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悬疑惊悚 > 霓虹深渊:消失的末班乘客

霓虹深渊:消失的末班乘客

元帅的故事 著

悬疑惊悚连载

悬疑惊悚《霓虹深渊:消失的末班乘客由网络作家“元帅的故事”所男女主角分别是林默苏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临海市的午夜雨雾编号107的末班地铁裹挟着寒气驶入滨海新区车门打开的瞬值班站长老周发本该载满晚归乘客的第一节车竟只剩靠窗座位上的半杯温热拿铁、一张撕成两半的地铁以及空气中未散的淡淡香水味——28岁的创科集团市场部经理苏凭空消失在了监控全覆盖、门窗紧锁的车厢没有挣扎痕没有目击甚至连车厢连接处的金属缝隙都未检测到生物残这起“幽灵式失踪案”迅速在都市中蔓延恐被遗忘在城郊派出所三年的林因一封标注“暗星”符号的匿名举报意外重返重组的专案面对昔日同事的质疑、上级72小时破局的死命以及案件背后逐渐浮现的诡异符号、被篡改的监控录像、苏晴生前加密的“实验日记”,林默必须在破解失踪案的同直面三年前的噩随着调查深他发现苏晴的失踪不仅与跨国生物公司“创科集团”的地下实验有更藏着“暗星组织”企图通过基因筛选控制城市的阴而他自早已被卷入这场以生命为赌注的死亡迷

主角:林默,苏晴   更新:2025-10-19 18:14:0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临海市的午夜十二点,冷雨敲打着地铁1号线滨海新区站的玻璃幕墙,将窗外的霓虹晕成一片模糊的橘红色光斑。

值班站长老周靠在值班室门口,揉着酸胀的太阳穴——他己经连续值了16个小时的班,眼下只剩最后一趟末班地铁,就能交班回家。

“叮咚——”站台广播里的到站提示音带着电流杂音,编号107的地铁列车缓缓驶入站台,车轮与轨道摩擦的“吱呀”声在空旷的站厅里格外刺耳。

按调度中心的实时数据,这趟从市中心出发的列车,至少载着23名晚归乘客,可当列车停稳、车门缓缓滑开的瞬间,老周刚到嘴边的哈欠突然僵住,手里的保温杯“哐当”一声砸在地上,热水溅湿了裤脚。

第一节车厢里,空得只剩穿堂风。

没有拥挤的人影,没有行李箱滚轮的声响,甚至连乘客遗落的纸巾、瓶盖都没有。

只有靠近车门的靠窗座位上,放着一杯还冒着白汽的拿铁咖啡,杯壁上印着市中心“星隅咖啡”的银色logo,杯沿还沾着一点淡粉色的口红印;旁边的地板上,散落着半张被撕碎的地铁票,票面上的发车时间清晰地印着“23:45”,起点站是市中心站,终点站正是滨海新区站。

“调度中心!

调度中心!

这里是滨海新区站!

107次列车第一节车厢,乘客……乘客不见了!”

老周抓着对讲机的手在发抖,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慌。

他快步冲上列车,弯腰检查每个座位底下,甚至踮起脚查看行李架——空的;他又蹲下身,手指抠着车厢连接处的金属缝隙,指甲缝里蹭满了灰尘,却连一根头发丝都没摸到。

更诡异的是,正对着那排座位的监控摄像头,镜头干净无遮挡,角度完美覆盖了整个座位区域,绝无任何拍摄盲区。

十分钟后,三辆警车划破雨幕,红蓝交替的警灯将站台照得如同白昼。

刑侦支队副队长赵磊跳下车,黑色警服的袖口还沾着雨水,他看着被警戒线围住的第一节车厢,眉头瞬间拧成一个结:“技术科,立刻检测咖啡温度、提取杯壁指纹和口红样本,地铁票上的DNA也得查!

小王,你带两个人,调取107次列车从市中心站到滨海新区站的所有沿线监控,重点查车厢连接处和隧道内的应急通道!”

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俯身靠近咖啡杯,温度计的探头刚碰到杯壁,就抬头看向赵磊:“赵队,咖啡温度还剩52℃,按室内温度推算,离开热源不超过20分钟——也就是说,在列车进站前的最后一站,这个人还在座位上。”

另一名技术人员用紫外线灯照射地铁票,突然停顿:“赵队,票根边缘有细微的刻痕,像是用指甲或尖锐物品划的,得回去用专业设备放大才能看清。”

“20分钟前还在,进站就没了?”

赵磊皱着眉,走到车厢门口往里看,“列车行驶中车门和安全门都是双重锁定的,隧道里的应急通道也有电子门禁,需要刷员工卡才能打开,她怎么可能凭空消失?”

他刚说完,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市局副局长张铭的电话。

“赵磊,让清水派出所的林默立刻来专案组报到。”

张铭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林默?”

赵磊的眉头皱得更紧,“张局,您没搞错吧?

三年前那个搞砸‘11·23连环杀人案’的人,现在就是个处理邻里吵架、抓小偷的片警,找他来能有用吗?”

