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其它小说 > 代班客服的第三通来电

代班客服的第三通来电

阿月邻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由苏慧林薇担任主角的现书名:《代班客服的第三通来电本文篇幅节奏不喜欢的书友放心精彩内容:男女主角分别是林薇,苏慧的现代,年代小说《代班客服的第三通来电由新晋小说家“阿月邻”所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感人瞬本站无弹窗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238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23 01:46:06。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代班客服的第三通来电

主角:苏慧,林薇   更新:2025-10-23 07:42:4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凌晨的接线任务林薇的指甲在键盘上划出细碎的声响时,

墙上的电子钟刚好跳到00:03。作为“时光回响”客服中心的临时代班,

这是她熬过的第三个夜班,耳机里还残留着上一位同事留下的薄荷糖余味。“新人注意,

2号线路是特殊通道,接起后无论听到什么都不能挂电话。”组长交接时的叮嘱突然冒出来,

林薇刚抿了口冷掉的咖啡,2号线路的红灯就猛地亮起,像只窥视的眼睛。“您好,

时光回响为您服务。”她按流程开口,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桌角的划痕——那是前同事留下的,

据说每个接听过2号线路的人,都会在桌角留下一道印记。听筒里没有立刻传来人声,

只有一阵潮湿的风声,夹杂着隐约的水流声,像是有人站在江边打电话。

林薇正想再重复一遍话术,一个沙哑的女声突然响起,带着浓重的水汽,

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请问……能帮我找个东西吗?

”“请说您要寻找的物品名称和相关信息。”林薇迅速点开备注框,

却发现系统显示这条线路没有存档权限,只能手动记录在便签纸上。笔尖划过纸面,

她忽然觉得那风声离自己很近,像是从耳机里溢出来,落在手背上,凉得刺骨。

“一个蓝色的保温桶,1998年的,里面装着鱼汤。”女人的声音顿了顿,

像是被什么东西呛到,带着明显的哽咽,“我女儿等着喝……她在桥洞底下等了好久,

汤要凉了。”林薇的笔顿在纸上。1998年是二十五年前,

“时光回响”名义上是24小时失物招领平台,

理那些“常规渠道找不到”的物品——比如几十年前丢失的信物、被遗忘在旧时光里的承诺,

甚至是……不属于活人的委托。这是她入职前培训时反复强调的“特殊服务条款”,

当时她只当是公司搞的噱头,直到此刻,后背才慢慢爬起寒意。“请问您的姓名,

以及最后见到保温桶的地点?”她按规定追问,指尖用力到泛白。“我叫苏慧,

在滨江路老桥。”女人的声音突然清晰了些,还带着金属碰撞的脆响,

像是保温桶的提手在摇晃,“那天雨下得特别大,比今天还大,

自行车翻进了江里……保温桶漂走的时候,我看见上面的小熊贴纸掉了,粘在桥栏杆上,

红眼睛的那个。

”林薇刚把“苏慧、1998、滨江路老桥、蓝色保温桶小熊贴纸”几个字写下来,

听筒里突然传来剧烈的电流声,刺得她耳膜发疼,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干扰信号。等杂音褪去,

线路已经恢复了忙音,只有便签纸上的字迹还带着油墨的新鲜痕迹,

手背上的凉意却迟迟不散。她盯着“滨江路老桥”这几个字,

突然想起白天刷到的新闻——那座横跨滨江的老桥下个月就要拆了,

现在正在征集老物件做纪念展,据说要把桥的故事刻在新修的纪念碑上。凌晨两点,

换班的同事张姐敲了敲她的桌子,手里拿着杯热豆浆:“2号线路的记录呢?

刚才系统预警了,说有‘特殊委托’接入。”林薇把便签纸递过去,张姐看完皱起眉,

指尖在“苏慧”两个字上反复摩挲:“这个名字在特殊名录里。1998年滨江路发洪水,

她是附近小学的语文老师,为了救落水的孩子,连人带车翻进江里,尸体到现在都没找到。

”林薇的后背瞬间僵住,手里的咖啡杯“哐当”一声撞在桌角。

她想起女人说的“桥洞底下等了好久”,想起那潮湿的风声和水流声,

突然明白过来——这通电话根本不是来自活人,而是来自二十五年前,

那个永远困在洪水里的苏慧。2. 消失的保温桶第二天林薇特意调了休,

揣着那张记着信息的便签纸往滨江路走。老桥已经围上了施工挡板,

铁锈色的栏杆上挂着“危桥禁止通行”的警示牌,风吹过挡板缝隙,发出“呜呜”的声响,

像有人在哭。桥下的江水泛着浑浊的黄色,拍打着岸边的碎石,溅起的水花落在裤脚上,

凉得像那天凌晨手背上的触感。“姑娘,找什么呢?”一个守工地的老人凑过来,

他戴着顶旧草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满是皱纹的下巴。

老人手里拿着根铁锹,锹头还沾着湿泥,像是刚从江滩回来。林薇晃了晃手里的便签纸,

声音有些发紧:“您知道1998年,有人在这里丢过一个蓝色保温桶吗?上面有小熊贴纸,

红眼睛的。”老人的动作顿了顿,抬手把草帽往上推了推,露出双浑浊却锐利的眼睛,

里面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悲伤,又像是怀念:“那是苏老师的桶。她人好得很,

总给学生带糖吃,就是命苦。”老人说,1998年夏天的那场洪水来得毫无征兆。

那天中午刚下过暴雨,江水涨得飞快,苏慧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往学校赶,

车后座绑着个蓝色保温桶——里面是她早起炖的鲫鱼汤,

女儿陈念发烧请假在学校传达室等着,说想喝口热汤。走到老桥中间时,

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只见个七八岁的男孩被洪水卷进江里,在水里挣扎。

苏慧想都没想就跳下去救人,把男孩推到岸边时,自己却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

自行车和保温桶也跟着翻进江里,瞬间就没了踪影。“后来呢?她女儿怎么样了?

