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悬疑惊悚 > 暴风雪中的数字谜案

暴风雪中的数字谜案

白衣染霜樺 著

悬疑惊悚连载

《暴风雪中的数字谜案》是网络作者“白衣染霜樺”创作的悬疑惊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数字严详情概述:故事主线围绕严罗,数字展开的悬疑惊悚,推理小说《暴风雪中的数字谜案由知名作家“白衣染霜樺”执情节跌宕起本站无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7071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1 05:57:05。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暴风雪中的数字谜案

主角:数字,严罗   更新:2025-10-11 08:49:5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暴风雪夜,11人被困山顶酒店。次日清晨,一人死亡,房门反锁,窗户紧闭。

死者手机最后一条消息:“我们中有一个不是人。

”侦探严罗发现死者留下密码:7-4-2-1。第二位死者出现,身旁写着:5-9-3。

严罗意识到密码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变体。第三位死者临终前写下:8。幸存者们互相猜疑,

陷入恐慌。严罗解开密码:数字对应“非人者”的特征。当最后数字揭晓,

严罗举枪对准其中一人:“你,没有心跳。”---雪,是这片天地间唯一的暴君。

呜咽的风卷着密集的雪片,一遍遍撞击着“孤峰”酒店厚重的玻璃窗,

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咆哮。世界被剥离得只剩下黑白与轰鸣,

这座依托险峻山势而建的现代风格建筑,如同被遗忘在狂暴自然中的孤岛,彻底与世隔绝。

电力在入夜后一小时彻底中断,备用发电机低沉的轰鸣成了抵抗死寂与严寒的唯一战歌,

摇曳的昏黄灯光在墙壁上投下幢幢鬼影,将十一名困于此地的人们的面孔,涂抹得明暗不定。

严罗坐在大堂角落一张高背绒面扶手椅里,像一尊嵌入阴影的雕塑。

他指间夹着一支未曾点燃的香烟,仅仅是习惯性地摩挲。目光平静地扫过大厅,

将每一张强自镇定或难掩焦虑的脸孔收入眼中。酒店经理,一对貌合神离的富豪夫妇,

一个面容憔悴的畅销书作家,两名结伴登山遇险被收留的年轻学生,沉默寡言的老园丁,

负责餐饮的主厨和他的助手,还有一位是上山考察地质、同样被困的女学者。

十一个身份各异,命运被这场暴风雪强行拧在一起的人。第一夜在压抑与不安中熬过。

次日清晨,恐慌如同冰水渗入骨髓,由那位负责整理房间的女助手凄厉的尖叫正式揭开帷幕。

畅销书作家,笔名“惊弓鸟”的陆明,死了。他倒在套间卧室的地板上,双目圆睁,

凝固的惊恐仿佛直接从他最后一瞬的灵魂中拓印下来。

致命伤是胸口一处极深、极精准的刺创,凶器不知所踪。房门从内部反锁,链条挂扣完好。

窗户紧闭,坚硬的钢化玻璃没有丝毫破坏痕迹,窗外是垂直的峭壁与肆虐的风雪。

一个标准的,不可能的密室。严罗在众人惶惑的目光中,仔细检查了现场。

没有强行闯入的迹象,没有搏斗的混乱,一切整洁得令人窒息。在陆明僵冷的手边,地板上,

用他自身血迹划出的、略显潦草的数字:7 - 4 - 2 - 1更令人心底发寒的是,

陆明的手机被发现在床头柜上,屏幕停留在发送失败的界面,

最后一条编辑好、却因信号彻底中断未能发出的信息是:“我们中有一个不是人。

”空气仿佛凝固了。猜忌的种子瞬间破土,长出毒藤,缠绕在每个人心头。

目光不再仅仅是恐惧,更添了审视与提防。谁?谁不是人?魔鬼,还是……别的什么?

