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过尘间,有光未眠。
山无语,人未识,而心中己有波澜。
---南垣山下,有村名落川。
山雨经年,云气常驻,村人以柴米度日,晨钟暮鼓之外,再无异声。
唯有夜半,山影深处常有微光起灭,似星坠入凡尘,又似梦里有人轻叹。
刘宁年十六,居村东柳下屋。
其性寡言,不擅笑,也不多悲。
每日随父上山伐木,暮时归家,煮一盏清粥,灯火微明,窗外虫声不歇。
他常在夜色将深时停下斧,抬头看那层层叠叠的山。
有人说山那边是灵人之地,有人说那不过是天与地未接触的云。
刘宁不信,也不疑。
他只是望着,心中不知何故,总生出一点温意。
---那一夜,山风骤起。
松涛似浪,雷声自远及近,闪电划破山脊,照亮了满山的白。
刘宁醒于梦中。
梦里有一片无边之光,光中似有万语,听不真,却极近。
醒后,心口微烫,仿佛仍有那光在胸腔缓缓跳动。
他披衣出门,天色沉黑。
远山之间,忽有一点亮光,细如灯芯,却在风雨之中稳稳燃着。
他站在屋檐下,看了很久。
那光似有灵,仿佛在回望他。
---风声渐止。
雨丝如线,轻落于肩。
村中犬吠几声,旋即归寂。
刘宁忽然听见一种奇异的声音。
不是雷,不是风,而像是……山在呼吸。
呼——吸——深长、缓慢,带着古老的回声。
他的心也随之起伏。
胸口那微光在暗夜里似乎微微一亮,像是应着那呼吸而动。
一瞬间,天地仿佛变得清明。
雨水落下的轨迹、松叶颤动的频率、甚至远处溪流转弯的声响——都在他心中化为某种节律。
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只觉自己似乎“听见了世界”。
---就在此时,一声轻响。
像有什么坠地——来自山的那一头。
紧接着,一道白光破雾而出,划出一道弧线,沉入南垣山腹。
光消之处,山势微震,云雾翻滚。
刘宁怔立,掌心仍在微颤。
那光的余息似乎顺着风,落在他额前,凉凉的,几乎像梦。
他想迈步,却被一种莫名的惧意束缚住。
心口的热意越来越强,像有什么在呼唤他。
他低声道:“是谁……在梦里唤我?”
无人答。
只有风,带着山中松脂的气息,从夜色深处吹来。
---天将破晓时,他仍未合眼。
窗外的露水在瓦上结成碎光,仿佛细小的星。
他忽觉,这夜之后,自己再也回不到从前。
因为那一缕光,己经在心里生根。
> 尘未动,心己起。
山未应,而梦中光,仍在呼吸。
---凡心不灭,尘途无尽。
> “行于尘,不问仙;光自心生,不借天恩。”
修行并非求道,而是求心。
光生于凡尘,灭于贪嗔。
刘宁的旅程,是一个凡人走向自识的漫长跋涉。
性格沉静而不怯,心中有温柔,也有执念。
他并非天赋异禀,而是“识生于无心”——在平凡中自燃。
最初,只是想弄明白梦中那片光海;后来,想守住“心中那一点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