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小天师下山去

第三章 迷途都市

发表时间: 2025-10-11
青石板路自归真观山门向下延伸,像是山神舒展的一条臂膀,将陈凡送向那片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凡俗世界。

熟悉,是因为师傅的书房里有地理图志,经文典籍中也常有人间百态的描绘;陌生,则是因为他从未真正用自己的双脚,踏足过这片名为“红尘”的土地。

越往下走,山中那股清灵之气便越是稀薄。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喧嚣、充满了七情六欲的“浊气”。

这并非贬义,而是万家灯火、人间烟火的真实气息。

对于自幼吐纳山川灵秀的陈凡而言,初闻之下,竟有些微醺般的不适。

当最后一块青石板被踩在脚下,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热闹的小镇出现在眼前,柏油马路如黑色的缎带,将镇子一分为二。

马路上,被师傅形容为“不用牛马拉的铁盒子”的汽车,正发出各种节奏的轰鸣声,飞驰而过。

道路两旁,店铺林立,高音喇叭里播放着他从未听过的、节奏欢快的曲调。

头顶上,密密麻麻的电线如蛛网般交错,分割着湛蓝的天空。

这就是山下的世界。

嘈杂,却又充满了勃勃生机。

陈凡站在路边,一身青色道袍,手持桃木剑,引来了不少路人的侧目。

有人好奇,有人以为是某个景区下来拍视频的网红,也有人只是匆匆一瞥,便被生活推着继续向前。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适应着这扑面而来的烟火气。

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南塘镇,据师傅所言,需先在此地乘坐一种名为“长途汽车”的法器。

他循着路牌的指引,找到了镇上的汽车站。

那是一个半露天的院子,停着几辆漆着不同颜色条纹的大铁盒。

院子门口,一块电子屏幕正滚动着红色的字样。

陈凡凝神细看,认出了“南塘”二字。

一辆车身写着“开往南塘”的大巴车恰好在此刻缓缓启动,准备驶出车站。

陈凡见状,连忙快步上前。

“司机师傅,请留步!”

大巴车司机是个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他从车窗探出头,有些不耐烦地看了陈凡一眼:“干啥?

上车就赶紧的,马上发车了!”

“弟子欲前往南塘镇,不知如何……上车买票啊!

还能咋地?”

司机指了指洞开的车门,“快点快点,就等你了。”

陈凡道了声谢,提着桃木剑迈上了车。

车内坐着不少乘客,他们大多在低头看着手中那块会发光的“符板”。

见他上来,也只是抬头扫了一眼他这身奇特的装束,便又低下头去。

他找了个靠窗的空位坐下,刚想安稳心神,司机师傅的声音又从前面传来:“哎,那小道长,票还没买呢!”

“票?”

陈凡一愣。

“对啊,车票!

扫码还是投币?”

司机指了指驾驶座旁一个红色的铁箱和一个贴着二维码的牌子。

陈凡这才想起师傅给的那个名为“手机”的法器。

他有些笨拙地从乾坤袋里掏出手机,学着师傅的样子在屏幕上划了一下。

屏幕亮起,映出他自己那张略带茫然的脸。

他看着满屏幕五颜六色的图案,一时竟不知该从何下手。

“快点啊!

后面还堵着车呢!”

司机师傅的催促声让车厢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陈凡额头渗出细汗,他捏着手机,感觉这东西比他画过的任何一道符箓都要复杂。

他尝试着点开一个绿色的图标,里面跳出了一大堆他不认识的人名和对话框。

他又点开一个红色的图标,里面则是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

“小师傅,你是不是不会用啊?”

旁边座位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像是学生模样的女孩小声问道。

陈凡有些窘迫地点了点头:“贫道……初次下山,对此物确实不甚了了。”

女孩“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似乎觉得他这副“古人”做派十分有趣。

她好心地凑过来,指点道:“你看,先打开这个蓝色的支付软件,点这个‘付钱’,就会出现一个码,让司机师傅拿扫码枪扫一下就行了。”

在女孩的帮助下,陈凡总算调出了那个二维码。

只听“嘀”的一声,司机头顶的机器发出了“支付成功”的语音提示。

“多谢这位居士。”

陈凡向女孩郑重地稽首行礼。

“不客气不客气。”

女孩被他这正式的礼节搞得有些手足无措,连忙摆手。

一场小小的风波过去,大巴车终于驶上了前往南塘镇的公路。

陈凡坐在窗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与村庄,心中感慨万千。

御风而行之术他在道经上见过,却不想凡人竟能用钢铁造出如此迅捷的代步工具。

他拿出师傅给的《异闻录》,借着车内的光线翻看起来。

书中所载的种种奇闻异事,远比他想象的要诡谲复杂。

人心之变,竟能催生出如此多的邪祟与魔障。

他看得入神,渐渐将身边的嘈杂与不适都抛在了脑后。

约莫一个多时辰后,车速渐渐慢了下来。

“南塘镇到了!

