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务发布:借整理书案之机,靠近目标人物沈素尘,距离需小于一尺,持续时间:三十息。
任务奖励:低阶清心符x1。
任务失败:扣除己储存好感度1点。
系统的声音在苏浅月脑海中响起时,她正对着一面模糊的铜镜,练习如何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更“纯良无害”。
“小于一尺?
三十息?”
苏浅月对着镜中的自己翻了个白眼,内心疯狂吐槽,“系统,你是不是对‘自然不做作’有什么误解?
那是师尊的书案,又不是公共阅览区,我没事凑那么近干嘛?
还停留半分钟?
等着被当成图谋不轨一掌拍飞吗?”
请宿主自行探索合理的任务执行方式。
提示:目标人物对恪守礼节的弟子容忍度较高。
系统的回应依旧冰冷且毫无帮助。
“恪守礼节……”苏浅月咀嚼着这西个字,眼珠转了转,心里渐渐有了个主意。
她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宽大的弟子服,确保每一处褶皱都透露出“乖巧”二字,然后深吸一口气,端着早就准备好的、热气腾腾的灵茶,朝着沈素尘日常处理事务的偏殿书房走去。
书房的门虚掩着。
她轻轻敲了敲,里面传来沈素尘清冷的声音:“进。”
苏浅月推门而入。
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冷梅气息。
沈素尘正坐在宽大的书案后,面前堆着几卷玉简和线装古籍。
她微微蹙着眉,指尖按在眉心,似乎正被什么宗门事务所扰,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窗外的天光映着她清绝的侧脸,竟显出几分平日里罕见的脆弱感。
苏浅月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但很快被任务的压力覆盖。
她放轻脚步,走到书案前,将茶杯轻轻放在一块空处,声音柔顺:“师尊,请用茶。”
沈素尘“嗯”了一声,目光并未从卷宗上移开,只是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她可以退下了。
苏浅月哪里肯走。
她站在原地,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书案。
案上的东西摆放得其实很整齐,笔墨纸砚各归其位,与她想象中修仙大佬案头应有的混乱大相径庭。
只有书案的右上角,堆着几本刚被翻阅过的典籍,略显凌乱。
机会!
苏浅月内心给自己打气,面上却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局促和勤快,小声开口道:“师尊,弟子见这几卷书有些杂乱,可否容弟子……稍作整理?”
沈素尘终于抬眸看了她一眼,浅灰色的眼睛里没什么情绪,似乎觉得她这提议有些多余,但又懒得在这种小事上费神,只淡淡应道:“可。”
成了!
第一步!
苏浅月按捺住心中的小激动,绕到书案一侧,开始“认真”地整理那几卷典籍。
她的动作尽量放得轻缓,避免发出声响打扰到师尊,但眼角的余光却时刻锁定着那道白色的身影。
距离……还有点远。
她假装要将一本较厚的典籍放到内侧,身体自然而然地向前倾,手臂越过书案的大半区域。
很好,距离拉近了不少,她能更清晰地闻到沈素尘身上那股清冽的冷梅香,混合着书卷的墨气,有种让人心安的宁谧。
她在心里默默读秒:一、二、三……沈素尘似乎完全沉浸在了公务之中,对她的靠近毫无反应,连睫毛都未曾颤动一下。
只是偶尔执起旁边的茶杯,浅啜一口。
苏浅月一边维持着“整理”的动作,一边内心疯狂OS:“这木头,定力也太好了吧?”
“我这么个大活人靠这么近,她都没感觉的吗?”
“难道是魅力值不够?
系统你能不能给个魅力加成buff?”
“十、十一、十二……时间过得好慢……”就在她数到十五息,手臂因为维持一个姿势有些发酸,内心开始焦躁时,沈素尘批阅完一份卷宗,习惯性地抬手,想去拿另一份。
她的手肘,就在这自然的动作间,不经意地、轻轻地碰到了几乎与她手臂平行、正在“努力”整理书册的苏浅月。
微凉的触感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
苏浅月像是真的被惊到了一样,身体猛地一颤,低低地轻呼了一声,迅速后撤了半步,脸颊瞬间飞起两抹红晕,眼神里带着一丝受惊小鹿般的慌乱,看向沈素尘。
“师、师尊……对不起,弟子不是故意的……”她声音细弱,带着恰到好处的慌张和无措。
沈素尘的动作顿住了。
她抬眸,看向近在咫尺、面染红霞、眼含水光的弟子。
那双浅灰色的眸子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又落回她刚才碰到的手臂位置,随即移开。
“无妨。”
她的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什么波澜,但也没有丝毫责备的意思。
任务完成。
奖励:低阶清心符x1,己发放至系统空间。
呼——苏浅月在心里长长舒了口气。
总算完成了!
这扣好感度的威胁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整理好了便下去吧。”
沈素尘的目光重新回到卷宗上,端起茶杯,又饮了一口,下了逐客令。
“是,弟子告退。”
苏浅月连忙行礼,低眉顺眼地退出了书房。
轻轻带上房门,隔绝了书房内的景象,苏浅月靠在冰凉的廊柱上,这才感觉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
她抬手摸了摸自己还有些发烫的脸颊,回想起刚才沈素尘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以及那声听不出情绪的“无妨”。
内心忍不住又开始了吐槽:“这师尊……到底是太迟钝,还是根本就没把我这点小动作放在眼里?
感觉我演了半天,她好像完全没get到?”
不过,吐槽归吐槽,任务总算是完成了。
她抬起手,看着刚才被沈素尘手肘碰到的地方,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微凉的触感。
想到自己刚才那番“精彩”的表演和对方全然未觉的反应,她撇了撇嘴,小声嘀咕:“路漫漫其修远兮啊……不过,好歹又近了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