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寻茶问道

第3章 拜师学艺

发表时间: 2024-12-16
上官雪从小聪明,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茶道要大智若愚,修心又养身,上官雪也莽撞,性子跳跃,有江湖气,家里人也是宠爱,这些年性子也是胆大妄为,上官家有些管不住,想找个师傅教一些东西,也许会有所不同,被家里安排去一个茶艺老师傅那学习茶道,得不到李师傅的认可就不能出师。

说起来李师傅,全名李安平,是上官家常年的老主顾,与上官云不打不相识,李师傅嫁了一个琴师,当时不被人看好,现在夫妻恩爱,两个人经营一家小店,店名,素心茶馆,作为一方主理人,李师傅为人仗义且幽默,在茶这行躬耕20年,从寂寂无名到如今风生水起,靠的是口碑,诚信经营,明码实价,有一大部分茶就从上官家拿的,每个月哥哥上官阳亲自来送货。

上官家的货,无论大件小件都要认真对待,上官云总是亲自动手,从茶艺的采摘,到烘焙,茶叶前几年都是上官云亲自送,这几年身体不好,大多数商家选择快递,而茶叶,运输多有损失,上官家不放心品质,有自己的运输团队,上官云把照顾自己生意十年以上的老主顾给上官阳介绍一遍,带上官阳走两趟,送茶的工作就交给上官阳,上官云在家专心制茶。

上官家在恩施有自己茶山,也有茶园,有工人采摘,有大师傅炒茶,还有老师傅带的小徒弟炒茶,工资开的不一样,每年一到采茶时节,师傅也是通宵达旦的工作,一天出不了几斤茶,更别说好茶。

上官家的好茶都优先供给老主顾,虽然在市区有一间茶店,祖上的房产,但是只卖一些一般散茶,算是给上官家积攒人气,没有房租,就出点人工,每一年也没有挣多少钱,卖点散茶给老百姓,算是对茶道的慰籍,这几年生意不好做,幸好上官家自己制茶,卖点都是自己茶,就算环境不景气,上官家不拖欠工人工资,喝茶是一种清福,做茶确实辛苦。

上官雪从小看采茶的婶婶,一手伤痕,风雨无阻,炒茶的大师傅,通宵达旦,自己父亲也是在做茶出货时,黑眼圈好重,但是每年还剩下好多散茶无人问津,这几年生意不好做,有目共睹,茶道在消亡,人们都只顾生存,衣食无忧,喝茶的贵人似乎越来越少,上官云也不愿意改变,把人工换成机器,失去民心,上官云想大家都要有一门手艺糊口,做茶这一行,三年懂行,五年入行,没有真本事,那是万万不行的。

上官家制茶手艺一首是湖北恩施这一块的最好的,也算垄断的茶行业,但是全国各地茶这几年都不好做。

上官云给上官雪找的这个女师傅,是有真本事的女茶艺师,学识渊博,为人仗义,而且泡茶手艺是这么多年认识最好的,有格局眼界,也有自己想法。

上官家专门选了个拜师学艺的好日子,早跟李师傅约定好,上官云带着老婆赵红霞,儿子上官阳,女儿上官雪一起来素心茶馆,带上拜师的礼物。

上官雪有点不情愿的跪在地上说:“师傅,请喝茶!”

李师傅大气的接过茶杯,喝了口茶,优雅,放下盖碗,李师傅给上官雪这个徒弟礼物,一支枯木簪子,一双素气的平跟鞋,一件宽松的茶服。

上官雪不太想学茶,但是父亲母亲还是重视,送李师傅的拜师礼也是精挑细选,一饼好茶,存了五年的白茶,是爷爷上官林认识到同行去云南学茶,留在那边,上官云去年去云南一起学茶,制茶,回来那边说带给上官林的,一共才三饼。

这次学习爷爷上官林背后也是支持的,上官家擅长做绿茶,这几年普洱有起来的趋势,而且红茶,黑茶,上官云主要去学习制其它的茶,上官家茶单一,想打开市场,尝试多一两种制茶,鲜叶有小叶,与大叶的区别,上官云还从云南带了茶树回来种植,茶路无尽,一首在路上。

拜师礼出来一饼白茶,还有一套上好的茶器,是大师制作,还有一对花瓶,全是名家,全是上官家家底厚实,这东西一般人看不出好坏,全是上官家的宝贝,一家人齐心协力,一心想给上官雪找一个好师傅,态度端正且真诚。

礼物并不一定越贵越好,而是要送给懂行的人,不知道价值的人不识货也是糟蹋了老物件,李师傅眼毒识货,这一行干了几十年,知道上官家对上官雪有期望,乐意言传身教,因材施教,而且李师傅遇见几次危机,上官林有提携帮忙的恩情,上官云也不打不相识,这几年生意不好做,好茶一首优先给素心,李安平不是不知道感恩,这一次也算良性竞争,互利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