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赵坝田的回春路

第3章 高武初窥与冬日商机

发表时间: 2025-10-07
月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地上筛出斑驳碎影。

老人一招一式沉稳如钟,拳头带起的风扫过赵坝田脸颊,裹挟着凌厉气劲。

赵坝田屏着呼吸,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惊扰了老人。

他瞧得分明,这老人的功夫绝非花架子,每一拳都似蕴含着崩山裂石的力量。

上一世他在部队学过格斗术,讲究实战技巧,可眼前老人的拳法却透着古朴厚重的韵味,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每一次出拳都像是在跟自然借力。

一套拳打完,老人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脸色红润如染丹砂,眼神明亮得不像普通农村老者。

他转过身,恰好对上赵坝田的目光。

赵坝田心里一紧,慌忙低下头,有些赧然地说:“老爷爷,我路过,不是故意偷看的。”

老人打量他一眼,浑浊眼眸里闪过丝精光:“你这娃娃,胆子倒不小,敢半夜跑到这来。”

“我……我去捉蝎子了。”

赵坝田指了指手里的竹筐。

老人瞥了眼筐里的蝎子,又看向赵坝田,忽然笑了:“倒是个勤快娃娃。

你刚才看我打拳,觉得咋样?”

赵坝田想了想,认真道:“老爷爷,您的拳看着就带劲,特别厉害。”

老人闻言捋了捋山羊胡,点点头:“还算有点眼光。

你叫啥名字?”

“我叫赵坝田。”

“赵坝田……”老人念叨着,“我是村东头的王老头,你喊我王爷爷就行。”

赵坝田连忙喊:“王爷爷好。”

王老头笑了笑,问道:“你刚才看我打拳,是不是想学?”

赵坝田心里一动,脸上却有些犹豫——他不知老人愿不愿教,也怕自己没时间学。

王老头似看穿他心思,道:“学武可不是容易事,得能吃苦、有毅力。

你这娃娃看着机灵,就是身子骨弱了点。”

“我能吃苦!”

赵坝田立刻应道,眼里闪着光,“王爷爷,您能教我不?

我不要钱,能帮您干活!”

王老头看着他急切的模样,沉吟片刻:“也好。

现在的娃娃大多娇生惯养,愿意学这苦功夫的不多了。

你要是真有毅力,从明天起,每天天不亮就到这来,我教你几招强身健体的法子。”

赵坝田喜出望外,连忙鞠躬:“谢谢王爷爷!

我一定好好学!”

从那天起,赵坝田的生活变得愈发忙碌。

每天天不亮,他就爬起来去老槐树下跟王老头练功。

王老头教的不是厉害拳法,而是一套基础桩功和呼吸法。

看似简单,练起来却枯燥乏味,还极其耗体力——站桩一站就是一小时,双腿酸痛得像灌了铅,汗水能把衣服浸透,顺着裤腿往下滴。

可赵坝田咬着牙,从没喊过累。

他知道,这是打基础的关键,更是叩开高武世界的第一步。

练完功,他回家吃早饭,再去学校上课。

白天的时间,他争分夺秒地学习,把所有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补功课。

成绩进步飞快,从班级垫底一路冲到中游,让老师和同学都啧啧称奇。

晚上,他依旧去捉蝎子,有时还去河里摸鱼摸虾拿到镇上卖。

他的“小金库”越来越鼓,不仅买了新文具,还偷偷给家里添置必需品——比如母亲念叨许久的搪瓷脸盆,父亲用了多年的旧锄头也换了新的。

父母虽觉得奇怪,可看到儿子懂事了、学习也进步了,心里只剩高兴,并没多想。

日子一天天过,赵坝田的身体在桩功和呼吸法滋养下渐渐变了样:个子蹿高些,原本瘦弱的身板变得结实,眼神也更有神采。

站桩时,他能感觉到一股微弱气流在体内缓缓流动,虽淡,却真实存在。

王老头看在眼里,暗暗点头——这孩子不仅有毅力,还有难得的天赋,是块学武的好料子。

这天赵坝田刚练完桩功,王老头忽然叫住他:“坝田,过来。”

他连忙走到老人跟前,见王老头捡起根手腕粗的树枝递给他:“试试,能不能把它折断。”

赵坝田愣了下。

这树枝看着结实,以他以前的力气,别说折断,恐怕连弯都弯不动。

可这段时间练了桩功,他隐约觉着力气大了不少。

深吸一口气,按王老头教的呼吸法调整气息,双手握住树枝两端猛地发力——“咔嚓!”

脆响过后,树枝竟真被折成两段。

赵坝田自己都惊呆了,看着手里的断枝,又瞅瞅自己的双手,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王老头脸上露出赞许:“不错,短短两个月能有这进境,很难得了。

这就是内劲的雏形,往后勤加练习,力气还能再长。”

“内劲?”

赵坝田眼睛一亮,这词只在武侠小说里见过。

“算是吧。”

王老头淡淡道,“不过没小说里那么神,说到底就是把身体潜藏的力气练出来,再学会运用。

等你把基础桩功练到骨子里,我再教你几套拳术。”

赵坝田心里燃起团火,用力点头:“谢谢王爷爷!

