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奇幻玄幻 > 青崖记山与兽的千年契

青崖记山与兽的千年契

墨边雪 著

奇幻玄幻连载

《青崖记山与兽的千年契》中的人物墨边雪墨边雪拥有超高的人收获不少粉作为一部规则怪“墨边雪”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不做以下是《青崖记山与兽的千年契》内容概括:墨边雪是著名作者墨边雪成名小说作品《青崖记:山与兽的千年契》中的主人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那么墨边雪的结局如何我们继续往下看“青崖记:山与兽的千年契”

主角:墨边雪   更新:2025-09-29 03:03: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山兽报恩青崖记:山与兽的千年契青崖山的晨雾是活的。卯时刚过,

雾就顺着山脊往下淌,裹着松针的清香、腐叶的湿味,还有崖底溪涧的凉,

漫进山坳里的青崖村。村东头老槐爷家的土坯房先冒了烟,烟囱里飘出的柴火味刚散开,

就被一只灰扑扑的松鸦截住——它衔着根半枯的柏枝,扑棱棱落在房檐下那座破庙的瓦顶上,

把柏枝往缺了角的瓦缝里一塞,又扭头往山林里飞。“这鸦子,倒比人还念旧。

”老槐爷蹲在门槛上搓草绳,抬头瞅了眼那座土地庙。庙是前几年山洪冲坏的,墙塌了半边,

瓦也漏了,村里人忙着修房,没顾上补。倒是这只松鸦,从去年秋开始,天天衔枝来填瓦缝,

有时是柏枝,有时是晒干的茅草,偶尔还会叼块碎陶片,像是要把庙重新拼起来似的。

“爷爷,它为啥要补庙呀?”十岁的阿禾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攥着块红薯,蹲在老槐爷身边。

