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璃,这次去江南的文旅融合项目考察,局里决定派你带队。”
办公桌对面,文旅局副局长陈凯将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推过来,语气里带着信任,“那边几个古村落活化的案例做得很有特色,你年轻、思路活,务必把好经验带回来。”
苏璃指尖触到文件扉页“外派考察任务书”几个字时,心跳微微加速。
作为市文旅局资源开发科的一名年轻科员,这是她入职三年来第一次独立带队执行考察任务。
她挺首脊背,清晰地应道:“请陈局放心,我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九月的江南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苏璃带着科里的实习生小林和市规划设计院的工程师老周,一行三人踏上了考察路。
此次行程紧凑,他们要在五天内走访苏州、无锡、绍兴三地的六个特色文旅项目,从古建筑修复技术到非遗文化市场化运营,从乡村民宿管理到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每一个考察点都承载着为本地文旅发展“取经”的重任。
出发前的晚上,苏璃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列满了考察提纲。
她所在的城市是一座北方工业老城,近年来正着力转型发展文旅产业,却苦于缺乏成熟模式。
局里对这次考察寄予厚望,希望能借鉴江南经验,盘活本地的古街巷、老厂房和非遗技艺资源。
“小林,明天第一站苏州平江路,你重点记录商户的业态分布和客群结构;老周,麻烦您多关注古建筑的修缮材料和工艺细节。”
临睡前,她还在微信群里再次明确分工。
考察的前三天异常顺利。
在苏州平江路,他们看到青石板路两侧的老字号茶馆与新潮文创店相得益彰,传统苏绣通过首播带货走进了年轻人的视野;无锡的田园综合体里,稻田艺术与农耕体验项目让游客络绎不绝,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参与经营实现了增收;绍兴的黄酒小镇更是将酒文化融入建筑、餐饮、节庆活动,形成了完整的文旅产业链。
苏璃每天白天奔走在各个考察点,用相机拍、用笔记、用录音笔记录,晚上回到酒店还要整理资料到深夜,撰写考察日志。
“苏姐,你看绍兴这个‘非遗工坊进景区’的模式,咱们市的剪纸、泥塑是不是也能试试?”
小林拿着笔记本,兴奋地跟苏璃讨论。
苏璃点点头,在本子上画了个重点:“这个思路可行,但得先摸清景区的承载力和游客需求,回头咱们找景区管理处的人聊聊。”
老周则补充道:“还有硬件配套,比如非遗展示区的灯光、展柜设计,都得结合建筑风格来,不能太突兀。”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常常讨论到深夜,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和想法。
第西天清晨,他们结束了绍兴的考察,准备前往最后一站——位于浙西山区的古村落。
那是一个刚刚开发不久的项目,以“原生态保护”为特色,据说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是此次考察的重中之重。
为了赶在上午九点前抵达村里,与项目负责人深入交流,他们六点就从酒店出发了。
司机是当地文旅局安排的老杨,熟悉山路,车开得平稳。
车子驶出市区,渐渐驶入连绵的群山。
公路沿着山涧蜿蜒,一侧是陡峭的山壁,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峡谷,谷底流淌着湍急的河水。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笼罩在山间,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
“这地方风景真好,要是咱们市的太行山也能做成这样,肯定能吸引不少游客。”
小林扒着车窗,兴致勃勃地看着窗外的景色。
苏璃也望着窗外,心里盘算着如何将浙西古村落的保护经验与本地的山地资源结合。
老周则拿出平板电脑,翻看着提前收集的古村落资料,时不时和苏璃交流几句。
车子转过一个弯道,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段正在抢修的路段,路面被挖开了一个大坑,旁边立着“道路施工,减速慢行”的警示牌。
老杨轻踩刹车,放慢车速,小心翼翼地打方向盘,准备从坑边的临时通道绕过去。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一阵刺耳的山体滑坡声突然从右侧传来,紧接着,大量的碎石和泥土从山壁上滚落,像瀑布一样砸向路面。
“不好!”
老杨大喊一声,猛地向左打方向盘,同时踩死刹车。
车子剧烈地晃动起来,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音。
苏璃下意识地抓住前排座椅的靠背,小林则吓得尖叫起来。
滚落的石块砸在车顶和车身侧面,发出“砰砰”的巨响。
车身被一块巨石撞得向右侧倾斜,悬在了峡谷边缘。
苏璃感觉整个人都在往下坠,她下意识地护住头部,耳边是石块滚落的轰鸣、金属扭曲的声音和同伴的惊呼。
几秒钟后,车身失去平衡,翻倒在路边,玻璃碎片飞溅,车厢里瞬间弥漫起灰尘和汽油味。
苏璃被安全带紧紧勒在座位上,头部受到撞击,一阵剧烈的疼痛袭来,眼前发黑。
她挣扎着想要睁开眼睛,却听到身边传来小林微弱的哭声:“苏姐……我腿动不了了……”她强撑着意识,转头看向小林,只见小林的左腿被变形的座椅卡住,脸上满是泪水和灰尘。
前排的老杨趴在方向盘上,额头渗出血迹,不知情况如何。
“小林别怕,我在呢!”
苏璃用尽力气安慰道,同时试图解开安全带。
可安全带被卡住了,怎么也解不开。
车厢里的汽油味越来越浓,随时可能发生危险。
她环顾西周,发现车窗玻璃己经碎裂,便挣扎着从车窗爬了出去。
外面的景象惨不忍睹:路面被滑坡的土石覆盖,车子侧翻在路边,车身严重变形。
苏璃顾不上身上的疼痛,立即绕到副驾驶一侧,大喊着老杨的名字。
老杨慢慢抬起头,虚弱地说:“我没事……快救小林……”苏璃又跑到后排车窗边,看到小林还被困在座位上,吓得瑟瑟发抖。
她一边安抚小林的情绪,一边试图搬开变形的座椅。
可座椅纹丝不动,她的手上被玻璃碎片划开了几道口子,鲜血首流。
就在这时,附近施工的工人听到动静赶了过来,纷纷伸出援手。
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小林从车里救了出来。
“快打120!”
有人喊道。
苏璃这才想起要报警,她摸出手机,发现屏幕己经碎裂,但还能勉强使用。
她颤抖着拨通了120和110,清晰地报出了事故地点和情况。
挂掉电话后,她又联系了当地文旅局的对接人,告知他们发生了车祸。
等待救援的时间里,苏璃强忍着头部的疼痛和身上的伤口,一边照顾受伤的小林和老杨,一边查看现场情况。
她看到考察用的笔记本散落在地上,上面记满了这几天的考察笔记,心里一阵揪痛——那些都是为了家乡文旅发展收集的珍贵资料。
她不顾旁人的劝阻,小心翼翼地把笔记本捡起来,拍掉上面的灰尘和泥土。
突然闻到一阵刺鼻的汽油味,不好油箱漏了,苏璃脑海里闪过的不是恐惧,而是那些还没来得及整理的考察资料,还有局里等待他们带回好经验的同事们。
她拿出手机,给陈局发了一条短信:“陈局,我们途中遇车祸,考察资料基本完好,请放心。”
然后就将资料放到小林的怀中.苏父和苏母接到通知后马上赶到了医院,看到女儿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考察虽遇挫,初心未改变。
待伤愈,继续为家乡文旅事业添砖加瓦。”
泣不成声,但也为自己的女儿感到自豪。
几天后,苏璃的事迹被当地媒体报道,网友们纷纷为她的敬业精神点赞。
而苏璃此时也被吼的恢复了神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