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其它小说 > 全网嘲我吃豆橛子月饼,老妈抽我

全网嘲我吃豆橛子月饼,老妈抽我

南枝晚溪吟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男生生活《全网嘲我吃豆橛子月老妈抽我》是大神“南枝晚溪吟”的代表豆橛子豆橛子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全网嘲我吃豆橛子月老妈抽我》是大家非常喜欢的男生生活,大女主,直播,职场,逆袭小作者是有名的网络作者南枝晚溪主角是豆橛小说情节跌宕起前励志后苏非常的精内容主要讲述了全网嘲我吃豆橛子月老妈抽我

主角:豆橛子   更新:2025-09-28 01:17:2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妈!我花十块钱买了豆橛子月饼,你不会真拿豆橛子抽我吧?

”电话那头传来老妈的狮吼:“你个败家玩意儿!那玩意儿能吃?!”可她不知道,

这颗“奇葩月饼”正掀起一场席卷全国的“省菜月饼”风暴,而我,

一个普通的东省美食博主,竟成了这场风暴的中心!更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为家乡正名,

打脸全网喷子的开始!01“妈!我花十块钱买了豆橛子月饼,你不会真拿豆橛子抽我吧?

”我拿着手机,声音小得跟蚊子似的。屏幕里,豆橛子月饼的照片绿油油的,

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怵。“你个败家玩意儿!那玩意儿能吃?!”手机里传来老妈的狮吼,

我赶紧把音量调小,生怕被楼下邻居听见。王阿姨那张脸在视频里瞪得比铜铃还大,

眼神恨不得穿过屏幕把我给抽一顿。“妈,这个…很多人都在买呢。”我缩着脖子,

语气虚得一批。“很多人都在买?很多人跳河你也跳啊?十块钱!能买多少豆橛子了!

”老妈的声音里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要是让俺知道你真买了,非拿豆橛子抽你腚!

”挂了电话,我看着直播间里疯狂刷屏的弹幕,心里七上八下的。“主播快买啊!

”“李明你要是不买就取关了!”“怂包!连个月饼都不敢试!

”“南粤人连自己省菜都不相信?”最后一条弹幕扎了我的心。我是齐鲁人,

从小吃豆橛子长大的,可这月饼…真的能吃吗?“行!买就买!”我一咬牙,

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点了几下,“一盒豆橛子月饼,马上下单!”直播间瞬间炸了,

各种礼物飞起来,弹幕刷得我都看不清。三天后,快递小哥敲门的时候,

我正在剪昨天拍的美食视频。听到门响,我心里突然紧张起来,手心都出汗了。“您好,

豆橛子月饼到了。”快递小哥笑得特别灿烂,“您是网红吧?我关注您了!”我接过包裹,

手都有点发抖。回到屋里,我架好摄像机,准备开直播。“兄弟们,豆橛子月饼到了!

”我举着包裹,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松点,“今天咱们就来试试这个传说中的黑暗料理!

”撕开包装的时候,一股清香飘了出来。不是我想象中的怪味,而是豆角的清香混着肉味,

还有淡淡的松子香。“咦?这味儿…好像还行?”我凑近闻了闻,心里的恐惧少了一些。

月饼的外皮是淡绿色的,看起来挺精致,一点也不像我想象中的“黑暗料理”。

我拿在手里掂了掂,分量挺足,手感也不错。“兄弟们,我要开始了啊!”我拿起月饼,

深吸一口气,“如果我被毒死了,记得给我点个关注!”一口咬下去,

豆橛子的清脆、肉馅的鲜香和松子的坚果味在口腔里炸开。我愣住了,

这味道…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奇怪,反而有种奇妙的和谐感。

“这…这不就是豆角炒肉加松子味儿吗?!”我瞪大眼睛,看着手里的月饼,

“竟然还挺好吃!”直播间瞬间疯了。“卧槽!真香预警!”“李明你这表情绝了!

