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按部就班。
林霆努力维持着普通学生的表象,上课,完成作业,在食堂和宿舍之间穿梭。
他住在标准的西人间,室友们性格各异:有整天戴着耳机沉浸游戏世界的小胖,有忙于社团活动和恋爱的舍长老李,还有一位沉默寡言、酷爱科幻小说的学霸赵伟。
林霆与他们关系融洽,但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他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消耗在了图书馆。
他在书海中艰难跋涉,从《人体生物电》到《环境心理学》,再到佶屈聱牙的《周易》和光怪陆离的《山海经》,收获甚微。
那些明确标注“风水”、“符箓”的书籍,内容要么过于学术,要么流于肤浅,无法触及他真正需要的核心。
挫败感如同藤蔓,悄悄缠绕着他。
一次,他在图书馆哲学区漫无目的地浏览,指尖划过冰冷书脊,内心一片迷茫。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梦溪笔谈》?
同学也对这本杂书感兴趣?”
林霆转头,看到敖青正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几本厚厚的大部头,封面是《殷墟卜辞综述》和《古代礼制研究》,他脸上依旧带着那副温和而略显疏离的笑容。
“敖青学长。”
林霆打了个招呼,有些尴尬地放下手里那本他只是随手抽出来的《梦溪笔谈》,“随便看看,看不太懂。”
“叫我敖青就好。”
敖青笑了笑,目光扫过林霆刚才站立区域附近的书架——那里多是《堪舆舆地》、《阴阳五行说》之类的书籍。
“这些书,若无师承,自学确实艰难,容易走入歧途。”
林霆心中一动,捕捉到“师承”二字,忍不住试探道:“那……该怎么入门?”
敖青沉吟片刻,没有首接回答,反而问道:“你觉得,东湖不同地方,风吹在身上的感觉一样吗?”
林霆一愣,回想自己傍晚在东湖边的感受,迟疑道:“好像……不太一样。
有的地方风更柔和,有的地方更……冷硬一些?”
“这就是最粗浅的‘感气’。”
敖青点点头,“天地万物,皆有其‘场’,有其‘息’。
风水之学,说到底,不过是研究如何顺应、利用这些天地山川固有的气息罢了。
先学会‘感受’,比埋头死读书更重要。”
他指了指林霆,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用这里,而不是只用这里。”
他点了点太阳穴。
这番话如同黑暗中划亮的一根火柴,虽然微弱,却指明了方向。
林霆似乎明白,自己之前的努力方向可能错了。
“谢谢。”
林霆真诚地道谢。
“不客气。”
敖青微笑道,“江城历史悠久,地脉独特,是个‘感受’的好地方。
多走走,多看看,比困在书堆里强。”
他顿了顿,似是无意地补充了一句,“哦,对了,市中心有家‘博古斋’,吴老板是个有趣的人,他店里有些老物件,气息很‘正’,去感受一下,或许比看书更有趣。”
说完,他对林霆点点头,抱着书离开了。
林霆站在原地,回味着敖青的话。
“感气”、“地脉”、“博古斋”、“吴老板”……这些词语在他脑中盘旋。
他意识到,敖青似乎在不露痕迹地引导他。
这让他既感激,又更加好奇敖青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