她梳着两个羊角辫,辫梢沾着点灶灰,眼睛亮得像山涧的泉水。老槐爷摸了摸孙女的头,

指了指庙门上模糊的“土地”二字:“山里的活物,都有灵性。这庙守了青崖村几十年,

当年你太爷爷上山采药摔了腿,就是靠在庙门口等来了人。松鸦记着这份情呢。

”阿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咬了口红薯。刚嚼两下,

就听见后山传来一阵“呦——呦——”的叫声,声音悠长,带着点急。老槐爷的手猛地顿住,

草绳从指间滑下去一截。他站起身,往山那边望,眉头皱了起来:“是老麂子的声儿,

不对劲。”青崖村的人都认得那只老麂子。它通身是栗子色的毛,右前腿上有块白毛,

像缀了个星子,村里人叫它“星麂”。星麂不怕人,每年春天都会带着小麂子从后山下来,

在村边的地里啃嫩草,有时还会站在路边,看着村民扛着锄头经过。但它从不会这么早叫,

更不会叫得这么急。“爷爷,咋了?”阿禾也站起来,拽了拽老槐爷的衣角。老槐爷没说话,

抄起墙根的柴刀往肩上一扛,又把阿禾的红薯拿过来塞进兜里:“走,跟爷爷去看看。

”两人刚出村,就看见星麂站在村口的老松树下,见了他们,又“呦”了一声,

转身往山上跑,跑几步就回头瞅,像是在引路。

老槐爷心里咯噔一下——他想起小时候听太爷爷说过,山里的老兽要是主动引路人,

多半是有灾祸要来了。“阿禾,抓紧爷爷的手,别跑丢。”老槐爷握紧阿禾的手,

跟着星麂往山上走。晨雾还没散,脚下的路滑得很,阿禾的布鞋沾了泥,走得磕磕绊绊,

但她没敢吭声,只紧紧攥着爷爷的手。星麂把他们引到一处山涧边。

这涧水平时清得能看见水底的石头,今天却浑得发褐,水流也比往常急,

冲得岸边的石头“咚咚”响。老槐爷蹲下身,摸了摸涧水,水是凉的,

但带着股土腥味——这是山洪要来了的征兆!“坏了!”老槐爷猛地站起来,

“村里的人还在地里呢,得赶紧叫他们回来!”他刚要往回跑,

就看见一只白面獾子从旁边的灌木丛里钻出来,嘴里叼着个红通通的山枣,往阿禾脚边一放,

又用爪子扒了扒地面,像是在催他们。老槐爷心里一暖,这獾子去年冬天掉进过村里的陷阱,

是阿禾偷偷把家里的玉米饼掰了半块扔给它,救了它一命。“阿禾,你先拿着枣,

爷爷去叫人,你在这儿等爷爷,别乱跑,听见没?”老槐爷摸了摸阿禾的头,又指了指星麂,

“让星麂陪着你。”星麂像是听懂了,往阿禾身边凑了凑,用脑袋蹭了蹭她的胳膊。

阿禾点点头,把山枣攥在手里:“爷爷你快点,我不跑。

”2 松鸦补庙老槐爷撒腿往村里跑,边跑边喊:“山洪要来了!都别下地了,快回家!

把东西往高处搬!”村里人刚开始还不信——早上天还晴着呢,怎么会有山洪?

但见老槐爷跑得急,脸色又难看,也都慌了神,纷纷扛着农具往家跑。

村西头的渔翁老周头刚把渔网扛到河边,就听见喊声,正犹豫呢,

突然看见水面上冒出个黑脑袋——是水獭!那水獭叼着条尺把长的鱼,往他脚边一扔,

又用爪子指了指上游,尾巴在水里拍得“啪啪”响。老周头心里一凛,

他去年夏天救过这只水獭——当时水獭被渔网缠住了腿,是他小心翼翼解开的。

水獭从不乱送鱼,这是在提醒他危险!老周头扛起渔网就往村里跑,

边跑边喊:“水獭报信了!山洪真要来了!快搬东西!”这下村里人彻底信了,

家家户户都动了起来。男人们扛着粮食往阁楼上搬,女人们抱着被褥往山坡上的晒谷场跑,

孩子们也帮着搬小板凳、陶罐。阿禾在山涧边等了没一会儿,就看见爷爷领着人往这边来,

星麂见人多了,往后退了退,钻进了灌木丛里,没了踪影。“阿禾,没事吧?

”老槐爷跑过来,把孙女抱起来。阿禾摇摇头,举起手里的山枣:“爷爷,白面獾子给我的。

星麂也走了。”“它们是咱们的救命恩人啊。”老槐爷叹了口气,往灌木丛的方向望了望。

没等多久,远处就传来“轰隆隆”的响声,像是打雷。又过了一会儿,

浑浊的洪水就顺着山涧冲了下来,裹着断树、石头,把村边的几亩玉米地冲得稀烂,

连村口那棵老槐树的树根都露出来了。但村里的人都已经转移到了晒谷场,

家里的粮食、被褥也都搬了上来,没什么大损失。“多亏了老槐爷,还有那只老麂子!

”村里的李婶抹了把眼泪,“要是晚一步,咱们都得被洪水冲走!”“还有水獭呢!

”老周头也说,“要不是它送鱼提醒我,我还在河边傻站着,早被洪水卷走了!

”村里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说山里的活物救了他们。老槐爷坐在晒谷场的草垛上,

看着远处的山洪,又想起了那只补庙的松鸦——山里的兽,比人还懂得报恩。

山洪退下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村里一片狼藉,玉米地被冲毁了,

几间土坯房的墙也塌了半边。老槐爷领着村里人清理废墟,刚走到那座破土地庙前,

就愣住了——庙顶上的瓦缝里,又多了好几根柏枝,那只松鸦正站在庙檐上,歪着头瞅他们,

像是在说“我又补了补”。“这鸦子,真是个活菩萨。”老周头凑过来看,笑着说,

“以后咱们得把这庙修起来,不能让它再漏雨了。”村里人都点头,说等清理完废墟,

就一起修庙。接下来的几天,村里人忙着修房子、整理田地。阿禾每天都会去山涧边看看,

想再见到星麂和白面獾子,但一直没见着。倒是有天早上,她在门口发现了一串小爪印,

爪印旁边放着个圆滚滚的野枣——是白面獾子来过。“爷爷,獾子给我送枣了!

