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铁血山河:从抗战到建国的强军路

第2章 芦苇杀机

发表时间: 2025-09-28
芦苇荡里的风带着硝烟味,刮得芦叶沙沙作响。

林峰扶着老班长靠在土坡后,年轻士兵蹲在一旁,双手死死攥着步枪,指节泛白——他叫周卫国,是苏州城里的学生,上个月刚投笔从戎,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

“老班长,我先给你处理伤口。”

林峰想起系统新手礼包里的急救包,意念一动,掌心便多了个帆布小包。

打开时,周卫国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林哥,你这包哪来的?”

林峰没解释,只扯过老班长的衣襟——胸口的伤口还在渗血,是弹片划伤的,虽不致命但再不处理会感染。

急救包里的碘酒倒在纱布上,触到伤口时老班长闷哼一声,却咬着牙没叫出声:“这点伤算啥,当年北伐时老子胸口挨过刺刀都没死……”话音未落,芦苇荡外传来“沙沙”的脚步声,夹杂着日语吆喝。

林峰立刻按住两人的肩膀,示意他们趴下,自己则摸出系统标注的地图——三个红点正朝芦苇荡深处移动,是刚才那队日军斥候,看样子是追过来了。

“一共三个,都带着步枪。”

林峰压低声音,手指在地上画了个简易地形,“前面二十米有片积水坑,我去引他们过来,你们俩在这儿等着,听我枪响就往西北跑,地图上标了个废弃的猎人小屋,到那儿汇合。”

“不行!”

周卫国猛地抬头,“你一个人太危险,要去一起去!”

老班长也喘着气摆手:“小林,别逞能,咱们……没时间争了!”

林峰从背包里摸出仅有的5发子弹,压进步枪弹仓,又抓起两颗手榴弹——这是原主身上剩下的,“我有办法脱身,你们先走,记住,活着才能杀鬼子!”

说完,他猫着腰钻进芦苇丛,故意踩断几根粗芦杆,制造出动静。

果然,外面的日军立刻朝这边围过来,脚步声越来越近。

林峰躲在一棵歪脖子柳树后,等第一个日军斥候出现在视线里时,毫不犹豫扣动扳机。

“砰!”

子弹擦着日军的钢盔飞过,打在旁边的芦苇根上。

那日军吓了一跳,立刻举枪朝柳树方向射击,另外两个斥候也迅速包抄过来。

林峰借着枪声的掩护,转身朝积水坑跑,日军在后面紧追不舍。

积水坑深及膝盖,淤泥陷得人脚步发沉。

林峰故意放慢速度,等三个日军追到坑边时,突然转身将一颗手榴弹扔了过去。

日军慌忙卧倒,可这颗手榴弹根本没拉弦——是虚晃一枪。

趁他们躲避的间隙,林峰转身扑进芦苇丛,另一颗拉了弦的手榴弹则朝着日军身后的芦苇堆扔去。

“轰”的一声巨响,芦苇被炸得漫天飞,浓烟挡住了日军的视线。

林峰借着烟雾,一口气跑出几十米,身后传来日军的怒骂声,却再没枪声——他们怕误伤队友,不敢乱开枪。

等跑到地图标注的猎人小屋时,太阳己经西斜。

小屋破旧不堪,屋顶漏着洞,里面堆着些干草。

林峰推开门,就见老班长靠在墙角,周卫国正用石头垒灶,两人看到他进来,都松了口气。

“你小子真行!”

老班长笑着捶了他一下,“我就知道你能回来。”

周卫国也凑过来,眼神里满是崇拜:“林哥,你刚才那招太厉害了,那鬼子都被你耍懵了!”

林峰笑了笑,刚想说话,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主线任务“突破封锁线”进度更新:成功摆脱日军斥候追击,当前存活人数3人,任务完成度30%。

奖励贡献值30点,当前剩余贡献值30点。

他心里一喜——原来每完成一个小阶段都有奖励。

正想查看系统面板,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周卫国立刻抓起步枪对准门口,林峰也握紧了枪,警惕地盯着门板。

“里面有人吗?

我们是18军的,溃散下来的!”

门外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

林峰示意周卫国别开枪,自己走到门边问:“口令?”

门外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苦笑:“都溃散成这样了哪还有口令,兄弟,我们就西个人,没武器,就是想找个地方躲躲。”

林峰犹豫了一下,拉开一条门缝——外面站着西个士兵,有的拄着木棍,有的胳膊吊在脖子上,身上的军装破破烂烂,确实不像日军。

他让周卫国盯着,自己走出小屋,确认他们身上没有武器后,才让他们进来。

西个士兵见到老班长,都激动地围过来——原来他们都是18军33师的,和老班长是旧识。

加上林峰三人,现在一共七个人了。

“小林,现在你是咱们这儿最有主意的,以后咱们就听你的!”

老班长看着众人,语气郑重,“咱们虽然溃散了,但不能当逃兵,跟着小林,杀鬼子,找大部队!”

其他人纷纷点头,周卫国更是举着步枪喊:“我听林哥的!”

林峰看着眼前这几个疲惫却眼神坚定的士兵,心里涌起一股热流。

他打开系统地图,指着西北方向:“前面五十里是嘉定,听说那里还有咱们的守军,咱们今晚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就出发,路上尽量避开日军,争取早日归队。”

夜色渐深,猎人小屋里燃起了篝火,干草铺在地上当床。

周卫国靠在林峰身边,小声问:“林哥,你说咱们能活着见到胜利那天吗?”

林峰望着篝火,想起21世纪的和平年代,又看向眼前这些年轻的面孔——他们本该在学堂读书,在田间劳作,却因为战争拿起了枪。

他握紧拳头,声音低沉却有力:“会的,一定能。

只要咱们不放弃,总有一天,鬼子会被赶出中国,咱们能回家。”

篝火映着他的脸,眼神里的光,比火焰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