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言情小说 > 暗之回响官网

暗之回响官网

显得大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暗之回响官网主角分别是苏雨林作者“显得大”创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如下:林默将最后一个纸箱搬进新公汗水浸湿了他的白T这间位于城市边缘的老式公寓不但朝南的阳台和木地板让他一眼就相中最重要的足够安他撕开胶取出箱中的画具和颜整齐地摆在靠窗的位阳光透过百叶在墙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林默抬手擦了擦额角的忽然注意到自己小指上还残留着一道淡白色的疤痕——那是三年前车祸留下的纪念品之比起失去听力的右这根本不算什敲门声忽然响...

主角:苏雨,林默   更新:2025-08-25 16:13: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默将最后一个纸箱搬进新公寓,汗水浸湿了他的白T恤。

这间位于城市边缘的老式公寓不大,但朝南的阳台和木地板让他一眼就相中了。最重要的是,

足够安静。他撕开胶带,取出箱中的画具和颜料,整齐地摆在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百叶窗,

在墙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林默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

忽然注意到自己小指上还残留着一道淡白色的疤痕——那是三年前车祸留下的纪念品之一,

比起失去听力的右耳,这根本不算什么。敲门声忽然响起,沉闷而有节奏。

林默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的左耳捕捉到了这微弱的声音。开门后,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站在外面,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夹。“新邻居是吧?我是房东陈伯。

”老人的声音洪亮得让林默的左耳都有些不适,“这是小区的一些通知,还有垃圾分类说明。

”林默接过文件,微微点头:“谢谢。”“你耳朵不太好?

”陈伯敏锐地注意到林默侧着左耳对着他。“右耳听不见。”林默简短地回答,

不希望继续这个话题。陈伯却来了兴致:“巧了,你对门住着个姑娘,也说不了话。

这层楼真是,一个听不见,一个说不出。”林默礼貌性地扬了扬嘴角,不置可否。

送走房东后,他关上门,继续整理画具。对他而言,与人交流从来都是负担。

失去一半听力后,这种负担变得更加沉重。他宁愿整天面对画布,

至少色彩和线条从不会让他困惑。傍晚时分,林默出门买晚餐材料。刚锁好门转身,

对面的门也打开了。一个穿着淡蓝色连衣裙的女孩走出来,手里提着垃圾分类袋。

她看起来二十五六岁,皮肤很白,眼睛大而明亮,像盛着一汪清泉。当她看见林默时,

微微点头示意,嘴角扬起一个礼貌的弧度。林默也点头回礼,

注意到她脖颈右侧有一道细长的疤痕,延伸到衣领下方。女孩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

但不躲闪,只是指了指电梯方向,示意自己要先下去。“你先请。”林默说,

刻意让左耳朝向对方。女孩似乎没听见——或者说,没注意到他的话,只是继续走向电梯。

林默这才想起房东的话:“说不了话”。那可能也听不见?

他不太确定失语症是否常伴随着听力损失。电梯里,两人并肩站着。

林默注意到女孩的手指修长,指甲剪得短而整齐,右手虎口处有淡淡的墨迹,

像是经常写字或画画留下的痕迹。她身上有淡淡的松节油气味,一种林默再熟悉不过的气味。

出于好奇,林默在手机备忘录上打了一行字,递给女孩看:“我是林默,今天刚搬来。

”女孩看完,眼睛微微亮起来。她从随身的小包里掏出便签本和笔,快速写道:“欢迎。

我叫苏雨,住在你对门。”字迹清秀有力。“你是画家?”林默继续用文字交流。

苏雨摇摇头,写:“教儿童美术,有时自己也画。你是画家?”“算是吧。”林默回答。

电梯到达一楼,他绅士地让苏雨先出去,然后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超市里,

林默专注地挑选着食材,忽然有人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转身一看,是苏雨,

她递来一张便条:“你的酱油瓶快掉了。”林默回头一看,果然,

他放在推车边沿的酱油瓶已经倾斜到危险的角度。他赶紧扶正,对苏雨说了声“谢谢”,

随即想起她可能听不见,于是尴尬地改为点头致意。苏雨笑了笑,

又在便条本上写:“需要帮忙吗?你看上去有点迷茫。”林默确实不太擅长购物。

前女友总抱怨他连新鲜蔬菜都不会挑。他犹豫了一下,在手机上打字:“不太会做饭,

正准备随便买点速食。”“不健康。”苏雨皱起眉头,接着写,“我知道几种简单的菜,

要不要教你选材料?”于是超市里出现了奇特的一幕:两个人推着购物车,全程不说话,

只用手机和便条交流。苏雨教林默如何挑选新鲜的蔬菜和肉类,推荐了几种容易烹饪的食材。

作为回报,林默帮她拿到了货架顶层的橄榄油。分别时,

苏雨写下最后一句话:“有需要可以敲我的门,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家。”林默点点头,

心里却想他大概不会这么做。与人交往太累,尤其是需要不断调整交流方式的交往。

然而命运似乎有自己的安排。第二天下午,林默正在调试新画作的构图,

忽然听到持续的、有节奏的敲击声。起初他以为是装修噪音,但声音很近,似乎来自门口。

他打开门,发现苏雨站在外面,脸上带着歉意。她快速写下:“抱歉打扰,

我的手机不小心锁在屋里了,能用一下你的手机打电话给房东吗?”林默侧身让她进屋,

递上手机。苏雨打电话时,他注意到她手腕内侧有一串细小的文字纹身,但看不清内容。

她结束通话后写道:“房东说半小时后到。能在你这里等一下吗?”林默点头,

指了指小沙发让苏雨坐下,自己则继续调色。尴尬的沉默弥漫在空气中,

只有画笔搅动颜料的轻微声响。最终苏雨又写了一张便条:“你在画什么?

