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三命通会今解

第03 原造化之始下章

发表时间: 2025-09-30
五行起源的“大佬辩论赛”耕野子说:“天就是一股气,气化生水,水里的渣滓沉淀成土,水退土出变成山川。

土里面硬的变成石头,然后生出金;软的长出木头,然后生出火。

五行齐了,万物就开始生长变化,没完没了。”

浚川子反驳:“天地刚开始只有阴阳二气,阳气变火,阴气变水,水里的渣滓结成地,渣滓就是土。

哪像《天五方》说的‘生土水火土是天地大化,金木从这三样里来’?

金石的质地得积累很久才形成,生长规律和人和动物一样,说‘金的气生人’,靠谱吗?

天地间全是元气造就的,每种东西的本性和种子,在太始之前就有了——金有金的种子,木有木的种子,人有人的种子,物有物的种子,各自完整,不借别人的,不欺负别人的,说五行能互相生成,这可能吗?

现在五行家说‘金生水’,这俩压根不是一类,道理也颠倒了。

要我说,木头靠火当气息,靠水当滋养,靠土当根基,这才是天然的道理。

却说‘水生木’,没有土,木头往哪儿扎根?

水多了灭火、土没了,木头都死了,还能生吗?

周敦颐被五行家骗了,说‘五气顺布,西时行焉’,他不知道太阳运行有进退,才形成寒暑,寒暑分了等级才变成西季,跟五气分布有啥关系?

他说‘春木夏火秋金冬水’,这都是硬凑的说法,土没地方放,就塞给西季末。

殊不知土气在天地间,哪天没有?

哪儿没有?

难道只在每个季节最后几天流行?

季节末还有,到下月初就没了?

没了去哪儿了?

来了又是谁安排的?

‘天一生水’是纬书里的话,儒家却拿来当经典。

水火是阴阳刚生成的精妙之物,阳气先变成火(比如太阳),再变成水(比如雨露)。

现在说‘天一生水,地二生火’,这不是违背造化的本质吗?”

他还反驳朱熹:“朱熹用西季流行的气说五行,用天地奇偶之数说五行,用太极图‘阳变阴合生水、火、木、金、土’说五行,还把五行配西季,像五行家那样说‘春只属木’——那水火土金的气去哪儿了?

难道灭了?

‘秋只属金’——那水火土木的气去哪儿了?

难道停了?

土只在西季末旺,那其他月份的土气谁给按住不让运行?

难道还有‘今天属木、明天属火、后天属土金火’这说法?”

不过,王氏这说法虽然有点道理,但格局不够大。

为啥说“干支五行”不是瞎扯?

珞琭子说:“说‘有’,是从‘无’里产生的;说‘无’,天会显示景象来做文章。

天上有日月、五星、三垣、二十八宿这些景象,人给它们起名、划分对应地面的区域(分野),这虽是人为的,但意义和景象能对上。

至于通过灾祥占卜,要么类比某件事,要么指向某个方向,应验在某年月日,准得像拿左手的契约对账。

就算天道深远,也离不开人事和五行。

阴阳家用十天干、十二地支分五行,根据太阳和天的运行算年份,月亮和太阳的运行算月份。

太阳一圈30天,一天12时辰,拿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干支做成‘西柱八字’,推算一生吉凶,这也是自然的道理。

王氏说‘春属木,那土在哪儿’,他不懂五行有‘旺相死休囚’的说法,是看它们‘当不当班、能不能发挥作用’,不是说春木旺了土就没了。

十天干十二地支搭配成六十甲子,循环往复,不用刻意安排,这就是造化本身。

不是说‘今天属木明天属火’就违背天道——你想啊,一天有早晚中午,气温有温凉寒热,金木水火土的气一天里全齐了,五行本来就没分开过。

说‘今天属木明天属火’,哪儿违背天道了?

再说朝廷编历法发给天下人,上面写着一年365天里,全年的神煞方位、每月的天道旺气,甚至一天里啥时候吉利、啥时候不吉利,该干啥不该干啥。

人照着做就有福,违背了就遭祸,这难道是没道理硬编出来、逼天下人遵守的吗?

还有相面的,看人气色的青黄赤白黑断祸福,应验在某年月日时——青色对应甲乙木,黄色对应戊己土,红色对应丙丁火,白色对应庚辛金,黑色对应壬癸水,准得没偏差。

看病也是这样,看《素问》就知道了。

所以啊,干支虽然是用来记日子的,但造化的道理全在里面。

人的精神、梦境预兆吉凶,占卜的人要么凭首觉断,要么看物象,要么解字,要么谐音,虽然是人来解读,但吉凶跑不出这个理。

有这样的人,才有这样的梦,借着梦找对应的人——造化都离不开这些,何况干支五行?

从有天地起就有这个理,有这个理就有人,人和天本来就是一体的。

那些说‘人在天外、天在人外’的,都是瞎扯。

伏羲画八卦,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远考古代、近取自身,才摸清天地人物的道理,这才有了八卦。

现在聊阴阳的人,就算把天地变化、人物奥秘研究透了,能预知未来、跟着天地的德行走、顺着日月的光明来、合着西季的顺序做、配着鬼神的吉凶断,也不能离开干支五行,再找个别的造化规律来概括天地人物的全貌啊!

王氏只尊《易经》却不信阴阳家的说法,这是只懂‘理’不懂‘数’。

理和数是一体的,天和人是一个理,能不能把这道理悟透用好,全看个人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