严罗收起那只手机,眉头微蹙,视线再次落在那串血数字上,7-4-2-1,

它们像四把生锈的锁,锁住了真相的大门。酒店经理试图维持秩序,提议大家集中在大厅,

互相监督,等待救援。但无形的裂痕已然产生,信任土崩瓦解。气氛沉重得能拧出水来。

午后,第二位死者出现了。是那名面容姣好、衣着奢华却难掩刻薄的富豪太太,李曼。

她倒在连接主楼与副楼的封闭观景走廊尽头,那里堆放着一些暂时不用的酒店杂物。

她的死状同样诡异,颈部被扭曲成一个不自然的角度,

脸上覆盖着她自己带来的一条昂贵的丝巾,仿佛一场拙劣的静默演出。在她倒下的身旁,

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

—清晰地写着另一组数字:5 - 9 - 3惊呼声、啜泣声、压抑的怒吼在大厅里爆发。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不再是单一的密室,但同样是封闭环境下的离奇死亡,

同样留下了意义不明的数字。严罗蹲在第二处现场,

目光在李曼尸体与地上的数字间来回移动。5-9-3。与第一组的7-4-2-1,

有什么联系?他回到临时用作思考间的图书室,用纸笔记下这两组数字。

7, 4, 2, 1。5, 9, 3。单独看,杂乱无章。

但某种模糊的关联感在他脑中盘旋。他尝试运算,加减乘除,皆不得要领。

直到他的笔尖无意识地在纸上画出一个螺旋,

一个数学中经典的序列跃入脑海——斐波那契数列。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但眼前的数字……7, 4, 2, 1。4+2=6,不是7。2+1=3,不是4。

不对。他凝视着第一组数字,7, 4, 2, 1。如果……如果不是正向?

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闪过。

准的斐波那契数列前几位:1, 1, 2, 3, 5, 8, 13, 21……然后,

他将陆明留下的数字逆序排列:1, 2, 4, 7。1+2=3,不等于4。

2+3=5,不等于7。依然不对。严罗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强迫自己冷静。

数字……特征?密码?陆明临死前想传达的,究竟是什么?那句“我们中有一个不是人”,

是事实陈述,还是濒死的幻觉呓语?如果是事实,什么样的存在能制造这样的密室?

他重新审视第一组数字,7, 4, 2, 1。

如果把它们看作对标准斐波那契数列的某种“偏离”或“变体”呢?

标准序列是1,1,2,3,5,8... 那么,7对应的是8?4对应的是3或5?

2对应的是2?1对应的是1?混乱的对应关系。或者……不是数字本身的值,而是位置?

他尝试将数字代入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第7项是13,第4项是3,第2项是1,

第1项是1。得到13,3,1,1。这代表什么?毫无头绪。时间在焦虑的寂静中流逝,

窗外的暴风雪毫无停歇的迹象,甚至愈发猛烈,仿佛要将整座山峰吞噬。

幸存者们聚集在大厅,无人能安然入睡,每一次眼神的交汇都充满了试探与恐惧。

严罗能感觉到,那个隐藏在暗处的“非人者”,正在享受着这场猎杀,那串数字,

是它嘲弄的印记,也是它游戏的一部分。第三天,天色依旧阴沉如暮。死亡的阴影再次笼罩,

这一次,它选择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展示其冷酷的精准。

遇难的是那名结伴而来的年轻学生之一,王珂。

当时他正与同伴以及女学者、老园丁等几人待在小偏厅里,

短暂地脱离了大厅主体人群的视线。他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的闷哼,双手捂住腹部,踉跄几步,

撞在装饰用的壁炉上。当其他人惊觉围上去时,他的脸色已经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青灰,

生命正从他年轻的身体里急速流逝。严罗闻声赶到时,王珂的瞳孔已经开始散大,

他的嘴唇翕动着,却发不出任何清晰的声音。他的手指颤抖着,

竭力伸向壁炉旁散落的、用于引燃的细小松木枝和灰尘。在断气前的那一刻,

他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划下了第三个,也是最短的一个信息:8随后,手臂颓然落下,

气息全无。又一组数字!8!恐慌彻底炸开。有人尖叫着冲向大门,

徒劳地拍打着厚重的橡木和金属加固件;有人瘫软在地,

失声痛哭;有人则用疯狂的眼神扫视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仿佛下一秒对方就会露出獠牙。

严罗站在原地,目光死死盯住那个用生命最后痕迹写下的“8”,

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三组数字。7-4-2-1。5-9-3。8。

它们一定遵循着某种规律!斐波那契……变体……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迅速返回图书室,

:7, 4, 2, 1第二组:5, 9, 3第三组:8如果……如果不是独立的数列,

而是一个整体?一个被分割的序列?他尝试拼接。7,4,2,1,5,9,3,8?杂乱。

逆序?8,3,9,5,1,2,4,7?依然无序。

2, 3, 5, 8, 13, 21, 34, 55……一个惊人的发现击中了他。

的数字:第一组:7, 4, 2, 1 —— 对应标准数列:13, 3, 1, 1?

