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言情小说 > 13400f参数

13400f参数

喜欢新疆都塔尔的玉符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13400f参数》是作者“喜欢新疆都塔尔的玉符”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华南虎一种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主要讲述的是:意识是先于五感回归一种暖洋洋的、漂浮着的舒适包裹着像是泡在温度恰到好处的温水没有刺耳的闹没有隔壁装修的电钻没有手机里永无止境的工作群消息提示只有一种深沉的、安宁的疲仿佛刚卸下了千斤重他试着动动手却感到一种陌生的滞手臂……或者类似手臂的肢短小而无挥动起来软绵绵触感也奇毛茸茸的?他猛地睁开视野有些模像是隔着一层磨砂玻适应了好一...

主角:华南虎,一种   更新:2025-09-27 18:49:1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意识是先于五感回归的。一种暖洋洋的、漂浮着的舒适感,包裹着他,

像是泡在温度恰到好处的温水里。没有刺耳的闹铃,没有隔壁装修的电钻声。

没有手机里永无止境的工作群消息提示音。只有一种深沉的、安宁的疲惫,

仿佛刚卸下了千斤重担。他试着动动手脚,却感到一种陌生的滞涩。手臂……或者说,

类似手臂的肢体,短小而无力,挥动起来软绵绵的。触感也奇怪,毛茸茸的?他猛地睁开眼。

视野有些模糊,像是隔着一层磨砂玻璃。适应了好一会儿,才看清周围的环境。

不是他那间月租三千、只有十平米大的出租屋天花板。眼前是弧形的、透明的罩子,

像个……保温箱?身下垫着柔软的无菌垫料,温暖的气流从四面八方缓缓吹来。他低下头,

想看看自己。映入眼帘的,不是熟悉的人类手掌。

而是一对毛色橘黄、带着黑色条纹的、肉乎乎的小爪子。他惊恐地试图发出声音,

冲口而出的,却是一声细弱、稚嫩的——“嗷呜?”这声音让他彻底僵住。他奋力扭动脖子,

看向自己的身体。橘黄与黑色相间的柔软绒毛,覆盖着小小的、蜷缩着的躯体。

短短的尾巴无力地搭在垫子上。这不是梦。梦里的触感不会如此清晰,

梦里的恐惧不会如此冰冷刺骨。我……变成了一只老虎?一只刚出生没多久的虎崽?

恐慌如同冰水,瞬间浇灭了他初醒时的安逸感。他拼命挣扎,想站起来,

想用这陌生的四肢逃离这个诡异的地方。但身体软得不像话,只能徒劳地在垫子上蠕动,

发出更加急促而可怜的“嗷呜”声。保温箱外的世界逐渐清晰。这是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

墙壁雪白,摆放着各种他叫不出名字的仪器。闪着红绿绿的光点。

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息。几个穿着白色或浅蓝色大褂的身影在走动。

他的动静引起了注意。一张和蔼的、戴着口罩的女人的脸凑近了保温箱。她的眼睛弯了起来,

声音透过箱壁,显得有些朦胧,但很温柔:“哎呀,134号醒啦?睡得好吗?是不是饿啦?

”134号?这是我的……编号?女人熟练地打开保温箱侧面的一个小孔。

伸进一双戴着无菌手套的手,动作轻柔地将他抱起。离开恒温环境的瞬间,他瑟缩了一下,

但女人的手掌温暖而稳定。她仔细地检查了他的腹部、口鼻。然后用一个特制的小奶瓶,

将温热的奶液凑到他嘴边。本能战胜了理智。一股浓郁的、带着腥甜的奶香诱惑着他。

他抗拒了一下,但饥饿感烧灼着他的胃。他下意识地张开嘴,含住奶嘴,贪婪地吮吸起来。

奶液温热,流入喉咙,带来一种原始的满足感。“乖,多吃点,快快长大。

”女人轻轻抚摸着他后背的绒毛。屈辱感混杂着生理上的舒适,让他心情复杂。他,

一个曾经独立的、为生计奔波的成年人。现在却像真正的婴儿一样,被人抱在怀里喂奶。

喂食结束后,他被放回保温箱。女人记录了一些数据,

又有一位年纪稍大、被称为“陈教授”的男性专家过来。用听诊器仔细听了他的心跳和呼吸。

“心率正常,呼吸音清晰,体温稳定。这小家伙,生命力很顽强啊。

”陈教授的声音带着欣慰。“它是这批幼崽里体质最好的一个,

对我们改善华南虎基因库至关重要。”华南虎?我是华南虎?他,不,现在或许是“它”了,

内心巨震。那个只存在于教科书和灭绝传闻中的中国特有虎亚种?

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国宝中的国宝”?接下来的几天,它在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度过。

