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干死小日本

第3章 我们都是中国人

发表时间: 2025-09-29
队伍中,有一个40来岁的中年大叔,来自河南,叫刘建峰,长的像王宝强,憨厚老实。

国字脸,络腮胡,壮实的肩膀。

常年工地干活的,风吹日晒,皮肤有些黝黑。

刘建峰,憨厚老实,话语不多,大家亲切的称他老刘。

“老刘,怎么样?”

赵旭日端着饭,走到刘建峰的身边。

“班长?”

看到赵旭日过来,刘建峰啃了一口窝窝头,刚想站起身,被赵旭日拍拍肩膀摁住。

“俺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这红米饭南瓜粥,配上这窝窝头,挺不错的。

比俺在工地上的伙食强多了!

再说了,咱穿越过来为的啥?

还不是为了抗日打鬼子吗?”

“老刘,你打过枪?”

“别看俺是个农民,没啥文化,干起小日本来,一点也不怂!

俺年轻那会,在村里组织的民兵训练中,打过枪。

虽然枪法不怎么准,刚才,俺也打死了十几头鬼子。

俺还在少林寺学过功夫,如果,要是跟小鬼子近距离拼刺刀,肉搏战,俺一个顶俩个,都不在话下。”

“老刘,放心吧,以后枪法,我会慢慢教你的。”

“谢谢,班长,相信俺,俺不会拖大伙的后腿的。”

刘建峰望着赵旭日,眼眸中充满坚定。

“说啥呢?

老刘,既然我们来到这里,一起抗日打小鬼子,从今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一个战壕里面的兄弟。”

说着,赵旭日紧紧握着刘建峰苍劲有力,长满老茧的手。

“嗯,我们是兄弟,战场上,一辈子的好兄弟。”

离开刘建峰,赵旭日又来到梳着剪发头的女战士面前。

这名女战士叫周瑶,来到战场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高管。

白领丽人。

“同志,你好。”

“你好,班长。”

“这红米饭南瓜粥,味道挺不错的。

在公司上班的时候,朝九晚五,下班天天点外卖,太油腻,都吃的我想吐了。”

“周瑶,听你的口音,是浙江人?”

“浙江绍兴人。”

“绍兴,出了很多名人,革命先烈秋瑾,大文豪鲁迅……周瑶,很高兴认识你。”

“班长,我也很高兴和你相识。”

“既然到了这里,就是缘分,我们就是一家人。”

一家人,说的周瑶心里暖暖的,一下子,拉近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聊天中,赵旭日得知周瑶也当过兵,是一名退伍女兵。

后来,来到了一家网络公司,由于业绩出色,很快提升到了高管。

“周瑶,真没看出来,你还当过兵?”

“小瞧谁呢?

我在部队的时候,打靶年年第一。

退伍不褪色,虽说多年没摸过枪了,论上战场打小鬼子,一点也不含糊。

刚才,我还打死了30多头鬼子呢?”

周瑶缓缓的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日记本,上面记录了她当兵时候的点点滴滴。

赵旭日翻阅着,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了一句词:“身不得,男儿烈。

心却比,男儿烈……”这是秋瑾《满江红》里面,慷慨激昂的词句。

“周瑶,你喜欢秋瑾?”

“嗯,秋瑾是我的同乡,也是我崇拜的偶像。

她的涓涓爱国心激励了我,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爱自己的国家。

当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我们当国兵的人,就要挺身而出!”

“周瑶,说的好。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班长,说的太好了!

我很庆幸能够来到这里,和你,和大家,一起干那***小鬼子。”

“我们一起加油!

把小日本赶出中国。

首到抗战胜利!”

“好!

我们一起战斗到最后的胜利。”

来自全国各地的穿越者中,有一个来自海外的侨胞,叫阮星河,由于工作原因,常年定居在国外。

阮星河,40多岁,年轻时候,跟着表哥去了国外,拼搏几十年,积累了不少财富。

“阮先生,你怎么想起穿越过来抗日?”

陈勇问道。

“因为,我是中国人。

像我们这些海外侨胞,虽然常年生活在国外,可我们时时刻刻都牢记,自己中国人。

在国外打拼几十年,确实积累了不少财富。

务资的满足,也无法弥补心灵上的空虚,如今,生活富裕了,闲暇时候,总想为祖国做点贡献。”

“阮先生,你说的太对了,天涯海角,我们都是中国人。”

“是啊,这次能够穿越到抗战现场,是我的荣幸!

我这次来,不为别的,就为了满足我的心愿!”

“阮先生,你的心愿是什么?”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能够强大!

祖国能够蒸蒸日上,一天比一天好!

因为,我代表的,不只是我个人,代表海外千千万万华侨的赤子之心……阮先生,你的心愿,也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我们希望,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为了这个愿望,我们一起携起手来,打小日本。”

“对,我们一起打小日本,把小鬼子们赶出中国。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起并肩战斗……”说着,两双强有力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赵旭日了解到,穿越过来抗日的人中,大多数家庭条件都比较富裕,他们打小日本,并不是图了金钱名誉,而是都有着涓涓爱国心,为了心中夙愿,为了祖国繁荣昌盛,哪怕牺牲生命,也要和小鬼子们干到底!

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

在另一边,两位加起来200多岁老人,打了半辈子交道,既是对手,又是战友的抗战老兵,像个小孩子似的,还在争论不休。

“老段,当年,我打小鬼子的时候……老徐,我打死你小鬼子比你多……你就吹牛吧?

你……我可真不是吹牛,那个时候的我,血气方刚……老徐,咱老哥俩,打了半辈子的仗,现在,还要打嘴仗。

你我都是百岁老人,儿孙满堂,本该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来到这里图个什么,还不是为了干小鬼子?

同时,也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

和你一起打小鬼子。”

“老段,现在咱老哥俩,不又在一起了吗?

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打小鬼子。

抗战胜利后,我请你到我们江西做客,到时候,咱老哥俩,一起上井冈山。”

“好啊,老徐,到时候,我请你到我们台湾做客,一起看日月潭。

说实话,见到你,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

实不相瞒,我的祖籍是福建人。”

“福建距离我们江西很近,说闽南语,我们是半个老乡。”

“老段,能说说你的心愿吗?”

“老徐,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早日看到祖国的统一,看到台湾回到母亲的怀抱……是啊,祖国统一,也是我的心愿,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愿。”

“老徐,咱老哥俩这一辈,恐怕是看不到了,我希望,我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能够看到这一天早点到来。”

“老段,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的……好了,既然我们穿越到抗战现场,我们两岸一心,一起抗日,一起打小鬼子,早些把这帮畜牲赶出中国。”

“嗯,无论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那就是中国。”

“老段,说的太好了!

我们都是一家人。

现在,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为国而战!

干他娘的小日本。”

“嗯,为国而战,消灭小鬼子……老徐,会背余光中的《乡愁》吗?”

“会呀,咱老哥俩就背一遍。”

“好啊!”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