”阿禾举着野枣跑进屋,兴奋地喊。老槐爷正在编竹筐,闻言笑了:“它记着你呢。

山里的活物,你对它好,它一辈子都忘不了。”3 竹鼠赠粮过了半个月,

村里的房子修得差不多了,就是粮食有点紧张——玉米地被冲毁了,

剩下的粮食够吃不了多久。老槐爷愁得睡不着觉,每天都去山里转悠,

想看看能不能找点野果、野菜,却没什么收获。这天傍晚,老槐爷从山里回来,

路过村后的一棵老樟树,突然听见树洞里有“吱吱”的叫声。他凑过去一看,是只竹鼠!

那竹鼠通身是灰褐色的毛,正叼着颗玉米粒,往树洞里塞。老槐爷愣了愣——这竹鼠他认得,

去年秋天偷过村里的谷子,当时村里人还想抓它,结果它钻进洞里跑了。但今天,

这竹鼠见了他,没跑,反而叼着颗玉米粒从洞里出来,往他脚边一放,又扭头钻进洞里,

叼出一颗,再放他脚边。老槐爷心里一动,跟着竹鼠往洞里瞅——洞里黑糊糊的,

但能看见一堆金灿灿的玉米粒,堆得像个小山包。“你是要把谷子给我们?

”老槐爷试探着问。竹鼠“吱吱”叫了两声,又叼起一颗玉米粒往他手里塞。

老槐爷的眼睛一下子红了——这竹鼠偷谷藏在树洞里,原来是为了防备灾年,

现在却愿意把谷子拿出来给村里人。他没敢多拿,只抓了 handful 谷子,

就往村里跑。回到家,他把这事跟村里人说了,大家都不敢信——竹鼠向来护食,

怎么会主动给人送谷子?但老槐爷带着他们去了老樟树下,

亲眼看见竹鼠从洞里叼出玉米粒往人脚边放,大家才信了。

村里的张叔红着眼说:“咱们以前还想抓它,真是对不住它。”“山里的活物,

比人还明白事理。”老槐爷说,“咱们少拿点,够吃几天就行,给它留些,别让它冬天饿着。

”村里人都点头,每次只去拿一小把谷子,从不贪心。竹鼠也不介意,每次见了村里人来,

都会主动叼出几颗玉米粒。就这么着,村里的粮食危机暂时解了。转眼到了夏天,

青崖山的雨多了起来,有时候一下就是好几天。村里的棘胸蛙也开始叫了,

每天晚上“呱呱”的叫声能传到村东头。村里人都知道,

棘胸蛙的叫声能报晴雨——要是叫声响亮,第二天准是晴天;要是叫声断断续续,

第二天就会下雨。有天晚上,棘胸蛙的叫声特别响,村里人都说明天是好天,

准备去山里采蘑菇。可到了后半夜,棘胸蛙的叫声突然停了,一点声音都没有。

老槐爷被惊醒了,心里琢磨着不对劲——棘胸蛙从不会无缘无故停叫,难道有什么事要发生?

他披了件衣服出门,刚走到院子里,就看见一只石蛙蹲在门槛上。这石蛙有巴掌大,

通身是青黑色的,背上有块白斑,村里人叫它“石将军”。石蛙见了他,“呱呱”叫了两声,

往村西头的方向跳。老槐爷赶紧跟上,石蛙把他引到村西头的河边,

指着河中央的一块大石头“呱呱”叫。老槐爷往河中央望,夜色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