”林默展示画布上的初稿:一座被藤蔓缠绕的老房子,窗口透出暖黄色的光。“很有意境。

”苏雨评价道,接着写,“但透视有点问题,后墙的角度不对。”林默惊讶地回头看画。

确实,他匆忙打的草稿在透视上有处明显错误。更让他惊讶的是,

一个“教儿童美术”的老师能一眼看出这个问题。“你学过专业绘画?”他在手机上打字问。

苏雨迟疑了一下,写道:“曾经在美院学习。”“为什么现在只教儿童?

”林默刚打出这行字就后悔了,这问题太过私人。但苏雨似乎不介意。

“生命中的意外改变了很多计划。”她简洁地回答,脖颈上的疤痕随着吞咽动作微微起伏。

林默不再追问。每个人都有不愿触及的往事,他自己也一样。半小时后,

房东来帮苏雨开了门。临走时,她在便条上写:“谢谢。你的画会很美。”门关上后,

林默重新审视自己的画作。他刮掉后墙的部分,重新构图。这一次,透视完美无缺。

接下来的一周,林默偶尔会在楼道或超市遇见苏雨。他们保持着便条和手机交流的方式,

内容从最初的客套逐渐扩展到日常琐事。林默得知苏雨每周一三五去儿童艺术中心上课,

其余时间在家接一些插画工作;苏雨则知道林默是自由插画师,主要为书籍和杂志供稿,

右耳听力是在三年前的车祸中失去的。周五晚上,林默出门丢垃圾,发现苏雨家的门虚掩着,

里面传来不寻常的响动。他迟疑片刻,还是敲了敲门。没有回应。推开门,

林默看到客厅一片狼藉,书架倒在地上,书本散落各处。苏雨蹲在角落,浑身发抖,

面前是打翻的水杯和一地狼藉。“怎么了?”林默问出口才想起她可能听不见。他快步走近,

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苏雨抬起头,脸上满是泪痕,眼睛因恐惧而睁得极大。她看到林默,

猛地抓住他的手臂,指甲几乎掐进他的肉里。她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只有急促的气流从喉咙中挤出。林默不知所措,只能蹲下来与她平视,轻轻拍着她的背,

像安抚受惊的孩子。过了一会儿,苏雨的呼吸逐渐平稳,但手仍然紧紧抓着林默。

她松开一只手,在地板上的水渍中写下两个字:“噩梦。”林默点点头,表示理解。

他帮忙收拾了打翻的水杯和书本,发现倒下的书架实际上很轻,是空心木材制成,

不可能造成这么大的动静。显然是苏雨从噩梦中惊醒时撞倒的。等苏雨完全平静下来后,

林默在手机上打字:“经常做噩梦吗?”苏雨摇摇头,又点点头,最后写道:“有时。

”“想聊聊吗?”林默问。苏雨凝视着手机屏幕,良久,摇了摇头。她写道:“对不起,

吓到你了。谢谢你的帮助。”明显送客的语气。林默起身告辞,

回到自己家中却无法安心作画。他几次走到门前,

侧耳倾听对面的动静——用他还能工作的左耳。一切安静。第二天早晨,林默敲门,

送上自己做的早餐三明治,虽然煎蛋有点焦,培根有点过火。苏雨开门时眼睛浮肿,

但精神状态好了许多。她惊讶地接过三明治,在便条上写:“谢谢。昨晚真的很抱歉。

”“没关系。”林默回答,“如果需要聊天,我就在对面。”苏雨犹豫了一下,

写道:“今晚我做晚饭,算是道歉和感谢。请不要拒绝。”林默本想推辞,

但看到苏雨眼中的恳切,点了点头。那顿晚餐相当美味,苏雨的厨艺远胜于林默。餐桌上,

他们用纸笔交谈,分享彼此对艺术的见解。林默发现苏雨对绘画的理解远超一般美术教师,

当她谈到光影运用时,观点犀利专业。饭后,苏雨主动洗刷碗筷,

林默则注意到客厅茶几下层有几本厚厚的医学书籍。

最上面一本翻开的那页是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内容。苏雨回到客厅,

顺着林默的目光看到那本书,表情顿时僵硬。她迅速合上书,放回书架底层。

林默在手机上打字:“你看上去不像需要读那种书的人。”苏雨接过手机,手指悬停片刻,

写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斗,不是吗?”她指了指林默的右耳。林默无话可说。是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斗。他的右耳不仅失去了听力,还伴随着持续的耳鸣,

像永远不息的电流声。而噩梦和焦虑则是常客,提醒他那场车祸夺走的不只是听力,

还有他对生活的掌控感。那晚之后,一种奇怪的默契在两个邻居之间建立起来。

他们开始共享每周三的晚餐,轮流下厨。林默发现与苏雨在一起很轻松,

因为不需要费力去听去说,沉默不仅是允许的,甚至是默认状态。

他们发展出一套高效的交流系统:简单的事情用便条,长篇讨论用手机或平板,

紧急情况下苏雨会用力跺地板,林默能感受到震动,而林默则会直接敲门确认她的安全。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