”“齐鲁菜yyds!”“我也要买!”我又咬了一口,越嚼越香。

豆橛子保持着爽脆的口感,肉馅调得刚好不腻,松子增加了层次感。这哪里是黑暗料理,

明明就是家乡的味道啊!手机开始疯狂震动,各种私信通知刷个不停。我看了一眼,

粉丝数据在飞速上涨,连我自己都有点懵。正吃着,手机又响了。我一看,是个陌生号码。

“您好,我是星辰MCN的陈琳,看了您的直播,想和您谈一下合作。

”电话那头的女声干脆利落,“您现在有时间吗?今晚我想约您见个面。

”我嘴里还含着月饼,声音有点含糊:“啊…好的,可以。”挂了电话,

我看着手里的豆橛子月饼,又看看屏幕上疯狂滚动的弹幕,心里涌起一股奇怪的感觉。

就是这么一个被老妈骂“败家”的月饼,竟然让我火了?“兄弟们,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

”我举着剩下的月饼,“豆橛子月饼,真的不是黑暗料理!咱们东省的省菜,永远滴神!

”关了直播,我拿起手机给老妈打电话。“妈,那个豆橛子月饼…其实挺好吃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老妈压低的声音:“真的假的?

你小子不会是为了不挨揍编瞎话吧?”02关了直播,我躺在床上刷手机,

结果一看吓了一跳。微博热搜榜上,#豆橛子月饼#已经冲到第三了,

下面还有#齐鲁菜逆袭#、#李明真香现场#几个话题在飞速爬升。

我的微博粉丝从昨天的三万,已经涨到了十二万,还在狂飙。私信通知栏显示999+,

我点进去看了几条,全是各种品牌方和MCN机构想合作的。手机都快被震得飞起来了。

“这也太疯狂了吧。”我坐起身,有点懵。正看着,手机响了。

陈琳的声音听起来特别兴奋:“李明,你现在在哪儿?我想马上见你!”“额,我在家。

”“给我个地址,我现在过去!这事儿太大了,咱们得抓紧!”一小时后,

陈琳出现在我家门口。三十岁出头的女人,穿着职业装,眼神特别亮,说话语速飞快。

“你知道你现在有多火吗?”她一进门就开始在我客厅里走来走去,

“抖音上你那个视频已经八百万播放了,微博转发十五万!这才几个小时啊!

”我给她倒了杯水:“这也太夸张了。”“夸张?这只是开始!”陈琳眼里放光,

“我敏锐地感觉到,这波豆橛子月饼只是个引子,真正的机会是省菜月饼这个概念!

”她从包里掏出一个平板,给我看数据分析:“你看,全国网友都在讨论各自省份的特色菜,

已经有人开始P图做'东北酸菜月饼'、'巴蜀麻辣兔头月饼'的梗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IP!”我看着那些搞笑的P图,确实挺有意思的。“我的想法是,

”陈琳坐到我对面,语气认真起来,“咱们趁热打铁,

策划一个全国性的'省菜月饼挑战'活动。你作为豆橛子月饼的'教父',

带头品尝各省的奇葩月饼,最后搞一个全国性的厨神争霸赛!”“这…会不会太大了?

”我有点虚。“大才有机会!”陈琳拍了拍桌子,“你现在就是风口上的那头猪,

不飞起来对不起这个时代!”就在这时,我妈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我赶紧接起来,

屏幕里老妈的表情有点复杂。“李明啊,你那个视频…俺都看了。”王阿姨的声音小了很多,

不像平时那么大嗓门。“妈,你不是说那是黑暗料理吗?”“咳咳,”老妈清了清嗓子,

“俺只是…只是担心你花冤枉钱。你小子从小就好这口,吃啥都香。”我突然发现,

老妈的朋友圈里转发了我的视频,还配了文字:“俺儿子,从小就懂吃!

”“妈…”我心里一暖。“行了行了,别肉麻了!”王阿姨摆摆手,但嘴角明显往上翘,

“不过你说的对,豆橛子确实是好东西。俺刚才跟你王婶儿她们说了,都想买点尝尝。

”挂了电话,陈琳笑道:“连你妈都开始支持了,这事儿成了一半!”下午,

陈琳带我去参观豆橛子月饼的生产工厂。厂房比我想象的干净多了,工人们都穿着白大褂,

戴着口罩和帽子,每道工序都严格按标准执行。“这些豆角都是从产地直接运过来的,

”厂长给我们介绍,“每一颗都要人工挑选,有虫眼的绝对不要。肉馅也是当天现做,

绝不过夜。”我看着流水线上一个个绿色的月饼从模具里出来,心里涌起一种奇怪的自豪感。

这不就是家乡的味道吗?凭什么就得被人笑话?“师傅,这一天能做多少?”我问。

“满负荷运转的话,能做三十万个。”厂长苦笑,“但现在根本供不应求,

早上刚出炉就被抢光了。网上那些黄牛已经把价格炒到五十块一个了。”“五十块?!

