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NBA:联手乔丹,在奇才杀疯了

第2章 篮球之路

发表时间: 2025-10-19
2000年10月15日,东莞。

宏远俱乐部训练馆里,弥漫着新赛季开始前特有的、夹杂着汗水和希望的紧张气息。

主力球员尚未完全归队,场地内多是挥汗如雨的年轻面孔。

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坐着一个人,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

他很高,非常瘦,黝黑的皮肤像是刚从田里上来,活脱脱一根会移动的竹竿。

这就是江程。

他安静地坐着,等待着能决定他命运的人。

不一会儿,主教练张勇军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眉头微不可察地皱起:“你就是那个自己找上门来的?

以前在哪打过球?”

江程心里门清,在这种地方,实话实说“不会打”就等于自断前程。

他稳住心神,按照打好的腹稿回答:“在校队打过,打中锋。”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张勇军面无表情:“身高、臂展、体重,报一下。”

江程下意识挠了挠头,这动作让他看起来更显青涩:“身高2米11,体重……大概85公斤?

臂展……没正经量过。”

这体重自然是虚报的,要不是重生回来靠每天两盆饭硬撑,他这身板估计连门都进不来。

张勇军眼神毒辣,哼了一声:“85?

我看悬!

老李,带他去量个体测。”

设备就在旁边,结果很快出来。

张勇军看着手里的数据单,念道:“江程,18岁,裸足2米11,体重83公斤,臂展2米31……”他抬头又扫了江程一眼,“条件是真不错,就是这体重,太瘦了,跟竹竿似的,一撞就倒。”

江程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家里条件不好,吃饱饭都难。”

张勇军点了点头,没再多问,对助理教练老李示意:“带他去场上,验验基本功。”

江程心里“咯噔”一下,他是有准备的,只不过似乎有点“准备不足”——他所谓的准备,不过是跟着村里老大爷学过两招似是而非的勾手和背身,基本功?

那是什么玩意?

接下来的场面,堪称大型两极分化现场。

基本功环节,惨不忍睹。

运球磕磕绊绊,传球能歪到姥姥家。

轮到罚球时,更是创造了10投0中的惊人记录,篮筐都快被他砸歪了。

然而,一到扣篮环节,画风突变。

助理教练老李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扣篮的。

别人是奋力起跳将球砸进篮筐,江程则是轻盈跃起,在空中仿佛还有余裕,从容地将球“按”进篮筐,轻松得像是完成一次普通的放篮。

当老李让他全力起跳摸高时,江程深吸一口气,全力一蹬。

下一秒,老李的下巴差点惊掉在地上——江程的手指,离篮板上沿仅仅差了半截手指的距离!

这己经不是天赋异禀能形容的了,这简首是非人类!

老李不敢怠慢,赶紧让江程等着,自己小跑着去主教练办公室汇报这“冰火两重天”的情况。

张勇军听完汇报,沉吟了片刻,手指在桌上敲了敲:“问他,一个月2000块,包吃包住,干不干。

这身体条件,啧啧,不练练真是糟蹋了。”

“干!”

当老李把条件告诉江程时,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回答得斩钉截铁。

月薪2000,包吃包住!

在2000年,这对他和家庭而言,己是一笔不敢想象的巨款。

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平台——一个可以安心练球、合法“蹭饭”、飞速成长的地方。

这一切的顺利,甚至超出了他最大胆的预期。

他清楚,这都得益于重生后这具堪称“天选运动员”的身体。

在工地上,他曾拼命干活,累到手臂都抬不起来,可只需休息半个钟头,便又生龙活虎。

第二天醒来,更是神清气爽,仿佛昨天的疲劳从未存在过。

站在宏远训练馆的光滑地板上,江程知道,他的篮球之路,终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而篮球这项运动,或许也会因为他的到来,掀起意想不到的波澜。

正式成为宏远青年队一员的第二天,江程的“好日子”就开始了。

助理教练老李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地狱入门级”训练计划,核心只有三个字:基本功。

第一天,是灾难片。

运球:篮球在他那双大手面前,像个不听话的弹跳精灵。

不是砸到脚面飞出去,就是失去控制滚向角落。

老李的要求很简单:“右手运球一千次,左手运球一千次,交替运球一千次!

球不许丢!”

江程做得满头大汗,腰都快弯断了。

投篮:他的投篮动作完全没有协调性可言,像是全身关节在打架,投出的球轨迹诡异,力度全凭运气。

体能:虽然恢复能力变态,但耐力需要积累。

折返跑练到后来,他感觉肺里像着了火。

第二天,是进步片。

经过前一天的“摧残”和一夜超快恢复,江程发现自己的身体似乎开始“记住”那些别扭的动作。

运球时,虽然依旧磕绊,但球失控的次数明显少了。

投篮依旧离谱,但至少有一两个球能碰到篮筐了,甚至蒙进了一个!

这让在旁边监督的老李眼神微动。

第三天,是科幻片。

江程自己都感到震惊。

他的学习能力和身体协调性的进步速度,堪比电脑下载并安装程序。

老李讲解并示范的交叉步过人要领,他能在几次失败后,迅速调整重心和步伐,模仿得有模有样。

近距离打板投篮,老李只教了擦板的角度和力度,他练习半小时后,命中率竟然能稳定在五成左右!

老李忍不住对张勇军嘀咕:“张导,这小子……邪门啊!

学东西太快了,昨天还同手同脚,今天就像练过几个月似的。”

第一周结束,江程己经脱胎换骨。

他不再是最初那个连球都运不利索的“竹竿”了。

虽然距离合格还差得远,但他己经掌握了最基础的运球、传球和上篮动作,姿势也从极度别扭变得逐渐流畅。

更可怕的是他的训练态度,永远是最早到训练馆,最晚离开,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

夜深人静,江程躺在宿舍床上,看着自己磨破皮又迅速愈合的手指,感受着身体里奔涌的力量和日益清晰的肌肉记忆。

从零开始,磨炼基本功。

这条路枯燥至极,却也踏实无比。

他清楚地知道,这具重生后的身体,给予他的不仅是顶级的静态天赋和恢复能力,更有一颗极度渴望学习、并能飞速吸收和成长的大脑。

篮球之路,终于在他脚下,铺开了第一块坚实的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