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平行世界:时间罗盘的救赎

第3章 制定计划

发表时间: 2025-09-28
2024年7月23日 星期二 19:45 | 韩伟家白光褪去的瞬间,韩伟重重摔在自家客厅的地毯上,胳膊磕到茶几腿,疼得他龇牙咧嘴。

客厅的挂钟指向晚上19点45分,和他消失时几乎没差。

沙发上的抱枕歪在一边,茶几上还放着没吃完的半块苹果,一切都和离开前一样,只有手机还掉在沙发上,仿佛那趟1998年的旅程只是场光怪陆离的梦。

他猛地摸向口袋,将那枚金属罗盘紧紧握在掌心,第三行数字仍是"9",第西行数字变回了"60"。

也许不是梦。

韩伟冲进书房,翻箱倒柜找出那个积压在箱底的铁皮盒。

小学毕业照就压在最底下,边缘己经泛黄。

他手指拂过照片上一排排蓝白校服的身影,仔细寻找后,发现照片中仍然没有张欣的身影——而且现在的记忆里,她也确实没能撑过那个寒冬。

他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想找个小时候和张欣要好的同学问问。

思来想去,韩伟点开了班级学习委员王晶的对话框,她曾是张欣的同桌。

好奇心驱使着,韩伟顾不上时间己晚,发消息过去:"老同学,你还记得张欣吗?

就是咱们班最漂亮的、总扎羊角辫的女生。

"王晶秒回了一串问号,接着是:"记得啊,可惜了,小时候煤气中毒没了。

怎么突然问这个?

"没有丝毫偏差。

韩伟瘫坐在椅子上,心里五味杂陈。

是小韩伟忘了?

还是他的提醒根本没被当回事?

又或者……一个更复杂的念头冒出来:也许他改变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事。

就像那些科幻小说里写的,每个选择都会岔出一个平行时空,而他所在的这个"现在",依旧沿着原来的轨迹在走。

他更愿意相信是前者。

毕竟十岁的孩子,哪能扛住这么重的嘱托?

"不管是哪种,总得再试一次。

"韩伟攥紧罗盘,至少他知道,这东西曾真的带着他回去过。

接下来的2天,韩伟像着了魔,连工作都没法静下心来做,文件摊在桌上,眼神却总飘向抽屉里的罗盘。

上班时对着电脑发呆,同事喊他才发现自己在草稿纸上写了十几个"张欣"的名字。

第二天一清早,他就拨通了老郑的电话。

老郑是他高中同学,现在在城西派出所做档案管理,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喂,韩伟?

这大清早的,什么事这么着急啊?

"老郑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老郑,帮个忙。

"韩伟把电话紧紧贴在耳朵上,"你能不能帮我查一下,1999年2月上旬,城西是不是出过一起煤气中毒案?

受害者叫张欣,是个10岁的女孩。

"老郑打了个哈欠:"1999年的案子?

你要这个干啥?

""张欣是我小学同学,我想写本回忆录题材的小说,想了解下当年的情况,找点素材和灵感。

"谎话脱口而出——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为拯救一个人的生命编造理由。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时间有点远啊,纸质档案可能归档了……我帮你查查电子备份,下午给你信儿。

""谢了,越详细越好。

"韩伟挂了电话,盯着手里的金属块出神,心里默念,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

中午十二点,老郑的电话打来了,背景里夹杂着食堂的嘈杂声:"查到了,1999年2月13日凌晨,城西光明街3巷4号,张国强家煤气中毒。

一家三口,张国强和妻子杨秀英送到医院抢救过来了,女儿张欣没救回来,当时才10岁。

报警的是邻居,说约好早上一起去早市,结果敲门没人应。

原因记着:烟筒堵塞,门窗紧闭,煤气中毒。

"放下电话,他起身走到单位的露台,望着楼下车水马龙。

2024年的城西早己没了原来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房小区和购物中心。

可闭上眼,他总能想起昨晚穿越回1998年时那个下午的煤烟味,想起张欣扎着羊角辫的背影,想起小韩伟那双困惑的眼睛。

"不能指望一个孩子,这个使命对小韩伟来说太沉重了。

"韩伟对着玻璃里的自己说,"得亲自再去一趟。

"下班后,韩伟迫不及待地来到书房,打开电脑,开始制定拯救计划:- 穿越时间:设定在1999年2月13日下午16:30。

- 穿越地点:城西光明街3巷4号。

- 设定身份:需要找个能合理进入居民家检查的身份。

- 干预方案:以安全宣传员的名义提醒疏通烟筒和通风,最好能亲眼确认煤炉状况。

- 关键道具:一氧化碳报警器、深蓝色工作装,以及能让张欣父母相信煤炉危险的证明。

首先解决身份问题。

韩伟立刻想到,父亲上世纪90年代曾在县煤炭公司工作过。

记得上初三老房拆迁搬家时,见过父亲保留的一个旧公文包,里面放着当时的奖章、证书,还有工作证。

他决定次日下班后,去父母家拿那个工作证。

然后是道具。

韩伟马上在网上下单了一台小型一氧化碳报警器,打算去的时候给张欣家装上,浓度超标时能提前预警。

另外又网购了一件深蓝色、带年代感的工作装。

幸亏上次意外穿越到的是1998年的夏天,若是在冬天,恐怕会被冻僵了,这次去要多穿点。

最后是怎么让张欣父母相信煤炉危险。

他在网上搜起1999年以前的新闻,功夫不负有心人,发现1999年1月10日的《光明日报》上,有篇报道标题触目惊心:《烟筒堵塞酿悲剧,一家三口两遇难》。

要是能拿到这张报纸原版就好了。

韩伟灵机一动,记得网上有卖生日报的网店,去网购平台一搜,果然找到了同年同月同日同款报纸,当即拍了下来。

次日晚,韩伟买了些水果去父母家探望,借机说公司年会要演话剧,需要些老物件做道具,正好缺个老旧的公文包。

父亲没起疑,告诉了他公文包的位置。

找到后,韩伟迫不及待地打开,果然翻到了那张工作证。

封皮上印着"红城煤炭公司",部门写着"安全生产科",这与入户排查能靠上点边。

照片上的父亲穿着蓝色工装,那时的年龄和韩伟现在相仿,相貌也有几分相似,而且这证是90年代末的,刚好能对上年代。

韩伟把工作证悄悄放进公文包暗格,其他证件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跟父母叮嘱了几句注意身体,便匆匆离开了。

过了两天,网购的商品陆续到货。

韩伟把旧报纸、报警器、工作证、手机都放进公文包,又翻箱倒柜找出了冬天穿的棉裤和棉衣,一切准备就绪,准备再次开启穿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