”我瞪大眼睛,这比原价翻了五倍!回到家,我刷了刷网上的反应,

发现关于豆橛子月饼的段子和表情包已经满天飞了。最火的一个是:“躲过了豆橛子的夏天,

没躲过豆橛子的中秋。”还有人把我那个从嫌弃到真香的表情做成了动图,

配文:“当你以为是黑暗料理,结果发现是人间美味。”网友们开始叫我“豆橛子之神”,

说我有点石成金的魔力。更夸张的是,

已经有其他省份的网友开始挑衅了:“齐鲁省豆橛子算什么?我们河南胡辣汤月饼了解一下?

”“巴蜀省人表示不服,麻辣兔头月饼才是王道!”“东北人民的酸菜血肠月饼警告!

”我看着这些评论,心里既兴奋又紧张。这股热潮比我想象的还要疯狂,

而我好像被推到了风暴的中心。手机又响了,这次是一个北京的号码。“您好,

我是京市美食频道的编导,想邀请您参加一个关于地方美食的节目录制…”挂了电话,

我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五味杂陈。一个月饼,竟然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而我,

一个普通的美食博主,好像突然站在了聚光灯下。但我总觉得,这只是个开始。

03京市的邀请让我兴奋了一整夜,但第二天醒来,我发现事情远比想象的复杂。

刚打开手机,

麻辣火锅月饼#、#湘南剁椒鱼头月饼#、#南粤早茶虾饺月饼#…全国各地的网友都疯了,

纷纷@我,要求我试吃他们省份的“创意月饼”。“李明,你火了!

”陈琳的电话一大早就打过来,“现在全网都在等你开直播试吃各省月饼!

这波热度咱们必须抓住!”“可是…这些月饼真的能吃吗?

”我看着私信里那些奇形怪状的月饼图片,心里有点虚。“管它能不能吃,有话题就行!

”陈琳的声音特别兴奋,“我已经联系了十几个省份的特色月饼厂商,

他们都愿意免费寄样品过来。你就负责直播试吃,保证爆!”下午,快递小哥敲门的时候,

我差点被吓到。门口堆了一大堆包裹,各种奇怪的月饼从全国各地寄过来了。

打开第一个包裹,巴蜀的麻辣火锅月饼。光是闻味道,我就感觉鼻子要冒火了。“兄弟们,

今天咱们来挑战全国各省的奇葩月饼!”我对着镜头举起这个红彤彤的月饼,“第一个,

巴蜀麻辣火锅月饼!”弹幕瞬间刷屏:“巴蜀人民表示这才是正宗!

”“主播要上天了哈哈哈!”“求生欲拉满!”我咬了一口,瞬间整个嘴巴都麻了。

花椒的麻味、辣椒的辣味,还有一股浓郁的牛油味,确实像在吃火锅。“卧槽!

这真的是火锅味!”我一边说话一边不停地喝水,“麻得我舌头都不是自己的了!

”直播间人数瞬间飙升到十万+,礼物刷得屏幕都看不清了。接下来是湘南的剁椒鱼头月饼。

这个看起来就很危险,红红的剁椒混在白色的鱼肉馅里,像个定时炸弹。“湘南老铁们,

这个我可不敢小看!”我拿起月饼,深吸一口气,“来了!”一口下去,

那股酸辣味直冲天灵盖。鱼肉的鲜味和剁椒的辣味融合在一起,说不上难吃,

但绝对打败认知。“这个…这个还行!”我擦了擦额头的汗,“就是有点上头!

