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跟明主闯荡了一下闯出了整个大魏

第3章 夫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

发表时间: 2025-10-11
5岁那年,饥荒宛如恶魔张开血盆大口,无情地肆虐着大地。

城中百姓的哀嚎恰似刀锋般锐利,首首地刺入我的心灵深处,每一夜都仿若被凌迟般痛苦,难以入眠。

在那昏黄的灯光摇曳之下,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因饥饿而被折磨得形如枯槁的百姓们,他们那无助的眼神犹如幽灵般紧紧相随,如影随形,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

每当吃饭之时,耳边总是回响起百姓啃食树皮的微弱声响,那声音仿佛是一把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我的心上,让人心如刀绞,痛彻心扉。

瘟疫就如同脱缰的洪水猛兽一般,肆意地夺走穷苦百姓那原本就脆弱的生命,所到之处,哀鸿遍野。

民生凋敝之状令人触目惊心,大街小巷尸横遍野,豪强们依仗自己的强势,肆意欺凌百姓,而百姓们被逼无奈,甚至被迫易子而食,这人间惨剧仿佛让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之中。

人病了尚需喝药以缓解痛苦,可这如天灾人祸般的世道,却仿佛是一头凶猛的巨兽,张着血盆大口要将人彻底吞噬,让人绝望无助。

弟弟发现我碗中的粥越来越稀,那稀薄的粥仿佛映照出百姓们的苦难,他将此事告知母亲。

哥哥则心怀悲悯,将自己碗中的粥分给了城中的百姓,那粥虽少,却饱含着哥哥对百姓的同情与关爱。

母亲拿出她那枚承载着家族记忆与情感的珍贵戒尺,重重地打在我的手心上,她的眼神中满是责备与无奈:“这是第几次了?

你为何总是将碗中的食物分给百姓?

你这一碗粥,又能改变什么呢?”

我含着泪,那泪水中有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也有对母亲不解的委屈,我对母亲说:“百姓都没什么吃 我独自咽饭 岂不噎住喉咙 朝廷为之浩繁用度(外戚宦官擅权,奢靡无度;边鄙多事,兵戈不息),乃重赋于民。

除田租、口赋之外,苛捐杂税,名目滋繁,无有穷尽。

天灾屡降,水旱蝗疫,连年不绝。

朝廷赈灾不力,反乘隙囤积居奇,以牟厚利。

灾民乏食,唯掘野菜、剥树皮以苟活,甚者至于人相食。

流离失所者,相望于道,不绝如缕”母亲用戒尺狠狠地打在我的手心,那疼痛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然后她转身离去,背影中似乎带着一丝无奈与叹息。

我望着母亲离去的背影,跪在地上,心中满是对母亲的感激,为百姓感谢母亲的默许,那是一种在绝望中看到的希望之光。

随后,我命下人开始分发粮食,救济灾民。

起初,他们犹豫不决,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恐惧,不敢轻易行动。

我郑重地承诺,所有责任由我一人承担,那是我对百姓的誓言,也是我心中的坚定信念,下人们这才开始行动。

当粮仓逐渐空荡荡时,百姓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那光芒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果然,一粒米,真的能像星星之火一般,照亮一座城,给百姓带来生的希望。

半夜,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的思绪如同乱麻一般。

我思索片刻,起身跑进父亲那充满书香气息的书房,取出一张帛布,那帛布仿佛承载着我的希望与信念。

我在上面写道:“夫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胜,是以圣王重焉,祸福由之,故与民消息,观时制政。

今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而朝廷赈灾不力,豪强囤积居奇,此乃国之危也。

若不及时施救,恐生大乱。

吾虽年幼,然不忍见百姓受苦,愿以微薄之力,解民倒悬。

望徐州刺史能体察民情,上奏朝廷,采取有效措施,以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写完后,我将它装入信封,那信封仿佛承载着我对百姓的深深牵挂,命令下人明天交给徐州刺史,然后便回房休息,可心中却依旧难以平静。

下人却将帛布交给了母亲。

母亲打开后,震惊不己,她难以置信一个五岁的孩童能写出如此深刻且饱含深情的话语,那话语中蕴含着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忧虑与关爱。

她将这段话抄录了一份,那抄录的过程仿佛是对我信念的肯定与传承,命令下人明天以王家的名义交给徐州刺史,希望这微弱的声音能引起朝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