它被迫接受着自己新的身份——一只编号134的华南虎幼崽。

它学会了用四只软绵绵的爪子蹒跚行走,学会了更熟练地用奶瓶喝奶,

也学会了在饲养员——那位最开始喂它的女人,它听到别人叫她林姐——抚摸它时,

发出表示舒适的呼噜声。

生活变得极其简单:吃奶、睡觉、被检查、在保温箱里有限的空间里活动。

没有了KPI考核,没有了甲方的刁难,没有了银行卡余额的焦虑。它所需要的的一切,

甚至它尚未想到的,都被精心准备好。它享受着最高级别的医疗监护,

喝着专门进口的、按照华南虎幼崽营养需求精确配比的奶粉。林姐对它极有耐心,除了喂食,

还会轻轻地和它“说话”,给它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某种程度上,

这简直是“躺平”的终极梦想。不用再当社畜,翻身成了国宝,饭来张口,想睡就睡,

唯一的任务就是健康长大。它甚至开始有点沉迷于这种被精心呵护的安逸。

当林姐用柔软的刷子为它梳理毛发时,当阳光透过保温箱照得它浑身暖洋洋时。

它会暂时忘记自己曾是一个人类,忘记那种刻骨铭心的错位感。

但那种属于人类的思维和记忆,像潜藏的幽灵。时刻提醒着它现实的荒诞。

它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它所在的房间,

挂着“国家珍稀动物繁育中心·华南虎专项培育基地”的牌子。除了它,

还有几个类似的保温箱,里面似乎住着它的“兄弟姐妹”。但它们大多看起来比它更孱弱,

活动也少。工作人员交谈中提及的“基因多样性”、“种群复壮”、“野化放归”等词汇。

让它隐隐感到不安。野化放归?它心里咯噔一下。对于一只真正的华南虎而言,

回归山林或许是终极使命。但对于它这个拥有人类灵魂的“冒牌货”来说,

野外意味着未知、危险和……死亡。它甚至连一只兔子都没抓过!大约一个月后,

它的活动能力增强了,被转移到了一个更大、模拟自然环境的室内笼舍。

这里有假山、小水池、可供攀爬的木头。也正是在这里,

它见到了更多的“同类”——其它几只华南虎幼崽,以及几只成年华南虎。

它们被圈养在更大的区域,眼神中带着一种它无法形容的漠然或警惕。

它试图与一只同龄的幼崽互动,用脑袋轻轻蹭了蹭对方。那只幼崽只是懒洋洋地看了它一眼,

打了个哈欠,继续趴着晒太阳。它意识到,尽管外形相同,但内在的巨大差异,

让它永远无法真正融入它们的世界。一种深刻的孤独感攫住了它。

它开始更加留意工作人员之间的谈话。大部分时间,

他们讨论的都是专业问题:饲料配比、行为观察、医疗数据。直到有一天,

它正趴在假山上打盹。听到两个穿着像是上级领导模样的人,在笼舍外不远处的走廊上交谈。

声音压得有些低,但顺风依稀可辨。“……134号发育指标非常理想,远超预期。

”这是陈教授的声音。“太好了!这意味着我们的野化放归计划有了关键性的候选个体。

”另一个陌生的、略显激动的声音说。

“‘南岭核心保护区’的生态恢复项目急需一个成功的范例来争取后续资金。

只要134号能成功适应并存活,就能证明那片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

对我们整个华南虎保护事业都是巨大的鼓舞!”南岭核心保护区?它竖起耳朵,

心脏开始加速跳动。它前世因为一个户外旅游相关的项目,曾查阅过南岭的资料。

那是一片重要的生态屏障,但近年来关于商业开发与保护之间的争议不断。“理论上是这样。

”陈教授的语气似乎没有对方那么乐观,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但是……放归前的评估必须万分谨慎。特别是栖息地的真实状况……”“放心吧,老陈!

资料显示保护区状态良好。”那个陌生声音打断道,带着一种官样的笃定。

“手续已经在上报了,最快下个月初就能批下来。到时候,134号就是英雄!

”谈话声渐远。它僵在假山上,阳光晒在身上,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只有刺骨的寒冷。

下个月初?放归南岭核心保护区?一股强烈的冲动让它几乎要脱口而出:不要去!

那里是假的!它拼命回忆前世偶然瞥见的那篇被迅速删除的报道。

那是一个环保志愿者冒死拍摄披露的,

标题触目惊心——《南岭保护区内惊现大规模非法砍伐,

生态伤痕累累》报道里附有模糊但震撼的照片:连绵的山头被剃光,裸露出红土,

大型机械的车辙印清晰可见。时间……好像就是去年!

它记得当时那篇报道引起了小范围的关注,但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个别区域林木抚育作业”,事件不了了之。

它当时只是个为生活焦头烂额的社畜,对此并未过多留意,

只觉得又是遥远地方的一桩 事件。可现在,这桩旧闻成了悬在它头顶的利剑。

一个被砍光的“保护区”,哪里还有猎物?哪里还有藏身之所?

把它这只毫无野外生存能力、连老鼠都抓不住的“国宝”放归到那种地方。

和直接把它推下悬崖有什么区别?所谓的“生态恢复项目”、“成功的范例”,

根本就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空中楼阁!恐慌如同藤蔓,紧紧缠绕住它的心脏。它想呐喊,

想告诉那些满怀期望的专家们真相。但它能发出的,

只有焦躁不安的、带着幼虎特有尖细的“嗷嗷”声。这声音引来了林姐。她快步走过来,

脸上带着关切:“134号,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她仔细检查了笼舍内的环境,

又摸了摸它的额头和肚子。“没事啊,是不是做噩梦了?别怕别怕。

”林姐温柔的安抚此刻却像是一种讽刺。它看着她充满善意的眼睛,

内心充满了绝望的沟通壁垒。它无法说话,无法写字,无法用任何人类能够理解的方式,

传达那个致命的信息。接下来的日子,成了煎熬。它明显感觉到基地的气氛发生了变化。

工作人员看它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期待和……告别般的珍惜?

它被带出去进行“环境适应”训练的频率增加了。接触的不再是柔软的草皮和假山,

而是更粗糙的沙地、带有真正草木气息的隔离区。饲养员在喂食活鸡时,

会刻意观察它的反应,并记录下“捕食本能有待激发”的评语。每一次训练,

都像是在为通往死亡之路进行彩排。它尝试过“消极抵抗”。拒绝进食,蜷缩在角落。

但换来的只是更频繁的健康检查和营养补充剂。它试图在陈教授来观察时,

表现出明显的恐惧和退缩,希望这位看似严谨的专家能察觉到异常。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