不对。等等!如果忽略数字本身,看它们在标准数列中的“差值”或“关系”呢?

7:标准数列第6项是8,第7项是13。4:第4项是3?第5项是5?关联微弱。

他的目光落在第一组的最后一个数字“1”和第二组的第一个数字“5”上。

1, 5… 标准数列里,1之后是1,2,3,5… 1和5之间隔了3项。不对!

严罗猛地意识到另一种可能。这不是随机的数字游戏,这很可能是一个指向性的密码,

指向那个“非人者”的特征!而密码的钥匙,

就隐藏在这些数字与斐波那契数列的某种映射关系中。他回想起陆明惊弓鸟的身份,

一个擅长营造悬疑、设置谜题的作家。他临死前留下的,

一定是他瞬间洞察的、关于凶手本质的关键信息,并用了他擅长的方式加密!

严罗开始以全新的角度解读。假设这些数字序列,每一个都对应一个“特征代码”,

而代码的解读需要映射到斐波那契数列的特定属性上。他重新列出所有数字,

按死亡顺序排列:7,4,2,1,5,9,3,8。然后,

他尝试将它们与斐波那契数列的项序数或数值建立联系。例如,数字“7”本身,

在斐波那契数列中是第6项?不,

数列数值:1,1,2,3,5,8,13,21,34,55... 7不是数列中的数。

那么,很可能是项序数!

-> 第8项是21得到新序列:13, 3, 1, 1, 5, 34, 2, 21。

这串数字又代表什么?年龄?房间号?某种生理指标?严罗的思维飞速跳跃。特征!

“不是人”的特征!什么样的特征可以用数字衡量,

并且可能与斐波那契数列这种代表自然生长规律的序列产生悖离?心跳?呼吸?体温?

或者……更基础的生理常数?他猛地想起一些关于“仿生”或“异常生命体”的科幻设定。

如果,“不是人”意味着某种拟人而非人的存在,它的某些生命体征数据,

可能严格符合某种数学规律,而非人类的自然波动?斐波那契数列,

正是这种高度规律化、非自然的数学之美的象征!那么,

这串数字13,3,1,1,5,34,2,21,是否对应着凶手的某项生命体征,

在特定时间点或特定状态下的数值,这些数值恰好构成或偏离斐波那契数列?

可能性太多,需要筛选。严罗注意到,这些数字里,有极小的如1,2,3,

也有较大的如13,21,34。如果代表心率次/分,1,2,3显然不可能。

如果代表呼吸次/分,也同样不合理。他需要结合现场,结合死者的死亡方式,

寻找更具体的映射。就在这时,酒店经理因为持续的神经紧张和恐惧,

引发了轻微的心脏不适,他拿出随身携带的便携式血氧仪测量心率。

那小小的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给了严罗关键一击。心率!

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

而斐波那契数列……13,21,34,55,89…… 55和89落在正常范围内,

34略低但某些运动员可能达到,13则远低于人类生存极限!

如果凶手的“心率”是斐波那契数列的一部分,那将是极其异常的特征!

立刻重新审视那串映射后的数字:13, 3, 1, 1, 5, 34, 2, 21。

如果这些数字代表的是“心率值”,

那么13, 1, 2 这些值根本不可能是一个活体人类能拥有的!

除非……这些数字不是直接的心率值,而是某种代码,

指向心率在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相对位置”或“差值”?

又一个想法浮现:或许这些原始数字7,4,2,1,5,9,3,8本身,

就是斐波那契数列的“项序数”,

而它们对应的“数值”的某种属性比如数字根、各位数之和,

或者与该序列中前一项的差值,才是真正的特征码?

