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炼红尘

第3章 神秘的“气”

发表时间: 2025-09-29
夕阳的金辉穿过老槐树的叶隙,在青石板路上织就斑驳的光影。

陈凡站在公园深处的凉亭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木柱纹理。

三天前那个雨后初晴的傍晚,就是在这个位置,他第一次触碰到了那个颠覆认知的世界——一股温润如玉的暖流顺着掌心渗入经脉,仿佛干涸河床迎来的第一缕春泉。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重现那日的感受。

城市的喧嚣被茂密的樟树林过滤成模糊的背景音,唯有远处广场舞的鼓点固执地敲打着空气。

陈凡闭上眼睛,按照记忆中的节奏调整呼吸,胸腔如同风箱般平稳起伏。

这是他连续第五天来到这里,书包里的《高中物理必修二》还夹着昨晚做标记的书页,但此刻吸引他全部心神的,却是某种无法用公式定义的存在。

“还是不行吗?”

他睁开眼,望着亭外被夕阳染成琥珀色的空气。

五天来,他像精密仪器般控制着每个变量:每天同一时间抵达,穿着相同的纯棉衣物,甚至刻意保持相同的空腹状态。

这种近乎偏执的严谨源自他学霸的本能,却在面对这神秘现象时屡屡碰壁。

指尖传来熟悉的刺麻感,那是城市特有的“气息”在作祟——混杂着汽车尾气、快餐油烟和无形焦虑的浑浊能量,像细密的针持续扎刺着皮肤。

自从图书馆偶遇林嫣然那天起,这种感觉便愈发清晰。

他想起女孩谈及《东京梦华录》中"夜市烟笼气"时异样的眼神,当时只当是文科生的浪漫想象,此刻却在心头萦绕不去。

陈凡走到那株三人合抱的老槐树下,树皮上深深浅浅的刻痕记载着半个世纪的光阴。

他伸出手掌贴在树干上,冰凉的触感让纷乱的心绪稍定。

根据前西天的观察记录,此处的"干扰"强度比凉亭低17%。

他闭上眼睛,开始回溯三天前的每一个细节:当时刚下过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腥味,一只灰鹊停在对面的石桌上……就在思绪聚焦的刹那,异变陡生。

并非期待中的暖流,而是掌心传来微弱的排斥感,仿佛隔着层看不见的薄膜。

陈凡心中一凛,想起物理课上学的静电屏蔽效应。

他尝试放松肩部肌肉,将呼吸频率降至每分钟八次——这是通过反复试验找到的最佳节奏。

渐渐地,那层"薄膜"似乎变得柔软。

他感觉到某种东西在缓慢渗透,不是热,也不是电,更像是一种……活性。

它顺着手臂内侧的经脉游走,所过之处泛起淡淡的麻痒,如同无数细小的气泡在皮下破裂。

陈凡屏住呼吸,生怕惊扰这脆弱的联系,脑海中闪过《黄帝内经》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句子——那是为应付古文考试背下的段落,此刻竟成了唯一的指引。

突然,广场舞的音乐声骤然拔高,鼓点如重锤般砸来。

陈凡浑身一震,那股活性瞬间溃散,仿佛被惊飞的鸟群消失无踪。

他睁开眼,看见几个穿着运动服的大妈正推着音响经过石板路,其中一人还不满地瞥了眼呆立的少年:"现在的年轻人整天神神叨叨的……"掌下的树皮恢复了普通的冰凉。

陈凡却没有像前几天那样失望,反而心跳如鼓。

这次不同,他清晰捕捉到了那股力量的"质感"——纯净、温和,带着生命特有的韵律,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就像在嘈杂的白噪音中,终于捕捉到了那缕特定频率的弦音。

暮色西合时,陈凡在笔记本上绘制出第五张曲线图。

横轴是时间,纵轴标记着"感应强度",起伏的折线旁密密麻麻标注着天气、温度、情绪状态等参数。

最后他画下两个对比柱状图:左侧是城市环境的"浑浊指数",右侧是槐树附近的"纯净指数",两者呈现出完美的负相关。

合上笔记本,他望着渐渐亮起的路灯。

那些光源在他眼中仿佛变成了一个个扭曲的漩涡,不断吞噬着空气中的某种精华。

这个发现让他脊背发凉——如果自己能感知到这些,那么林嫣然呢?

那个在图书馆翻阅《宋会要辑稿》时,指尖轻叩书页三次的女孩,她是否早就知道些什么?

离开公园时,陈凡绕道经过东侧的古玩市场。

收摊的商贩正收拾着摊位,一只青铜小鼎在暮色中泛着幽光。

当他走过摊位三米范围时,皮肤突然传来剧烈的灼痛感,仿佛有无数细针要扎进血肉。

他踉跄后退,撞翻了身后的塑料花盆。

"走路不长眼啊!

"摊主不满地嚷嚷着。

陈凡却死死盯着那只青铜鼎。

在城市"气息"的背景噪音中,这尊古物散发着极其强烈的排斥场,像是某种警告。

他想起历史课上学的"鼎迁于商"、"九鼎镇国",那些被当作神话传说的记载,此刻在心头掀起惊涛骇浪。

回家的公交车上,陈凡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都市夜景。

霓虹灯管在他眼中变成了发光的血管,将浑浊的"气"输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他下意识地摩挲着掌心,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槐树的清凉触感。

手机震动起来,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嫣然妈妈说你最近总往公园跑,要不要阿姨给你介绍个健身教练?

"陈凡看着屏幕笑了笑,回复道:"不用啦妈,我在做生物多样性观察呢。

"车过图书馆时,他抬头望向那栋灯火通明的建筑。

三楼靠窗的位置,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低头看书,月光勾勒出她清冷的侧脸。

陈凡握紧了口袋里的笔记本,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他知道,明天需要去图书馆借的,恐怕不只是《物理学导论》了。

夜色渐深,陈凡站在阳台上做着最后的呼吸练习。

当城市的喧嚣降至最低值时,他再次感受到那微弱的暖流,这次不是来自外界,而是从丹田缓缓升起。

虽然微弱如烛火,却异常稳定。

他想起林嫣然借阅的那本《云笈七签》的书名,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原来古人说的"气",并非虚妄。

在这个被钢筋水泥包裹的现代都市里,古老的秘密正悄然苏醒。

而他,陈凡,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正以最科学的方式,叩响着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掌心的温暖持续了整整三分钟,首到隔壁传来关门声才消散。

但这次他没有遗憾,因为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己经写下了新的计划——明天,去市博物馆看看那些出土于宋代墓葬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