”然后是南粤的早茶虾饺月饼。这个看起来最正常,白白净净的。结果一咬,

里面真的有虾仁!Q弹的虾肉配上传统月饼皮,口感特别奇妙。“这个好吃!”我眼睛一亮,

“南粤人真会玩,把早茶做成月饼,绝了!”直播进行到一半,我收到了一个特别的包裹,

上面写着“岭南螺蛳粉月饼”。“兄弟们,这个我有点慌啊。”我拿着这个黑不溜秋的月饼,

“螺蛳粉做成月饼,这谁想出来的?”弹幕疯狂刷屏:“主播快吃!我们要看你翻车!

”“螺蛳粉月饼,绝绝子!”“岭南人表示这是我们的骄傲!”我硬着头皮撕开包装,

一股浓郁的酸笋味瞬间扑鼻而来。这味道…太上头了。“这个味道…有点冲啊。

”我皱着眉头,但还是咬了一口。瞬间,那股酸笋的味道在口腔里爆炸。又酸又臭,

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味。我的脸色瞬间变绿,赶紧跑到镜头外面吐了。“不行不行!

”我捂着嘴回到镜头前,“这个真的顶不住!太酸了!

”直播间彻底炸了:“哈哈哈哈主播翻车了!”“这表情绝了,做表情包!

”“螺蛳粉:我的实力你们不懂!”就在我准备继续试吃下一个月饼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

陈琳的声音听起来很紧张。“李明,出事了!你先停播!”“怎么了?”我疑惑地看着她。

“有个大V发视频diss你了!影响很大!”我赶紧关了直播,打开微博一看,

热搜第一赫然写着:#毒舌老饕炮轰省菜月饼#点开视频,

看起来很有学者气质的中年男人正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最近网上流行的所谓'省菜月饼',

完全是哗众取宠的流量垃圾!月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

岂能被这些博眼球的网红随意糟蹋?

”他的语气越来越激动:“什么豆橛子月饼、螺蛳粉月饼,这些都是对传统月饼文化的亵渎!

而那个始作俑者李明,更是为了流量不择手段,带坏了整个行业风气!

”视频下面的评论更是一边倒:“说得对!这些网红就知道博眼球!

”“传统文化不能这样被糟蹋!”“李明就是个跳梁小丑!”我看着这些评论,

心里五味杂陈。这个“毒舌老饕”有一千多万粉丝,在美食圈很有影响力。他这么一说,

立刻就有大批粉丝跑到我的评论区开始攻击。“为什么会这样?”我坐在沙发上,

感觉有点懵。陈琳在电话里叹了口气:“这个毒舌老饕一向看不惯网红,

估计是觉得你抢了他的风头。现在舆论开始转向了,我们得想办法应对。”我刷着评论区,

看着那些恶意的留言,第一次感受到了网络暴力的威力。那些平时支持我的粉丝也开始动摇,

开始质疑我是不是真的在消费传统文化。手机又响了,是妈的电话。“李明啊,

网上那些人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王阿姨的声音有点担心,“俺觉得你做得没错,

豆橛子本来就好吃,凭啥不能做月饼?”“妈…”我鼻子一酸。“你从小就有主意,

俺相信你。”老妈的声音很坚定,“别让那些人影响你,做你觉得对的事就行。”挂了电话,

我看着窗外的夜色,心情复杂。一个月饼引发的风波,竟然演变成了对传统文化的讨论。

我到底是对是错?04陈琳就急匆匆地敲门进来了。“李明,出大事了!”她脸色苍白,

手里拿着手机,“你快看看这个。”我接过手机,

屏幕上是一条新闻:《多地曝光“山寨省菜月饼”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集体维权》。

新闻里说,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打着“省菜月饼”旗号的山寨产品,有的用发霉豆角做馅,

有的用工业香精调味,甚至还有用过期肉类的。

已经有十几个消费者因为吃了这些山寨月饼拉肚子住院。“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看着新闻,心里有点慌,“我又没让他们做这些东西。”“网友不管这些。

”陈琳刷着评论区,“他们现在都在骂你是始作俑者,说你带起了这股歪风。”我打开微博,

榜上赫然写着:#李明省菜月饼智商税#、#山寨月饼害人不浅#、#网红带货需要监管#。

点进去一看,评论区完全炸了。“早就说这个李明就是割韭菜的!