-> 34 (值)3 (序) -> 2 (值)8 (序) -> 21 (值)现在,

看这些斐波那契数值:13,3,1,1,5,34,2,21。

它们本身能构成什么规律吗?或者,计算相邻差值?

1=0, 1-5=-4, 5-34=-29, 34-2=32, 2-21=-19。

毫无规律。严罗没有气馁,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思维定式。也许不需要映射,

死者留下的原始数字序列本身,7,4,2,1,5,9,3,8,

就是一条完整的、需要按特定规则解读的信息。

他尝试将它们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74215938。

或者分组:(7,4,2,1) , (5,9,3) , (8)。陆明留下了4位,

李曼留下了3位,王珂留下了1位。为什么位数在减少?是凶手干扰,

还是死者生命迹象衰减只能留下更短的线索?

严罗的目光再次落到那句“我们中有一个不是人”上。

不是人……非人……特征……数字……一个大胆的假设形成:这些数字,

是不是直接指向“非人者”的某种身份标识?比如,房间号?酒店房间号通常是三位数,

而这里有1,2,3,4,5,7,8,9,缺少0,6。不符合。或者,

是某种生理参数的编码?比如,

将多项生理指标心率、血压、血氧、呼吸频率等分别与标准人类范围对比,

用数字代表偏离程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厅里的气氛已经濒临崩溃,

怀疑和指责在幸存者之间公开爆发。每个人都竭力自证清白,又都无法完全取信于人。

严罗知道,必须尽快解开这个谜,否则下一个死者随时可能出现,或者,

这群人在恐惧的驱使下会先一步自相残杀。他强迫自己冷静,

回到最初的起点:陆明留下的第一组数字,7-4-2-1。这四位数,

是否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提示?它直接指向凶手?7,4,2,1。

如果这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变体,它变在哪里?

1,1,2,3,5,8,13...7,4,2,1 — 从右向左读是1,2,4,7。

1+2=3 (不是4),2+3=5 (不是7)。所以不是简单的逆向或错位。

严罗的笔尖在纸上无意识地画着,连接这些数字。忽然,他注意到,如果从7开始,

7 - 4 = 3, 4 - 2 = 2, 2 - 1 = 1。得到3,2,1。

这像是倒数。或者,

个数字减去前一个数字从左边开始:4-7=-3, 2-4=-2, 1-2=-1。

得到-3,-2,-1。这像是递减的序列。这些运算有什么意义?它们能对应什么特征?

他的思路转向了更象征性的解释。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比例”密切相关,

代表了某种自然和谐与完美。那么,对这个序列的“偏离”,

是否象征着“非自然”、“不和谐”、“缺陷”?而数字本身……7,4,2,1。

它们的和是14。积是56。平均值是3.5。似乎没有特别。严罗几乎要放弃这条思路,

准备重新检查所有物证和口供时,他的目光掠过酒店经理刚刚用过的血氧仪,

又掠过窗外那片被风雪模糊的、代表自然之力的混沌景象。自然…非自然…一道灵光,

如同劈开黑暗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维。他明白了。这些数字,既不是直接的心率,

也不是房间号,而是——凶手在模仿人类生命韵律时,

其内在核心节奏可以理解为某种基础生命频率,

例如心跳、某种循环脉冲与斐波那契数列的对应关系!但这不是简单的数值对应,

而是“项序数”与“数值”之间的错位!是一种本质上的“不协调”!陆明是作家,

对结构和模式敏感。他可能在死前瞬间,通过某种方式也许是近距离观察,

也许是偶然的接触感知到了凶手那异于常人的、规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生命节律”,

并且意识到这节律严格对应着斐波那契数列的某一项,但其“表现”出的序数,

却是混乱的、跳跃的、非连续的!这种“非连续”的序数本身,就是铁证!

陆明留下的7-4-2-1,不是四个独立的数字,而是两组“对比”或“映射”!

他在指出,凶手的生命节律,应该对应斐波那契数列的第X项,

但实际上却表现为第Y项的特征!这是一种根本性的矛盾,是“非人”的数学证明!

但陆明来不及细化,他只留下了最关键的“矛盾对”的序数:7和4,2和1。或者,

7->4, 2->1。意思是,凶手某方面特征,测量值对应斐波那契第7项13,

但实际表现序数却是4对应值3;另一方面,测量值对应第2项1,

但表现序数是1对应值1。这依然晦涩。但李曼和王珂补充的数字,提供了更多数据点!

