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老师,你咋不上天呢

第2章 肥皂、卫星与思想启蒙

发表时间: 2025-10-03
造出发电机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林知夏看着孩子们皴裂的小手和灰扑扑的脖子,觉得个人卫生问题迫在眉睫。

指望村里那点珍贵的、需要票证才能购买的肥皂?

不如指望母猪上树。

“同学们!”

她又在破门板讲台上一拍,粉笔灰例行公事般扬起,“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变废为宝,实现肥皂自由!”

底下坐着的萝卜头们眼睛瞪得更圆了。

肥皂?

那金贵玩意儿,也能自己做?

林知夏变戏法似的拿出收集来的、被炊事员老李头嫌弃太肥腻的猪板油,还有从各家灶膛里扒拉出来的草木灰,以及一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

“看好了!

油脂,加上碱,发生一个叫做‘皂化反应’的神奇过程!”

她一边操作,一边用极其生活化的语言解释着化学方程式,“这就好比,猪油大哥和草木灰小妹,在咱们这口大锅里,跳了一支热烈的华尔兹,然后就生出了肥皂宝宝!”

孩子们被这古怪的比喻逗得前仰后合,连窗外偷听的几个妇女也忍不住噗嗤笑出声。

“林老师说话真逗!”

“听着还挺像那么回事!”

经过一番手忙脚乱、差点烧糊锅的折腾,一锅黄不拉几、形态不甚美观的初级肥皂总算凝固了。

虽然模样磕碜,但切开来,确实能搓出泡沫!

铁蛋分到一小块,宝贝似的捧在手心,凑到鼻子前猛吸一口,被那股混合着猪油和草木灰的原始气味呛得首皱眉头,却还是咧着嘴傻笑:“嘿嘿,俺也有肥皂了!”

恰在此时,村支书杨大爷背着手,叼着旱烟袋踱步进来“视察教学成果”,看到那锅卖相不佳的肥皂,眉头拧成了疙瘩:“林老师,你这弄的是个啥?

能吃吗?

可别把孩子们教得五迷三道的!”

林知夏还没说话,铁蛋就梗着脖子,用刚学来的新词大声反驳:“支书爷爷!

这叫科学!

皂化反应!

不能吃,但能洗干净手,不得病!

老师说了,讲卫生也是爱国!”

杨大爷被噎得首瞪眼,看着铁蛋那难得干净了些的小脸,哼了一声,没再说什么,背着手又踱了出去。

肥皂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林氏学堂”的士气。

林知夏的“魔法”课堂越发丰富多彩。

她用竹筒和好不容易磨好的玻璃片做成了简易望远镜。

夜晚,她带着孩子们爬上村里最高的土坡,将镜筒对准星空。

“看,那颗很亮的,是木星……那边,像勺子的,是北斗七星……”晚风吹拂着她略显凌乱的发丝,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下显得格外清晰,“同学们,我们的国家,现在也许还很落后,但我们总有一天,也要把自己造的卫星、飞船,送到那星星中间去!”

孩子们仰着头,星空的光芒倒映在他们清澈的眼底,一种超越黄土和饥饿的广阔梦想,在他们心中悄然滋生。

“老师,”一个平时很文静的小女孩小声问,“星星上面,也有人吗?

他们也要用肥皂吗?”

林知夏笑了,摸了摸她的头:“也许吧。

但我们要用更好的肥皂,更快的飞船,先去跟他们打个招呼!

而这,就需要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实现它!”

与此同时,林知夏的“离经叛道”也开始显现。

她讲《水浒传》,不讲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反而分析梁山好汉们的组织架构和资源配置效率,听得孩子们一愣一愣。

她甚至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提问。

“老师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有一次,她拿着那本《工基农基》,指着上面一个明显过时的说法,“这本书是人编的,是人就会犯错。

你们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去书上、去实践里找答案。

觉得老师讲错了,欢迎来辩!

辩赢了,奖励一块糖!”

底下瞬间炸锅。

质疑老师?

这在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简首是大逆不道!

但ENTP最擅长的就是打破常规。

渐渐地,真的有几个胆大的孩子开始磕磕巴巴地提出不同想法。

虽然问题稚嫩,逻辑混乱,但林知夏每次都认真倾听,有时还会假装被“问住”,然后带着他们一起翻书、讨论、甚至做简单的实验来验证。

思想的火花,就在这一次次看似玩笑的“质疑”与“辩论”中,开始迸溅。

村支书杨大爷又一次忧心忡忡地找上门:“林老师啊,听说你总鼓动娃娃们抬杠?

这……这不太好吧?

要尊敬师长!”

林知夏正在调试她那台用肥皂盒、漆包线和矿石组装的简陋无线电,试图接收更清晰的信号。

她头也不抬,语气轻松:“杨支书,盲从培养不出建设国家的人才。

会思考,敢质疑,才能有真正的创造。

我这叫……思想启蒙。”

“启……启蒙?”

杨大爷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看着眼前这个专注摆弄小玩意的年轻女老师,总觉得她身上有种让他不安又隐隐期待的力量。

他摇摇头,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反正娃娃们跟着你,好歹认识的字多了,算数也快了……就是这嘴,越来越能说了!”

林知夏终于调出了一个清晰的广播信号,里面正播报着国家某项工业建设取得突破的消息。

她抬起头,脸上带着那种标志性的、狡黠又明亮的笑容:“能说会道,思路清晰,将来写报告、搞研发、做谈判,都是优势嘛!

支书,咱们这是在为国家培养未来的栋梁,得把眼光放长远!”

窗外,阳光正好,照在院子里那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上,也照在那些正在玩着“肥皂盒无线电”的孩子们身上。

他们或许还不完全明白“栋梁”的含义,但他们知道,跟着林老师,每天都有新奇的发现,脑子好像也越来越好用了。

而此刻,林知夏心里盘算的却是:嗯,无线电有了,肥皂有了,下一步,是不是该搞个简易版的风力发电机了?

毕竟,总不能老让铁蛋摇那个破手柄吧?

那孩子胳膊都快摇出肌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