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追光之路篇

第2章 代码与荆棘

发表时间: 2025-10-07
“不好意思,林总,您刚说的这个‘智能陪伴系统’创意的确不错,可说实话,做技术的女生,最后多半还是去管运营了。

你能保证核心架构做得比得上我们圈里那些大牛吗?”

会议室顶灯惨白如日光灯下的手术刀,林若桐却保持着温和的微笑,指尖在PPT遥控笔上一敲,页面跃动。

一行代码的注释在屏幕上滑出,“//ByLinRuotong”,字体小巧却分外扎眼。

大部分人没留意,可坐在主位、年纪看起来比林若桐大十来岁的投资人老邱,视线掠过那排字时挑了下眉。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林若桐站首了身子,语气仿佛跟他讨论午饭要点什么,“而且,有‘女生’又如何?

Python和Java可没按性别分。

AI模型审美也没刻板偏见——要不让我们现场跑个原型看看?”

旁边那个自称产品专家的男人发出一声轻笑,仿佛林若桐随口说了笑话,“系统能跑起来,不等于未来能领跑。”

投资人老邱也笑了两声,“我们投初创,讲究是创始人潜力。

女孩子确实细心,可这行拼的是熬夜,是底层逻辑,是扛住大项目压的狠劲。

你自己做主程?”

林若桐没有移开视线,双手伏在桌面上,仿佛这个质疑也是技术评审流程的一部分。

“我主程,上周系统内测己通过。

还有十个志愿者同步在线协作开发,其中六位女性。

你可以理解为:女孩们也会通宵、也懂解bug、也写框架代码。

只不过我们喝的是美式不加糖。”

她的冷静与幽默,将屋里的空气推向微妙的静滞。

对面的女投资人,林若桐一早注意到对方穿着职业连体裤,指尖的暗红指甲没有多余修饰。

此刻,她嘴角轻扬,轻扣桌面:“这个原型看起来思路很新。

邱总,别咋一听是女工程师就紧张吧?

月球上走得快的,也是女性宇航员。”

老邱咳嗽一声,赔了个大度的笑容,“小林啊,不是针对谁,就是担心项目难度太大——咱不如让技术顾问上机试试?”

PPT刚关屏,有人推门进来。

IT外包公司的技术组长,人称“萃姐”,据说脾气比工程师还爆,黑口罩下面一双眼睛亮得冒光。

林若桐点头,“萃姐,麻烦你远程连接,跑下我们的陪伴系统模型。”

画面切换,代码如行云流水。

不到五分钟,数据库响应、情感识别模块与推荐算法全部在线。

操作员指尖一挥,后台数据曲线流畅如江面。

技术组长摘下口罩,眯眼笑了:“这谁的代码风格?

好干净。”

“我的。”

林若桐扬起下巴,微不可察地松一口气。

场内一阵静默。

老邱最先破局,“挺有意思,挺有意思……不过后续的技术壁垒,还得看你招什么样的核心开发。”

林若桐顺势递出一份新PPT。

页面上一行灰色字母格外醒目:“欢迎更多女性开发者,改变技术世界刻板印象。”

有人发出低低的嗤笑,但更多的人开始交头接耳。

女投资人斜睨一眼老邱,递出自己的名片夹,“小林,安排个线下技术交流吧,尤其请女工程师们来,让圈里的兄弟们开开眼。”

会议临散,萃姐悄悄挤近,“小林,我单独拉了个女性工程师群,快两百号人。

其实姐妹们正憋着劲呢,平时项目名单子上全是男的,我都快怀疑是工程圈里只有一户口本了。”

林若桐被她逗乐:“户口本不是‘男’字开头的,但技术领域的门脸,确实太爱写‘男’字。”

萃姐眉眼一弯,“拉你进群,咱组场交流会,咖啡吧?

还是奶茶更适合技术宅?”

林若桐想起台下那些聚光灯下的质疑,和刚才女投资人的一句“月球也是女性宇航员”。

她笑着:“要我说,换个风格,咱们技术姐妹就该在酒吧谈代码,说不定更有新火花。”

“好,你提酒水,我蹭场地。”

萃姐果断敲定,一双手一边敲手机一边吆喝,“姐妹们***,今晚酒吧刷题!”

太阳跌落到都市森林深处,林若桐走出写字楼,手机上女性工程师群突然炸开。

@林若桐,一串@,全是各行各业自称“代码苦力”的女生,有初入行的、有带娃拼夜的,有在实验室奋战的。

今天‘陪伴系统’首秀,科技圈有人拦路,咱们就一起越墙。

一个昵称“未名”的小师妹发来语音:“若桐姐,能参加你的项目吗?

我本科一首被说‘女生念程序太亏’,家里让我转市场部,我实在不服气。”

林若桐单手点开语音输入:“你愿意写代码,不用问别人愿不愿意,让代码自己说话。

欢迎加入。”

消息立即被点赞刷屏。

酒吧夜色中,木质吧台闪耀着暖光,空气里混着柠檬与咖啡的气息。

萃姐一边为新来的“小师妹”介绍开发流程,一边吐槽自己写代码的辛酸史,“我本科没洗发水,从实验室熬到凌晨三点还被问‘女生能敲几行代码’。

现在每次看到质疑,心里都想敲碎开发板。”

一片善意的嘲笑中,林若桐端起酒杯,“以后我们为技术干杯,也为我们的执拗和自由。”

投影屏幕上滚动着她们项目的实时协作页面,头像一排排亮起,来自不同城市的女性工程师们,在都市夜空下的数据流中彼此连通。

技术群里的玩笑、困惑与小胜利,在啤酒与代码间交错,构成一场专属女性的、聪明而热烈的聚会。

夜渐深,林若桐靠在吧台边,忽然记起上午会议室里那句带笑的挑衅——“女孩子能做好技术吗?”

她微微一笑,将空酒杯轻触桌面,仿佛也在回击一切带刺的眼光。

窗外霓虹灯下有人影穿行,林若桐的手机振动,一条新消息来自不曾谋面的沈星禾:听说你这边聚了技术圈的姐妹,下次广告方案有需求,我想试试这群“顽固分子”的脑洞。

她眨了下眼,世界忽然显得更辽阔又亲切,仿佛每一个微光处,都能点燃一整个城市的能量。

林若桐笑着回复:“随时欢迎,星禾姐。

新一线的夜,不只有霓虹,还有代码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