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老鬼别跑!重生兄弟找上门

第3章 旧人证词:藏在时光里的凶手线索

发表时间: 2025-09-28
从档案馆出来时,正午的太阳正烈,晒得柏油路泛着热气。

林辰发动警车,余光瞥见副驾的江屿正低头整理王建军的档案,指尖在 “同事名单” 那一页反复摩挲,像在寻找什么关键信息。

“打算先从谁入手?”

林辰问。

档案里记录着王建军失踪前的五位同事,如今大多己经退休,只有一个叫刘志强的还在南城做建材生意。

江屿抬起头,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皮肤上,露出的月牙形胎记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先找刘志强。

他是当时消防栓改造工程的小组长,跟王建军接触最多,说不定知道些别人不知道的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查了他的工商信息,现在开的建材店就在老厂房附近,离咱们局不远。”

林辰点点头,心里又泛起熟悉的暖意 —— 这种提前做好功课、把细节都考虑到的习惯,和林砚一模一样。

以前每次走访证人前,林砚总会把对方的背景信息整理成表格,连对方的作息时间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就怕错过关键线索。

警车停在 “志强建材店” 门口时,店里正围着几个顾客。

一个穿蓝色工装裤的中年男人站在柜台后,手里拿着卷尺,嗓门洪亮地跟顾客说着什么,正是档案照片里的刘志强。

林辰和江屿走进店里,刘志强看见他们穿的便服,以为是新顾客,笑着迎上来:“两位想买点什么?

水泥、钢筋都有,价格实惠。”

“刘先生,我们是南城分局的警察,想向你了解点关于 1998 年老厂房消防栓改造工程的事。”

林辰掏出警官证,目光落在刘志强脸上,注意到他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也变得躲闪起来。

“警察?”

刘志强的声音明显变低,他挥了挥手让顾客先离开,关上门后才压低声音,“都过去二十多年了,怎么突然问起这事?”

“我们在老厂房旧址发现了一具白骨,初步判断是当时失踪的工人王建军。”

江屿拿出王建军的档案照片,放在柜台上,“你当时是工程小组长,能跟我们说说王建军失踪前的情况吗?”

刘志强盯着照片看了半天,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卷尺,指节泛白:“王建军…… 我记得他,当时跟我一组负责安装消防栓。

他人挺老实的,就是有点轴,认死理。”

他顿了顿,像是在回忆,“失踪前那几天,他好像跟工头张大海闹过矛盾,具体因为什么我记不清了,只知道那天晚上他们在工地宿舍吵得很凶,第二天王建军就不见了。”

“张大海现在在哪?”

林辰追问,心里记下这个名字。

“早就不在南城了。”

刘志强叹了口气,“听说王建军失踪后没多久,张大海就带着工程款跑了,这些年一首没消息,有人说他去了外地,也有人说他早就不在人世了。”

江屿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着刘志强的话,突然抬头问:“当时工地上有没有人跟王建军有过节?

或者有没有人见过他失踪那天晚上的行踪?”

刘志强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有个叫李建国的,当时跟王建军住一个宿舍。

那天晚上王建军出去后,李建国也跟着出去了,回来的时候身上还沾着泥,问他去哪了,他只说去附近的河边散步。”

他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不过李建国前几年中风了,现在瘫在养老院里,说话也不利索,不知道还能不能记起当时的事。”

从建材店出来,江屿把笔记本递给林辰:“刘志强刚才提到张大海和李建国时,心跳明显加快,而且他说‘记不清’王建军和张大海的矛盾原因时,眼神一首在躲闪,很可能在隐瞒什么。”

“我也注意到了。”

林辰揉了揉太阳穴,“张大海下落不明,李建国又中风,这条线索好像断了。”

“也不一定。”

江屿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一个录音文件,“我刚才偷偷录了音,回去用声音分析软件处理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他话里的漏洞。

另外,我可以查一下张大海的银行流水和出行记录,说不定能找到他的下落。”

林辰看着江屿自信的样子,突然想起林砚以前总说 “线索不会断,只是藏得比较深”。

那时候他遇到瓶颈期,林砚总会这样安慰他,然后用各种技术手段找出新的突破口。

回到局里,江屿立刻钻进技术科,开始处理录音文件。

林辰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王建军的档案,心里总觉得不对劲 —— 刘志强提到张大海带着工程款跑了,可档案里记录的工程尾款明明己经结清,张大海没必要冒着风险卷款逃跑,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下午三点多,江屿拿着一份报告走进林辰的办公室,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林队,有发现!

我用声音分析软件处理了录音,发现刘志强在提到‘张大海带着工程款跑了’时,有明显的停顿和语气变化,而且他说‘李建国去河边散步’时,刻意加重了‘河边’两个字。”

他打开地图,指着老厂房附近的一条河:“这条河叫‘青水河’,1998 年的时候还没整治,河边全是泥地,很适合埋尸。

我查了当时的天气记录,王建军失踪那天晚上下过小雨,泥土湿润,确实容易留下痕迹。”

林辰凑到地图前,看着青水河的位置,突然想起刘志强说李建国回来时身上沾着泥 —— 如果李建国真的去了河边,说不定见过王建军,甚至可能知道埋尸的位置。

“我们现在就去养老院找李建国。”

林辰抓起外套,心里的兴奋越来越强烈。

养老院坐落在城郊,环境安静。

护工告诉他们,李建国中风后就一首卧床,说话含糊不清,只能靠眼神和简单的手势交流。

当林辰和江屿走进病房时,李建国正靠在床头,眼神呆滞地看着天花板。

“李大爷,我们是警察,想向你了解 1998 年老厂房王建军失踪的事。”

林辰坐在床边,拿出王建军的照片,放在李建国眼前。

李建国的眼神突然动了一下,他盯着照片看了半天,嘴角微微颤抖,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张…… 张大海……你见过张大海和王建军在一起?”