“少废话,这是局里的决定。”

张铭的语气加重,“匿名举报信里提到了‘暗星’,只有林默对这个符号最熟悉。

让他半小时内到刑侦支队报到,过时按抗命处理。”

电话挂断后,赵磊盯着手机屏幕,脸色复杂。

他和林默曾是警校同学,当年林默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进入刑侦支队,不到两年就升为重案组副队长,是所有人眼中的“刑侦天才”——可三年前的“11·23案”,林默因为急于破案,误判了关键证据,导致真凶“暗星”逃脱,还间接让老队长在追捕时牺牲。

从那以后,林默就像变了个人,主动申请调去城郊派出所,再也没碰过任何刑事案件。

此刻的清水派出所,值班室里的台灯发出昏黄的光。

林默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的是“11·23连环杀人案”的卷宗,封皮己经被翻得卷边。

卷宗里的照片上,三名死者的锁骨下方,都刻着一个细小的黑色“暗星”符号——那是他当年忽略的关键线索,也是他三年来无法摆脱的噩梦。

他的指尖轻轻划过照片上老队长的遗像,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林哥,市局电话!

让你立刻去刑侦支队,说有紧急大案!”

年轻警员小王推开门冲进来,手里拿着对讲机,语气里藏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好像是地铁里有人凭空消失了,局里特意点了你的名!”

林默的手指顿了顿,他抬起头,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犹豫,还有一丝被压抑了三年的渴望。

他伸手摸了摸衣领内侧,那枚褪色的“刑侦”徽章还在,冰冷的金属触感贴着皮肤,像是在提醒他曾经的身份。

“知道了。”

林默站起身,将卷宗小心翼翼地收进抽屉,锁上。

他拿起挂在墙上的黑色外套,套在身上,又对着镜子理了理衣领,确保那枚徽章不会露出来。

出租车行驶在空旷的雨夜街道上,窗外的霓虹灯在车窗上划过一道道模糊的光痕。

林默靠在车窗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三年前的画面:审讯室里,嫌疑人诡异的笑容;老队长在电话里说“我找到暗星的线索了”的声音;还有新闻发布会上,他承认自己误判时,台下记者们质疑的目光。

半小时后,出租车停在市局大楼前。

这座威严的建筑在雨夜里像一头蛰伏的巨兽,门口的安保人员仔细核对了林默的身份信息,才放行让他进入。

走进熟悉的走廊,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咖啡混合的味道,与三年前一模一样。

重案组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键盘敲击的声响,林默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办公室里,十几名警员正围着白板忙碌,白板上贴着一张女人的照片——28岁,苏晴,创科集团市场部经理,旁边还贴着那杯咖啡和半张地铁票的现场照片。

赵磊看到他进来,只是冷淡地瞥了一眼,指了指角落里的一个空位:“坐吧,等张局过来开会。”

林默没有说话,默默走到那个空位坐下。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白板上的信息,视线最终停留在咖啡杯的照片上——杯壁上的口红印是豆沙色,杯底残留的咖啡渍形状不规则,说明杯子被人动过;而那半张地铁票,撕口处很整齐,不像是慌乱中撕的,更像是刻意为之。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张铭走了进来。

他的肩上扛着一级警监的警衔,脸色严肃。

张铭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林默身上,眼神复杂:“人都到齐了,开会。”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今晚00:03,地铁1号线107次末班列车抵达滨海新区站,乘客苏晴在监控全覆盖的车厢内失踪,现场只留下一杯温热咖啡和半张地铁票。

技术科初步检测,咖啡中含有微量氟硝西泮——也就是俗称的‘约会强暴药’,剂量足够让人在15分钟内陷入深度昏睡。”

张铭顿了顿,继续说道:“更关键的是,我们在苏晴失踪后半小时,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

他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张打印纸,投影在屏幕上——纸上只有一句话,用宋体五号字打印:“三年前的错误,该偿还了。

苏晴的失踪,只是一个开始。

找到‘暗星’,才能阻止下一场灾难。”

“暗星”两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林默记忆的闸门。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里带着震惊。

“林默,”张铭看向他,“三年前的‘11·23案’,死者身上都有‘暗星’符号,你对这个符号最熟悉。

局里决定,让你加入专案组,负责案件的细节勘查和逻辑推理。

给你72小时,要么找到苏晴,要么……你就回清水派出所,永远别再碰刑侦。”

林默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看着屏幕上的“暗星”符号,又摸了摸衣领内侧的徽章,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却坚定:“我需要‘11·23案’的所有卷宗,还有苏晴的详细资料,包括她的社交账号、通话记录和近期行程。”

张铭点了点头:“小王,你配合林默,把资料整理好给他。

赵磊,你负责带队排查苏晴的社会关系,重点查她在创科集团的工作内容。

散会。”

所有人都忙碌起来,办公室里再次响起键盘敲击声和低声交谈声。

林默坐在座位上,小王己经把苏晴的资料放在了他面前。

他翻开资料,目光落在苏晴的入职时间上——三年前,正好是他被贬到清水派出所的那一年。

这个巧合,让林默的心里升起一丝不安。

他拿起那杯咖啡的现场照片,指尖在照片上轻轻划过,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苏晴是被人下药后带走的,凶手怎么可能在监控全覆盖的车厢里,做到不留任何痕迹?

窗外的雨还在下,林默看着照片上冒着白汽的咖啡,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这杯温热的拿铁,或许就是解开整个谜团的第一个钥匙。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