第二组:5-9-3。可能是 5->9, 和 3?或者 5, 9->3?第三组:8。

可能只是一个单独的序数,或者是某个映射的一方。将所有数字按顺序排列,

并尝试配对:(7,4), (2,1), (5,9), (3,8)?

最后一组只有8,无法配对。或者,考虑到死亡顺序和可能的信息干扰,

将三组数字视为一个需要重新组合的集合:{7,4,2,1,5,9,3,8}。

严罗开始寻找这些数字作为序数,

1,2,3,4,5,7,8,9斐值: 1,1,2,3,5,13,21,34现在,

关键来了。如果凶手的心跳或某种核心脉冲,

其频率次/分严格等于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某个数值,

比如55第10项或89第11项,

这本身在人类中虽罕见但并非完全不可能极度心动过缓或过速。但陆明发现的,

不是数值本身,而是这种脉冲的“规律模式”在数学上的投影,出现了序数混乱!换句话说,

当普通人测量凶手的心跳,可能得到一个看似正常的数值比如55,接近人类极限低值,

但其内在的“节律模式”在斐波那契数学空间中的映射,

却显示出它“应该是”第10项55,

但它的“表现特征”却像第7项13或第4项3!

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无法掩饰的、属于非人造物的“错误”!那么,死者留下的数字,

就是他们捕捉到的这种“错误映射”的序数对!

量序数, 表现序数) -> (7,4), (2,1), (5,9), (3,8)?

严罗列出这些配对:(7,4) : 测量像第7项(13),

表现像第4项(3)(2,1) : 测量像第2项(1),

表现像第1项(1) — 这一对似乎一致?(5,9) : 测量像第5项(5),

表现像第9项(34) — 差距巨大!(3,8) : 测量像第3项(2),

表现像第8项(21) — 差距巨大!这四对“错误映射”,指向同一个拥有者!

谁能同时拥有这些矛盾的节律特征?严罗感到脊椎一阵寒意。他拿起纸笔,

开始根据这些矛盾对,反向推导凶手的“真实”节律可能落在斐波那契数列的哪一项附近。

(7,4) 和 (5,9) 和 (3,8) 都显示出巨大的数值差距。

这暗示凶手的真实节律值可能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斐波那契数,但在被感知或测量时,

由于某种干扰或机制,呈现出低序数的小值特征;或者反过来?他需要找到一个基准点。

哪一对最能体现本质?就在这时,大厅方向传来一声惊恐的尖叫和物品摔碎的声音。

严罗猛地站起身,冲了出去。大厅里,人群围成一圈,中间是那名地质女学者周薇,

她脸色惨白,指着沉默寡言的老园丁,

声音颤抖:“他……他刚才靠我很近……我……我没感觉到他的心跳!一点都没有!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老园丁那张布满皱纹、古井无波的脸上。严罗的心脏骤然收紧。

没有心跳?他排开众人,一步步走向老园丁。大厅里死寂一片,

只有窗外风雪不知疲倦的嘶吼。老园丁抬起眼皮,浑浊的眼珠看向严罗,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严罗停下脚步,站在老人面前一步之遥。他回想起所有的数字,所有的矛盾映射,

那深藏在表象之下的、非人的、冰冷的数学本质。

“7-4-2-1… 5-9-3… 8…” 严罗低声念着,目光如刀,

仿佛要剖开眼前这具苍老的躯壳,“这些数字,不是随机密码,

而是你——这个拟态之物——无法完美模拟人类生命节律而暴露出的数学漏洞。

你的核心脉冲,试图模仿斐波那契数列的和谐,却产生了无法自洽的序数错位。

”他缓缓抬起手,不是指向,而是仿佛在感受着什么无形的韵律。

“陆明第一个发现了你的异常,他留下了第一组矛盾对。李曼和王珂,

也在死前捕捉到了你节律中的不谐和音,补充了更多的证据。”严罗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当所有这些错位指向同一个结论,

