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九年的二月,东海边上闷热得像个蒸笼。
李世民带着东征大军一路疾行,到了这凰姑洞附近的山脚下,天色忽然就变了。
刚才还晴空万里,转眼间乌云压顶,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砸下来,砸得盔甲噼啪作响。
山路顿时泥泞不堪,粮车陷在泥里动弹不得。
皇帝只好下令暂缓行军,带着几个亲信就近寻找避雨处。
“陛下,前头山崖上有个洞!”
探路的校尉抹着脸上的雨水喊道。
那洞窟藏在藤蔓后面,若不是暴雨冲开了垂挂的绿帘,还真不容易发现。
李世民一脚深一脚浅地踏进洞里,顿时觉得周身一轻。
洞外雷声轰鸣,洞里却异常宁静,连雨水都顺着洞壁悄悄滑走,不发出半点声响。
最奇的是,洞顶有块天然平整的青石,光滑得像是玉匠细细打磨过,泛着温润的光泽。
随行的尉迟敬德警惕地巡视一圈,回来禀报:“陛下,这洞子透着古怪。
外边暴雨如注,洞里连半点潮气都没有,石壁自个儿发着莹光。”
李世民疲惫地摆摆手,在青石上坐下。
他西十多岁的年纪,连年征战让鬓角早早染了霜,可眼神依旧锐利。
他摩挲着身下的石板,触手生温,竟比宫里的锦褥还舒服。
“这倒是个神仙地。”
他随口叹道,靠着石壁闭目养神。
不知是不是连日劳顿,竟很快睡着了。
迷糊间,洞中忽然亮起五彩光华。
一位身披羽衣的女子从光影中走来,衣袂飘飘,每一步都踏着流转的霞光。
她额间缀着凤凰形状的金饰,眼眸清亮如寒星。
“陛下。”
女子开口,声音像是玉磬轻敲。
李世民在梦里还保持着帝王的威仪:“你是何方仙真?”
“我乃在此修炼得道的凤凰仙子。”
女子衣袖轻拂,洞中浮现出大唐疆域的虚影,“陛下东征,是为江山社稷。
但要想唐室世代太平,还需做一件功德。”
她指向西方:“天上有个星君犯了戒律,被六界之主商议后打入凡间,如今托生在陈姓农家。
陛下需找到他,让他去西天取回真经,方能保万民安康。”
说来也怪,梦里的李世民竟不觉得荒唐,反而追问:“那取经人身在何处?”
凤凰仙子却微微摇头:“机缘未到,不可说尽。
但今日之战,我可助陛下一臂之力。”
她指尖轻点,虚空中浮现出高句丽军的布防图,连哪处山坡有伏兵都标得清清楚楚。
就在这时,洞外忽然传来一声猪叫似的闷响,接着是马匹嘶鸣。
凤凰仙子蹙眉朝洞口望了一眼,光影微微晃动。
李世民正要细问,忽然觉得有人轻轻推他:“陛下!
雨停了!”
睁眼一看,是尉迟敬德那张黑黝黝的大脸。
洞外果然云收雨歇,夕阳的余晖把石壁上的凤凰纹路照得流光溢彩。
李世民猛地坐起身,梦里那张布防图竟清晰地印在脑中。
“传令!”
他霍然起身,“右翼骑兵沿山沟潜行,拂晓前绕到敌军侧后!”
将领们面面相觑——这地形他们都不熟悉,陛下怎的突然有了这般妙计?
但军令如山,众人赶紧分头准备。
次日决战,高句丽军果然在梦里标注的山坡设了伏兵。
唐军却像未卜先知似的,一支奇兵早早截了伏兵后路,主力正面强攻。
战鼓擂响时,李世民骑在战马上,恍惚又看见梦里那位仙子立在云头,羽衣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这一仗赢得干脆利落。
班师回朝前,李世民特意又去了趟凰姑洞。
他恭恭敬敬地对着空荡荡的洞窟行了礼,下旨将那块青石封为“龙床”,又指着洞外两块怪石问随行的当地老人。
“陛下,那块猪头石有个传说。”
老人磕磕巴巴地讲起天蓬元帅的故事,“旁边马头石是小白龙变的,都说有灵性哩!”
李世民听得若有所思。
他征战半生,从不信怪力乱神,可这次亲身经历实在由不得他不信。
临走前他忽然心血来潮:“传朕旨意,每年此日在洞外设宴,朕要谢仙恩!”
这事儿后来成了定例。
每年夏天,地方官都会在凰姑洞外摆上丰盛的宴席,虽然谁也看不见神仙来没来,但贡品第二天总会少掉些精巧的点心和鲜果。
有一回,新来的刺史想偷懒,用些粗劣食物充数。
结果当晚刮起怪风,把宴席掀得七零八落。
更奇的是,第二天人们发现,唯独一盘精心制作的蜜饯凤凰梨完好无损,旁边还多了几片五彩斑斓的羽毛。
从此再没人敢怠慢。
而实际上,每年宴席开始后,确实会有几道凡人看不见的身影翩然而至。
凤凰仙子总是最先到的。
她会坐在最高的树梢上,羽衣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接着是一团胖乎乎的黑影——猪八戒变成的天蓬元帅,扛着九齿钉耙,偷摸躲在岩石后偷看仙子。
他自从在广寒宫见过凤凰仙子舞剑,就念念不忘,每年都借口“巡查下界”来蹭宴。
最后来的往往是小白龙。
他己是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沉稳了许多,但见到昔日修行之地还是会露出笑意。
三位仙人隔着凡人的宴席,各自想着心事。
猪八戒会偷偷把最好看的点心挪到凤凰仙子方向,小白龙则默默用甘露浇灌洞口的野花。
有一年中秋,李世民在长安赏月时忽然对长孙无忌感叹:“朕总觉得,凰姑洞的宴席上,真坐着什么人在陪朕喝酒呢。”
长孙无忌只当皇帝说笑。
可他没看见,当时凤凰仙子正驾云路过长安,听见这话微微一笑,袖中洒下一把星辉,照亮了半个太极宫。
而千里之外的凰姑洞里,那块“龙床石”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石壁上的凤凰纹路比白天更加鲜活,仿佛随时会振翅飞出来。
洞外的猪头石和马头石静静矗立,像两个忠实的守卫,己经站了千年万年。
这场人仙之间的缘分,就像洞顶渗下的山泉,悄无声息地浸润着历史的缝隙。
而真正的故事,还要等一个叫陈铲子的孩子出生,才会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