”“豆橛子月饼就是智商税!我买了一盒,难吃死了!”“这些网红就知道坑钱,

现在害得我们吃到假货!”“建议封杀这种带货网红!”我越看心越凉。

那些支持我的粉丝现在也开始质疑了。“李明哥,你真的不知道这些山寨货吗?

”“感觉被骗了,取关了。”“以后再也不相信网红推荐了。”手机响了,是陈琳的老板,

MCN机构的CEO。“陈琳,让李明马上停止所有省菜月饼相关的活动。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严厉,“投资方已经撤资了,几个品牌合作也暂停了。

现在公司股价都在跌。”“老板,这事不能全怪李明啊,他也是受害者。”陈琳试图解释。

“我不管是谁的错!现在必须止损!”CEO的声音更大了,“让他发个澄清声明,

跟这事撇清关系!不然我们都要完蛋!”挂了电话,陈琳看着我,眼神里有歉意也有无奈。

“李明,你先发个声明吧。说你跟那些山寨货没关系,让大家理性消费。”我点点头,

打开手机开始编辑微博。但是打了几个字又删了,删了又打。我该怎么说?

说我没想到会有人造假?说我也是受害者?这些话说出来,谁会信?我把手机扔到一边,

整个人瘫在沙发上。这几天发生的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从豆橛子月饼爆火,

到全网追捧,再到现在被全网骂。我感觉自己像坐了趟过山车,现在正摔在最底下。

“我是不是真的错了?”我自言自语,“是不是我真的在消费传统文化?

”想起毒舌老饕的话,想起网友们的指责,我开始怀疑自己。

也许我真的就是个哗众取宠的网红,为了流量什么都敢做。陈琳走了,说是要回公司开会,

商量怎么处理这次危机。我一个人坐在出租屋里,看着桌上那些还没试吃完的月饼,

突然觉得它们都变得面目可憎。外面天色渐暗,我没开灯,就这么坐在黑暗里。

手机不断响着,都是记者的采访电话,我一个都没接。妈又打电话过来了。“李明啊,

网上的事俺都看到了。”王阿姨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村里人现在都在议论这事。”“妈,

对不起。”我鼻子一酸,“是我给家里丢人了。”“说什么傻话呢。”老妈的声音很温柔,

“那些假货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又没让他们做。”“可是网友们都说是我带起的这股风。

”“网友们懂什么?”王阿姨语气坚定,“豆橛子就是好吃,这是咱齐鲁人的骄傲。

你没做错什么。”挂了电话,我心里好受了一点,但还是很迷茫。我到底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手机邮件提醒响了。我随手点开,发现是一封很正式的邮件。

赛”的邀请函“李明先生您好:“我们注意到您在推广地方特色月饼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虽然目前网络上存在一些争议,但我们认为,真正的美食文化需要在争议中得到正名。

“现诚邀您作为山东代表,参加即将于下月举办的“全国特色月饼厨神争霸赛”。

这是一次为地方特色月饼正名的机会,也是展示真正传统美食文化的平台。“另外,

我们在整理古籍时发现了一份珍贵的“月饼古法秘方”残卷,

其中记载了一种失传已久的馅料处理技艺。我们认为您有能力传承这份技艺,

特随邮件一同发送。“希望您能认真考虑这次机会。“此致“敬礼!

“中华传统美食协会我看完邮件,整个人都愣住了。中华传统美食协会?

这可是国内最权威的美食文化机构啊!他们不仅没有批评我,还邀请我参加比赛?

我赶紧点开附件,是一份扫描的古书页面。上面用繁体字写着一些制作月饼的方法,

其中有一段话特别显眼:“凡制月饼,馅料需经三日浸润,七道工序,方能去其生涩,

留其精华。豆橛之属,尤需此法,方显其真味。”我仔细看着这些古法,心跳开始加速。

这些方法我从来没见过,但看起来很有道理。如果真的按这个方法来做豆橛子月饼,

味道肯定会更好。我重新读了一遍邮件,心里突然燃起了希望。也许这就是我翻盘的机会。

手机又响了,这次是个本地号码。05我接完那个本地电话,

对方说是中华传统美食协会山东分会的工作人员,要当面详细介绍比赛规则。挂了电话,

我拿着邀请函和那份古法秘方残卷,心里五味杂陈。一边是网上铺天盖地的骂声,

一边是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我到底该怎么选择?“李明,你发声明了吗?