江屿凑近李建国,放慢语速,“那天晚上你去青水河了吗?

你在河边看到了什么?”

李建国的手指微微抬起,指向窗外,嘴里反复念叨着:“扳手…… 土……”江屿立刻拿出之前模拟的消防栓扳手图片,放在李建国眼前:“是这个扳手吗?”

李建国用力点头,眼里突然涌出泪水,他抓住林辰的手,声音虽然含糊,却带着急切:“埋…… 埋在…… 柳树下……”林辰和江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激动 —— 终于找到埋尸的具***置了!

他们立刻联系市局的勘查队,带着工具赶往青水河。

江屿根据李建国的描述,在河边找到一棵老柳树,树下的泥土明显和周围不同,像是被人翻动过。

勘查队的队员开始挖掘,没过多久,一把生锈的消防栓扳手就从泥土里露了出来,扳手上面还沾着暗红色的痕迹,很可能是血迹。

“林队,这把扳手的形状和我们之前模拟的一模一样!”

江屿拿着扳手,兴奋地对林辰说,“只要回去做 DNA 检测,确定上面的血迹是王建军的,就能证明这就是凶器!”

林辰看着那把扳手,心里突然踏实下来。

他转头看向江屿,正好对上他的目光,阳光落在江屿脸上,眼里的光比以前任何时候都亮,像极了林砚当年找到关键线索时的样子。

回到局里,江屿立刻对扳手进行 DNA 检测。

晚上八点多,检测结果出来了 —— 扳手上的血迹确实是王建军的,而且还在扳手的缝隙里发现了另一个人的指纹,经过比对,正是失踪多年的张大海!

“张大海的指纹?”

林辰盯着检测报告,心里的疑惑终于解开,“这么说,杀死王建军的凶手是张大海?

刘志强知道真相,却一首在隐瞒?”

“很有可能。”

江屿坐在林辰身边,打开电脑调出张大海的出行记录,“我查了张大海的身份证使用记录,发现他三年前在邻市用过一次,现在住在一家小旅馆里,我己经把地址发给张哥了,他们现在应该己经出发去抓他了。”

林辰看着江屿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枚 “辰” 字钥匙扣,放在江屿面前:“阿砚,谢谢你。”

江屿的身体明显僵住,他转头看向林辰,眼里带着复杂的情绪:“林队,你……我知道是你,阿砚。”

林辰的声音有点沙哑,却带着坚定,“从你第一次说‘原理都差不多’,到你煮的小米粥,再到你做事的习惯,我都知道是你。

你脖子上的胎记,你看到钥匙扣时的反应,还有你差点喊我‘哥’,我都知道。”

江屿沉默了很久,终于轻轻点了点头,眼里涌出泪水:“哥,我回来了。”

就在这时,林辰的手机响了,是张哥打来的:“林队,我们抓到张大海了!

他承认是他杀了王建军,因为王建军发现他挪用工程款,还想举报他,他怕事情败露,就用消防栓扳手杀了王建军,把尸体埋在青水河的柳树下,然后带着工程款跑了。

刘志强当时知道真相,张大海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帮忙隐瞒,这些年刘志强一首活在愧疚里。”

案件终于告破,林辰却一点都不觉得轻松。

他看着身边的江屿,突然觉得所有的等待和寻找都是值得的。

他伸出手,紧紧抱住江屿:“回来就好,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江屿靠在林辰怀里,用力点头,手里紧紧攥着那枚 “辰” 字钥匙扣 —— 这枚钥匙扣,他找了整整一年,现在终于回到了它该在的地方。

晚上,林辰带着江屿回到家。

他把林砚的警号牌拿出来,放在江屿面前:“这是你的警号牌,我一首替你保管着。

现在你回来了,它也该物归原主了。”

江屿拿起警号牌,指尖轻轻抚摸着上面的数字,眼里满是怀念:“哥,以后我们还能一起查案吗?”

“当然能。”

林辰笑着点头,“不过这次,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冲动了,要好好照顾自己。”

江屿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从随身背的书包里拿出了一个保温桶:“哥,我煮了小米粥,你胃不好,快趁热喝。”

林辰接过保温桶,心里暖烘烘的。

他知道,不管经历了多少磨难,他的弟弟终于回来了,他们兄弟俩,又能一起并肩作战,为那些沉冤待雪的死者,寻找真相了。

而这起工地白骨案的告破,只是一个开始。

林辰看着江屿认真喝粥的样子,心里突然想起父亲的旧案 —— 或许,在江屿的帮助下,他们兄弟很快就能找到 “12・17 案” 的真相,给父亲和所有受害者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