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明末【余烬】

第3章 陌路

发表时间: 2025-10-06
小舢板在浑浊的河面上漂了一夜,拂晓时分,终于在一个荒凉的河滩边搁浅。

云珠蜷缩在船底,浑身被夜露打湿,冷得牙齿都在打颤。

锦书和福伯费力地将船拖上岸,两人也是精疲力尽,狼狈不堪。

“小姐,老奴去找找看,附近有没有人家能讨碗热汤水。”

福伯强撑着说道,嘴唇干裂。

云珠点了点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看着福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远处的树林,心中充满了茫然和无助。

曾经的苏州曹家大小姐,此刻却像无根的浮萍,生死未卜。

锦书在一旁低声啜泣:“小姐,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

云珠想安慰她,却发现自己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她只能紧紧握住锦书冰凉的手,用眼神传递一丝微弱的安慰。

过了一会儿,福伯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喜色:“小姐,前面有个小渔村!

虽然破败,但总算有人烟!”

三人互相搀扶着,走向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

村子寂静得可怕,大多数茅屋都空着,只有几户人家的烟囱里冒着若有若无的炊烟。

福伯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妪,警惕地打量着他们。

“老人家,行行好,我们是从北边逃难来的,讨碗水喝。”

福伯赔着笑脸,从怀里摸出仅剩的几枚铜钱。

老妪的目光在云珠虽然脏污但质地精良的裙裾上停留片刻,又看了看福伯手中的铜钱,沉默地让开了门。

屋里昏暗而简陋,只有一张土炕和几个破旧的瓦罐。

老妪舀了一碗浑浊的凉水递给云珠,又拿出两个黑乎乎的、掺着麸皮的窝窝头。

云珠看着那碗水和窝窝头,胃里一阵翻涌。

这在她过去的生活里,是连下人都不屑吃的东西。

但极度的饥渴战胜了娇气,她接过碗,小口地喝了起来。

水有股土腥味,但她却觉得从未喝过如此甘甜的东西。

她又接过窝窝头,艰难地咬了一口,粗糙的口感刮得喉咙生疼,但她还是强迫自己咽了下去。

这一刻,她深刻地体会到,往日里那些被她视为寻常甚至挑剔的东西,在生存面前,是何等的奢侈。

铁山河带着王栓子和赵铁柱,如同幽灵般潜行到山下。

狄戎游骑正肆意砍杀着混乱中的人群,无论是溃兵还是百姓,都成了他们弓箭和弯刀下的猎物。

“栓子,你从左边绕过去,吸引注意。

铁柱,跟我从右边上,专砍马腿!”

铁山河压低声音,迅速布置。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即便在绝境中也能保持冷静。

王栓子虽然害怕,但还是咬着牙,捡起一块石头,朝着狄戎骑兵的方向扔去,同时大喊:“狗***!

爷爷在此!”

一个狄戎骑兵果然被吸引,策马朝王栓子冲来。

就在此时,铁山河和赵铁柱如同猎豹般从右侧灌木丛中窜出!

铁山河的目标不是人,而是马!

他手中的破刀狠狠砍向马匹的前腿!

战马嘶鸣一声,轰然倒地,马背上的骑兵也被摔了下来。

赵铁柱立刻扑上去,用残破的木盾死死压住那骑兵,铁山河紧跟而上,手起刀落,结果了对方的性命。

另一边,王栓子险之又险地躲开了另一个骑兵射来的箭,连滚带爬地跑回树林。

这番动静引起了其他狄戎骑兵的注意,立刻有三人调转马头,朝他们冲来。

“撤!

回山里!”

铁山河毫不犹豫地下令。

他们三人对付落单的骑兵尚可,面对成建制的冲击,只有死路一条。

三人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且战且退,再次钻入了茂密的山林。

狄戎骑兵追到林边,顾忌林深树密,骂了几句听不懂的胡语,悻悻退去。

铁山河靠在一棵树后,大口喘着气,肩头的伤口因为剧烈的动作再次崩裂,鲜血浸透了刚刚清洗过的布条。

他看着山下那片狼藉的官道,车队的人几乎死伤殆尽,溃兵也逃散了,只剩下狄戎骑兵在打扫战场,搜刮财物。

他救不了那些人。

他所能做的,只是力所能及地杀***,为死去的弟兄,也为那些枉死的百姓,讨回一丝微不足道的血债。

这染血的山泉,洗不去他心头的沉重,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个人的勇武,在这滔天洪流中,是多么的渺小。

被响马冲散后,素心和阿苓随着慌乱的人流,漫无目的地逃亡。

首到日头偏西,身后再也听不到马蹄和喊杀声,两人才敢停下来,瘫坐在一条干涸的土沟里。

素心看着自己空空的双手,和沾满泥污的衣裙,心中一片悲凉。

药箱没了,银针没了,她赖以生存的一切都没了。

阿苓在一旁默默垂泪,少年显然被之前的惨状吓坏了。

“阿苓,莫怕。”

素心强打起精神,安慰徒弟,“只要人还在,就有希望。”

她站起身,环顾西周。

这是一片荒芜的丘陵地带,看不到人烟。

当务之急,是找到水源和可以果腹的东西。

师徒二人沿着土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幸运地找到了一处小水洼。

水质虽然浑浊,但总算能解渴。

素心又辨认着挖了些可食用的野菜根茎,勉强充饥。

夜幕降临,寒意渐起。

他们找到一个浅浅的土洞避风。

没有火折子,无法生火,只能紧紧靠在一起取暖。

黑暗中,素心摸到袖袋里一个硬物。

她掏出来,借着微弱的月光一看,竟然是三根用油纸包好的银针!

这是她习惯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的,慌乱中竟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握着这三根冰冷的银针,素心的眼眶湿润了。

这不仅是她最后的工具,更是她信念的象征。

乱世可以夺走她的药箱,可以践踏她的仁心,但只要这银针还在,她救死扶伤的信念就不会彻底熄灭。

哪怕前路是更深的泥沼,她也要用这银针,去刺破一丝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