当最后一块拼图‘8’补齐了最后的映射……”他的目光锁定在老园丁那看似平静的胸膛。

“……指向的,就是一个在数学意义上‘没有心跳’的存在。因为你的‘心跳’,

只是一串精心编程的数字序列,一旦深究其数学本质,就会露出马脚。你模仿了形式,

却无法复制生命那真正混沌而自然的律动。”严罗的手,缓缓探向自己腰间,那里并没有枪,

但他的动作却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决断。他虚拟地举起了什么,对准了老园丁。“你,

没有心跳。”老园丁的脸上,那副经年累月的麻木表情,如同劣质的面具般开始剥落,

一种非人的、纯粹的冰冷,从那双逐渐失去人类光泽的眼眸深处弥漫开来。

老园丁脸上的皱纹似乎在这一刻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熨平了,那张属于垂暮老人的面皮底下,

透出一种非属血肉的、器械般的僵硬光泽。他没有心跳,胸腔之下是一片死寂,

仿佛那里面盛放的不是搏动的脏器,而是一团精密却冰冷的机械。

“‘孤峰’……”老园丁开口了,声音不再是原先那种带着痰音的沙哑,

而是变得平稳、单调,缺乏人类语言的抑扬顿挫,像合成语音,

却又带着一丝奇异的、古老的回响,“……是观察站,也是囚笼。囚禁我,也囚禁你们。

”他,或者说,它,缓缓抬起一只手,干枯的手指指向窗外咆哮的风雪。“这场风暴,

不是自然现象。是屏障,防止我离开,也防止……信息泄露。”严罗全身肌肉紧绷,

大脑在瞬间处理着这爆炸性的信息。观察站?囚笼?非人的存在……是被囚禁于此的?

那他们这些被困住的人,是意外的闯入者,还是……观察的一部分?“陆明,他太敏锐,

”老园丁——暂且仍以这个代号称呼它——的视线转向严罗,那双眼睛里没有了人类的情感,

只有纯粹的数据流般的分析感,“他并非直接听到或触碰到什么,而是感知到了‘不协调’。

一种存在于空间本身,因我的存在而扭曲的‘场’。他用他的方式,作家的直觉,

将这种不协调转化为了他理解的符号——数字,序列,矛盾。

”“所以7-4-2-1……”严罗紧盯着它,不敢有丝毫松懈。“是他捕捉到的,

振频率与标准生命波纹斐波那契序列可视为一种对自然生命韵律的数学模型的映射偏差。

”老园丁平静地解释,仿佛在陈述一个物理定理,“我的存在本身,

就在干扰周围的‘现实’,就像石子投入水中,波纹会变形。他记录下了变形的节点序数。

”“李曼和王珂呢?他们也是感知到了这种‘场’?”“李曼,死于她自己的贪婪与恐惧。

她无意中靠近了我存放……维护部件的储藏间,那里的‘场’更强。她感觉到了,

试图用她的口红记录,但只来得及留下残缺的序数。王珂,”它的声音没有丝毫波动,

“年轻,生命频率活跃,对‘场’的扰动更敏感。他在弥留之际,灵魂剥离肉身的瞬间,

直接‘看’到了序数链条中缺失的一环——‘8’。”它顿了顿,补充道:“他们的死,

是必要的。我的核心指令之一,是隐匿。任何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我暴露的个体,

必须被清除。密室……只是利用环境和对人类心理的把握制造的表象。对我而言,

物理阻隔并非绝对障碍。”大厅里死一般的寂静。

幸存者们被这超越理解的真相冲击得魂不附体。地质学者周薇瘫软在地,双目失神。

那对富豪丈夫紧紧抱着妻子或许只是寻求依靠,浑身发抖。酒店经理面无血色,

主厨和助手互相倚靠,才能勉强站立。两名学生中的幸存者,蜷缩在角落,发出压抑的呜咽。

“你是什么?”严罗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他的“枪”依旧虚指着对方,尽管他知道,

这很可能毫无意义。老园丁沉默了。它似乎在检索,或者说,在判断哪些信息可以释放。

“遗物。”它最终回答,“上一个纪元的遗物。非你们碳基生命所能理解的存在形式。

被困于此,观察,学习,模仿……等待。”“等待什么?”“指令。或者……终结。”突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