,可嘴角却带着笑,
像一朵在雪地里勉强绽放的海棠,“只求殿下能赐妾一杯送行酒,让妾也能体面地离开东宫。
”太子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他会拒绝,他却从怀中摸出一只鎏金小瓶,
瓶身上刻着精致的西域花纹。“这是西域进贡的‘浮生醉’,饮之无苦,不会让你受委屈。
” 他把瓶子递给阿织,指尖微微颤抖。阿织双手接过,指尖触到瓶身的温度,
轻声说:“多谢殿下。” 她背过身,对着屏风的方向,飞快地比了个 “走” 的口型,
眼神里带着决绝。我知道,她是想让我趁着太子不注意,从偏殿的后门溜出去。
可我怎么能让她一个人面对这杯 “送行酒”?我刚要迈步,
就看见阿织偷偷将瓶中的酒倒了一半在袖中藏着的瓷瓶里,剩下的一半,她仰头饮尽。
“殿下,妾…… 告退了。” 她说完,身体晃了晃,像是真的醉了,直直地往旁边倒去。
太子慌忙伸手去扶,却没注意到阿织用银簪刺破了指尖,
将血滴在了他的袖角 —— 那是我们约定的信号,告诉对方 “我没事”。
二、大理寺的刀同一时刻,大理寺的书房里,灯火摇曳。谢无咎坐在案前,
正擦拭那柄叫 “听雪” 的刀。刀身薄如蝉翼,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他用一块白色的锦缎,细细地擦着刀刃,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抚摸什么珍宝。
他今天穿了件青色的常服,领口的扣子松了一颗,露出一点锁骨。
侧脸的轮廓像用玉雕琢出来的,鼻梁高挺,唇色偏淡,唯独唇角那颗朱砂痣,艳得惊心,
像雪地里溅了一滴血。“阿蛮。” 他忽然唤我,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从门外走进来,乖顺地跪坐在他膝前,抬头望着他。“明日之后,你便不必喝避子汤了。
” 他放下刀,指尖落在我的发顶,轻轻摩挲着,像是在安抚一只宠物。我心里一动,
脸上立刻露出欢喜的表情,眼底却飞快地掠过一丝冷意 —— 我知道,
他不会平白无故对我好。果然,下一秒,他捏住我的下巴,迫使我抬头,目光锐利得像刀,
能看穿我所有的伪装。“姜姒回京,朝局将乱。” 他的指尖用力,
我能感觉到下巴传来的疼,“西北那边,需要一个人去做暗棋,替我盯着靖王的动静。
”“那人是我?” 我故意装作惊讶的样子,声音里带着一点委屈。“舍不得?” 他低笑,
指腹摩挲着我唇角的弧度,“舍不得这大理寺的日子,还是舍不得我?
”“奴婢的命是大人的。” 我垂下眼,掩住眼底的情绪,“大人让奴婢去何处,
奴婢便去何处。”他似乎很满意我的回答,伸手将我揽进怀里,下巴抵在我的发顶,
呼吸间带着淡淡的墨香和酒气。“乖。” 他轻声说,声音里难得有了点温度。
我伏在他膝头,手指悄悄摸向袖中 —— 那里藏着一小瓶假死药,
是我和阿织托人从江湖上买来的,据说服下后会心跳停止,像真的死了一样,
半个时辰后就能醒过来。“大人。” 我抬起头,声音放得很软,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
“若有朝一日,阿蛮死了,大人可会掉泪?”他的动作顿了顿,低头看着我,眼神复杂。
过了很久,他才开口,声音很轻:“不会。”“那…… 可会记得?” 我又问,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