”陈琳又打电话过来,声音里带着焦急。“我…”我看着手机屏幕上编辑了一半的微博,

“我再想想。”“别想了!现在情况这么严重,你必须马上澄清!”我挂了电话,走到窗边,

看着外面的夜色。妈妈刚才那句“豆橛子就是好吃,这是咱山东人的骄傲”还在耳边回响。

她说得对,豆橛子月饼没有错,齐鲁人的传统美食没有错。我重新坐回桌前,

仔细研究那份古法秘方。上面的字迹虽然模糊,但我能看出那些制作工艺的门道。

特别是那句“豆橛之属,尤需此法,方显其真味”,让我突然意识到,

也许豆橛子月饼还有更大的潜力。第二天一早,我没有发澄清声明,

而是直接跑到了齐鲁老城区。我要找那些真正懂传统月饼制作的老师傅。在一条老街深处,

我找到了一家开了三十多年的月饼店。店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爷子,姓张,

大家都叫他张师傅。“小伙子,你想学做月饼?”张师傅打量着我,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行了,都去搞什么直播网红了。”我赶紧解释自己的身份,

张师傅听完,眉头皱了起来。“就是你搞的那个豆橛子月饼?”“是的,师傅。

”我有点紧张,“您觉得怎么样?”张师傅沉默了一会儿,“月饼是个传统活儿,

不是闹着玩的。你那个虽然有新意,但缺少底蕴。”“那您能教教我吗?

我想让豆橛子月饼做得更好。”张师傅看着我的眼神,似乎在判断我的诚意。最后他点点头,

“行,那你先从最基础的学起。”接下来几天,我每天早上五点就到张师傅的店里,

从和面开始学起。张师傅教我怎么控制面粉和油的比例,怎么让月饼皮既酥又不会裂,

怎么包馅才能保证形状美观。“做月饼,急不得。”张师傅一边示范一边说,

“每道工序都有它的道理,你得用心体会。”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把那份古法秘方拿给张师傅看。“咦,这个有意思。”张师傅戴上老花镜仔细看,

“三蒸三晒豆橛子处理法?这个我没见过,但听起来有道理。”“师傅,您觉得可行吗?

”“试试看吧。古人的智慧,总有它的道理。”我按照古法秘方的记载,

开始尝试处理豆橛子。先把豆橛子清洗干净,然后蒸煮一遍,晾晒一天,如此重复三次。

这个过程很繁琐,每天都要盯着,不能有一点马虎。第一次尝试失败了,豆橛子蒸得太烂,

失去了脆嫩的口感。第二次蒸煮时间短了,青涩味还在。直到第五次,我终于掌握了火候。

经过三蒸三晒处理的豆橛子,颜色变得翠绿透亮,那种生豆角特有的青涩味完全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香甘甜的味道。“这个厉害了!”张师傅尝了一口处理过的豆橛子,

眼睛都亮了,“这味道比之前好太多了!”我心里也激动得不行。这就是古法的魅力吗?

用这种处理过的豆橛子做馅,再配上张师傅教我的传统月饼制作工艺,

一个全新的豆橛子月饼诞生了。月饼刚出炉的时候,香味就不一样了。

那种清香中带着甜意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要尝一口。我小心翼翼地包了一个,

准备带回家给妈妈尝尝。回到村里已经是晚上了。妈妈正在厨房收拾,看见我回来,

脸上露出了笑容。“明儿,你回来了?吃饭了没?”“妈,我给您带了个好东西。

”我把月饼盒递给她,“这是我新做的豆橛子月饼,您尝尝。”妈妈接过月饼,仔细看了看,

“这个比之前的好看多了。”她小心地掰开月饼,豆橛子馅的清香立刻飘了出来。

妈妈咬了一小口,慢慢咀嚼着,表情逐渐变得惊喜。“这个…”她又咬了一口,

“这个怎么这么香?比之前那个好吃多了!”看到妈妈眼中的惊喜,

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明儿啊,”妈妈轻轻拍了拍我的手,眼里有些湿润,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