终点站,都下车了啊!”

随着司机的吆喝声,陈凡收起书,随着人流走下了车。

一股带着江南水乡特有湿润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与青云山的清冷截然不同。

眼前的南塘镇,比山脚下的小镇要大得多,也更具风韵。

白墙黛瓦的民居枕着一条碧绿的河水而建,家家户户门前都种着花草。

河上架着一座座形态各异的石桥,乌篷船在水面上悠悠划过,留下一圈圈涟漪。

然而,这古朴的画卷中,又夹杂着现代的笔触。

沿河的店铺,既有挂着“百年老店”牌匾的茶馆,也有装着落地玻璃、播放着爵士乐的咖啡厅。

穿着汉服的少女与提着名牌包的游客擦肩而过,古老的青石板路上,不时有外卖小哥的电动车风驰电掣地驶过。

古老与现代,宁静与喧嚣,在这里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陈凡沿着河边的主街缓步而行,他没有急着去寻找师傅所说的“望夫桥”,而是先找了一家看起来干净整洁的小客栈住下。

客栈的老板娘是个爽利的中年妇人,看到陈凡这一身打扮,倒也没太惊讶,只是笑着打趣道:“小道长这是来我们南塘采风,还是来降妖的呀?”

“贫道云游至此,叨扰了。”

陈凡依旧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模样。

办理入住时,他又在老板娘的帮助下,经历了一番“扫码登记”和“刷脸验证”的新奇体验,总算成功住进了二楼一间能看到河景的房间。

将行囊安顿好,己是黄昏时分。

夕阳的余晖给整个古镇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陈凡走出客栈,向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婆婆打听“望夫桥”的所在。

“望夫桥啊……”老婆婆首起身,用湿漉漉的手往镇子深处一指,“顺着这条河一首往里走,最偏僻、最老的那座就是了。

年轻人,那桥有些年头了,晚上最好别一个人去,最近……不太平。”

“不太平?”

陈凡心中一动,追问道,“敢问老人家,是出了什么事吗?”

“也说不上什么大事。”

老婆婆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就是好些人说,天黑了以后,路过那桥,总能听到有女人在叹气。

那声音,唉哟,听得人心都发慌。

还有人说,下雨天能看到桥上有个红影子一闪而过呢!”

“多谢老人家指点。”

陈凡辞别了老婆婆,顺着她指引的方向走去。

越往里走,游客越少,商业气息也越淡,两岸的民居显得愈发古旧。

终于,一座通体由青石砌成、桥身爬满了藤蔓与青苔的单孔拱桥,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桥下的河水流速缓慢,桥边的几棵老柳树垂下万千丝绦,在晚风中轻轻摇曳。

这便是望夫桥了。

桥上空无一人,显得格外幽静。

陈凡踏上石阶,一步步走到桥中央。

他闭上双眼,摒弃了周围所有的声音,将心神沉静下来,仔细地感应着周围的气息。

刹那间,一股若有若无的阴冷,顺着他的脚底,从桥身的石缝中丝丝缕缕地渗了上来。

这股气息很淡,却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悲伤与怨怼,像是一坛被埋藏了太久太久的苦酒,仅仅是泄露出一丝酒气,便足以令人愁肠百结。

陈凡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桥中央一块颜色比周围略深的石板上。

那股气息的源头,就在这里。

他蹲下身,伸出手指,轻轻触摸着那块冰冷的石板。

指尖传来的,除了石头的坚硬,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等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的等待。

天色,在不知不觉间,己经完全暗了下来。

河岸两边的民居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唯有这座古老的石桥,被笼罩在越来越浓的夜色之中。

一阵夹带着水汽的冷风吹过,柳枝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就在这风声之中,一声几不可闻,却又无比清晰的叹息,幽幽地……从陈凡的耳边,飘了过去。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