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理想对撞“这个案子,归你们新人组。”
郑未白语音清晰,带着一点习惯性的自嘲口吻,敲了敲刚翻开的文件。
会议室里灯光微微泛黄,玻璃幕墙后的城市远景像未完成的拼图,冷静而沉重。
林清和下意识挺首了背。
昨天的新人磨合会还残存着些不合时宜的热血,此刻,空气里只剩纸张和咖啡混杂的香气。
宋策缩在椅边,一本正经,但眼里闪过一丝警惕。
金素然翻开笔记本,不动声色地环视一圈,仿佛在扫描每个人的反应。
她在旁侧落座,只偶尔低头记录,目光却始终没离开郑未白的脸。
郑未白轻敲第二份文件:“委托人是锦星科技。
知识产权纠纷,事关三十多项核心专利——对方是陶一渊带队。
我们要么赢,要么成为热搜。”
这个名字仿佛在空气里投下一道影子。
林清和眉头动了动,宋策嘴角微微牵动,金素然则下意识收了收肩。
“谈判明天下午,准备一份初步策略,”郑未白视线轮流掠过每个人,停在林清和身上,“清和,你负责方案拟定,宋策跟进资料,素然统筹行政资源。”
宋策发出难得的迟疑:“对方太强了,媒体风向又飘。
咱们新人组是不是有点……冒险?”
郑未白抬手止住质疑:“正因为强,才值得你们去碰。
否则你们在‘知行’学到什么?
法律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安全区。”
林清和脑海里己经闪过案情,专利核心、对方律所、社会关注、名利之争。
她呼出一口气,正色道:“请问合伙人,如果委托人的行为本身可能触碰道德灰区——我们能否拒绝?”
会议室里短暂沉默。
郑未白望着她,嘴角上扬,半是欣赏半是戏谑:“你想做审判者,还是律师?
这里没有理想的罐头,只有现实的饭碗。”
金素然打破平静,语气中带着一丝温和:“林律师,你可以质疑,但也要考虑团队利益。
锦星就是‘知行’年度重点客户。”
林清和闻言,没再追问,只是在笔记本上默默写了几行字。
她的理想于此刻似乎与现实剧烈碰撞,却又无处发泄。
宋策忽然开口,一贯冷幽默:“如果我们有理想主义加持,能否申请加班费翻倍?
至少让精神损失有点市场价。”
郑未白笑出声:“你脑子里装的,难道是市价而不是市侩?”
气氛短暂松散,金素然差点没忍住笑,却又在转瞬之间恢复了行政主管一贯的严肃。
“会议到此结束,明天上午给我初步方案。”
郑未白拍了拍桌面,站起身,顺带将文件递给林清和。
朝她点了下头,又意味深长地补了一句:“理想主义不是坏事,但容易摔倒时,记得用法律扶起来。”
会议室的人陆续起身。
脚步声落在地毯上,远处玻璃反射出一轮即将下沉的夕阳。
林清和攥着文件,脸上不怒不喜。
宋策则跟在她后面,两人并肩走出门。
走廊里光线一如既往地柔和。
宋策率先打破沉默:“林,你刚才像是往坦克上丢核桃,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内部温和点——比如给客户提点善意建议,顺手赚一份人情。”
“你就想‘顺手’。”
林清和瞥了一眼,语气里带着些不满,“你有没有觉得,我们的职业操守比饭盒还薄?”
金素然恰在此时跟上,温和插话:“刚进律所,没人会告诉你答案。
法律的边界和良心的边界,每个人都得自己用焦虑和失败去丈量。”
走廊尽头,楼下的咖啡机嗒嗒响着。
林清和沉默了一下,低声:“为什么法律圈看起来这样……模糊?
我爸说,理想主义是玻璃杯子,总会摔碎。”
金素然放慢脚步,声音低缓:“可是碎片也能反光。”
宋策似乎被这一句话击中了,随后自嘲:“希望下周不是用这些碎片拼合同。”
三人在楼梯口停下。
林清和突然转身,认真看向金素然和宋策:“如果方案真的踩了红线,我不会妥协。
我宁愿吃亏。”
宋策原本要走,闻言停住。
金素然只是安静地看着她,一如既往地没有表态,但眼里少有地露出一丝赞许。
“你别把事情想简单。”
宋策拍了拍林清和肩膀,“这个案子打起来,要准备对现实失望,也要准备对自己怀疑。”
林清和沉默片刻:“我不怕怀疑,但不想丢掉底线。
至少,不在第一天。”
这句话在办公室里回荡,在脱离会议室后的空间里比刚才更为清晰。
外头玻璃幕墙映照着落日,光影在地毯上游走。
办公区渐渐散去人影,只有“知行”门口的标语还保持着初晨的坚定。
晚风袭来,林清和低头看着手里的案件资料,指节收紧。
她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转身朝工位走去。
宋策跟在后面,神情复杂,金素然则站在原地,目送二人的背影渐渐拉远。
这一夜,理想和现实刚刚撞上第一道界线,余波未散。
文件的边角轻微翘起,像是短暂的犹豫。
知行律师事务所安静下来,却有人在沉默中将底线铺展开。
案卷折痕如光影,明天会带来怎样的抉择,没人说得清。
只剩下每个人各自的信仰,在城市夜色下悄然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