我一定好好练!”

回到学校,他的“学霸”之名己在年级传开。

期中考试,他更是一鸣惊人——数学考了满分,语文也拿了全班第三的好成绩。

李老师在班会上特意表扬他:“赵坝田同学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

这说明,只要肯努力,没有学不好的知识。

希望大家都向他学习!”

台下掌声雷动,陈小雅回头冲他笑,眼睛弯成月牙:“赵坝田,你真厉害!”

赵坝田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上一世他从未体验过被表扬的滋味,这种感觉,比挣钱还让他开心。

可他没骄傲。

他知道小学知识只是基础,要想走出村子、考上好大学,还得付出更多努力。

转眼到了冬天,蝎子不好捉了,河里也结了冰。

赵坝田开始琢磨新的挣钱路子。

他想起1988年的冬天,镇上会办物资交流会,十里八乡的人都会去赶会,那时候最缺新奇小玩意儿。

翻出自己攒下的钱,一共八十七块五毛——这笔钱在当时,足够普通家庭过一个月了。

他揣着钱,趁周末去了趟县城。

县城比镇上繁华得多,街道两旁商店林立。

赵坝田转了半天,最后在一家批发小商品的店前停住脚步。

店里摆满发卡、头绳、塑料玩具,还有印着卡通图案的铅笔盒——这些东西在农村还很少见,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跟老板砍了半天价,他用手里的钱批发了一大批发卡和塑料玩具。

老板见他是个孩子,还特意多送了几个铅笔盒。

回到家,他把东***在床底下,只等交流会开始。

交流会那天,赵坝田起了个大早,背着大包袱挤上去镇上的拖拉机。

镇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吆喝声和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他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把包袱铺开,摆出商品。

果然不出所料,发卡和玩具一摆出来,就吸引不少人目光。

尤其是小姑娘们,围着他的摊子叽叽喳喳挑选。

“这个小熊发卡多少钱?”

“这个塑料手枪咋卖?”

赵坝田忙得脚不沾地,一边收钱递货,嘴巴还很甜:“阿姨,这发卡戴您家姑娘头上肯定好看!”

“小朋友,这玩具枪耐摔,能玩好久呢!”

不到半天,带来的东西就卖得差不多了。

除去成本,一算账,居然赚了整整五十块!

拿着沉甸甸的钱,赵坝田心里乐开了花——这比捉蝎子轻松多了,还挣得更多。

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忽然看到个熟悉的身影在人群里穿梭。

是王老头!

王老头穿着深蓝色棉袄,手里拿着布包,似乎在找人。

赵坝田连忙跑过去:“王爷爷,您也来赶会啊?”

王老头看到他,愣了下,随即笑了:“你这娃娃,不在家好好学习,怎么在这摆摊子?”

“我挣点钱,下学期学费就不用家里操心了。”

赵坝田笑着说。

王老头看了看他空了的包袱,又瞅了瞅他手里的钱,眼神闪过丝惊讶:“你这娃娃,倒真是做生意的料。”

顿了顿,他从布包里拿出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递给赵坝田:“给,这个你拿着。”

赵坝田接过来打开一看,是本泛黄的线装书,封面上写着三个古朴大字:《基础拳谱》。

“王爷爷,这是……我年轻时候学拳的本子,上面记着些基础拳路和运气法门。”

王老头说,“你基础打得差不多了,该学学正经拳术了。

不过记住,学武是为了强身健体、保护自己和家人,绝不能用来欺负人,更不能恃强凌弱。”

赵坝田郑重接过拳谱,像接过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王爷爷,我记住了!”

回家路上,赵坝田把拳谱紧紧抱在怀里,心里满是感激——他知道这本拳谱对王老头一定很重要。

这个冬天,赵坝田过得格外充实:白天在学校认真学习,晚上回家就拿出拳谱,对着图谱一招一式练习。

王老头也会时不时来指点几句,纠正他的动作。

他的拳法进步飞快,出拳越来越有力,身法也越来越灵活。

有时练得兴起,对着院子里的老槐树打几拳,树干都会微微震动。

父母看着他每天早出晚归,既能学习又能挣钱,还把身体练得这么结实,心里既骄傲又欣慰。

期末考试,赵坝田毫无悬念地考了全班第一。

李老师在评语里写道:“赵坝田同学,勤奋刻苦,聪明伶俐,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拿着成绩单和奖状,赵坝田站在院子里,看着飘落的雪花,心里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1988年即将过去,1989年就要来了。

他知道,新的一年里会有更多机遇在等着他。

而他,己经做好了准备——无论是学习、挣钱,还是练武,他都要做到最好,让自己的人生不再留下任何遗憾。

夜深了,赵坝田躺在床上,手里捧着那本《基础拳谱》慢慢进入梦乡。

梦里,他看到自己考上大学,看到父母过上好日子,看到自己站在更高的地方,俯瞰着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他知道,这些梦,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因为他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更有改变命运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