”林薇追问,指尖紧紧攥着便签纸,边缘被捏得发皱。“被她丈夫接走了,听说去了南方,

再也没回来过。”老人叹了口气,指了指桥洞的方向,“前几年还有人说,

下雨的晚上能看见一个穿蓝衣服的女人在桥洞底下找东西,手里还提着个桶,喊着‘念念,

喝汤了’。”林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桥洞深处黑漆漆的,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蠕动。

她刚要走近,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

来电显示竟是“未知号码”——和昨晚2号线路的显示一模一样。她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

听筒里立刻传来苏慧的声音,比昨晚更清晰,还带着淡淡的鱼腥味,

像是从江水里捞出来的:“找到保温桶了吗?我女儿说冷,汤要凉了,

她还在桥洞底下等我呢。”林薇握着手机的手不停发抖,身后的江水声仿佛突然放大,

灌进耳朵里:“我还在找,您能再想想,保温桶上除了小熊贴纸,还有别的标记吗?

比如……刻字或者图案?”听筒里沉默了片刻,传来水流撞击石头的声音,

苏慧的声音带着哭腔,像是在水里说话:“桶盖内侧,我用小刀刻了‘念念’两个字,

那是我女儿的小名……还有,桶的提手是银色的,我缠了圈蓝色毛线,是念念织的,

虽然歪歪扭扭的,但很暖和。”挂了电话,林薇发现通话记录里根本没有这条记录,

就像那通来电从未存在过。她攥着手机走向桥洞,潮湿的水汽裹着霉味扑面而来,

她打开手机手电筒,光柱扫过布满青苔的石壁,

突然在角落看到块蓝色碎片——边缘印着半只小熊,红眼睛的图案还清晰可见,

正是苏慧描述的贴纸。碎片旁边压着个生锈的保温桶提手,上面还缠着几根蓝色毛线,

毛线已经褪色,但能看出织得歪歪扭扭,和苏慧说的一模一样。林薇蹲下身去捡,

指尖刚碰到提手,就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她猛地回头,

只见守工地的老人站在桥洞入口,手里拿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

“这是今天早上在江滩捡到的,退潮的时候露出来的,”老人把油纸包递过来,

里面是个变形的蓝色保温桶,桶身被江水泡得发胀,桶盖内侧果然刻着“念念”两个字,

只是字迹被水浸得模糊,“应该就是苏老师的桶,当年她穿的蓝毛衣,袖口就有这种毛线。

”林薇抱着保温桶,突然想起苏慧说的“女儿在桥洞下等了好久”。她刚要开口问什么,

老人又说:“苏老师的女儿陈念,当年才六岁,长得特别可爱。苏老师走后,

她总来桥洞下等,抱着个小熊玩偶,说妈妈会带着鱼汤回来。后来她爸爸带她走的那天,

她把玩偶藏在了桥洞的石缝里,说等妈妈找到桶,就能看到玩偶,知道她在等。

”林薇顺着老人指的石缝摸去,果然摸到个褪色的小熊玩偶,

玩偶肚子上绣着个歪歪扭扭的“念”字,和保温桶上的刻字一模一样。

她把玩偶和保温桶放在一起,突然听见一阵细微的啜泣声,像是从保温桶里传出来的,

又像是从江风里飘来的,轻轻的,带着终于等到的委屈。“谢谢您。”林薇站起身,

抱着保温桶和玩偶,眼眶有些发红。老人摆摆手,

望着江水轻声说:“帮苏老师把东西找回来,也算是了了个心愿。当年我就在岸边,

看着她跳下去救人,

住她……”3. 迟到了二十五年的回信林薇抱着保温桶和玩偶回到“时光回响”客服中心,

刚进门就被张姐拉住:“你昨天接的2号线路委托,系统显示‘待完成’,

你找到那个保温桶了?”林薇点点头,把保温桶和玩偶放在桌上,

张姐看到“念念”的刻字和小熊玩偶时,突然红了眼眶:“我认识苏慧,我们是高中同学。

当年她走后,我去看过陈念,那孩子抱着玩偶,说妈妈没走,只是去给她找鱼汤了。

”张姐说,苏慧当年和丈夫感情并不好,丈夫总在外打工,很少回家,

她一个人又当妈又当爹,还得教书,但从来没抱怨过。唯一的心愿就是攒够钱,

带陈念去看海,因为陈念总说“妈妈是被江水带走的,去海边就能找到妈妈”。“对了,

纪念展的主办方昨天联系我们,说想征集和老桥有关的故事,”张姐突然想起什么,

从抽屉里拿出张邀请函,“你要不要把苏老师的故事和这些老物件送过去?

说不定陈念能看到,她这些年一直在找和妈妈有关的东西。”林薇看着桌上的保温桶和玩偶,

突然想起昨晚苏慧的声音——那里面满是对女儿的愧疚和思念。她点点头,

决定把这些东西送去纪念展,还写了篇短文,把苏慧的故事和委托的经过都写了进去,

末尾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陈念能看到。纪念展开幕那天,

林薇抱着保温桶和玩偶站在展台前,不少人围着看,有人偷偷抹眼泪。突然,

一个穿米色风衣的女人走到展台前,盯着保温桶和玩偶,身体不停发抖。

“这是……我妈妈的保温桶,还有我的小熊玩偶。”女人的声音带着哭腔,

她指着桶盖上的“念念”二字,“这是我妈妈刻的,我小时候织的毛线,

歪歪扭扭的……”林薇心里一震,连忙问:“您是陈念?”女人点点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