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的遗产是座矿

第3章 巧合

发表时间: 2025-10-29
周砚森发现郑西辞一忙起来就容易忘记吃饭,或者随便一个三明治打发。

他没有简单地说“记得吃饭”,而是采取了行动。

一天晚上加班,他拎着一个保温袋走进她的临时办公室。

“郑律师,根据《劳动法》相关精神,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是用人单位的义务之一。

作为甲方,我有责任确保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他一本正经地说着,从保温袋里取出几个精致的餐盒,里面是清淡可口的家常菜,还有一小盅冒着热气的汤。

“周氏食堂***,尝尝。”

郑西辞愣了一下,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心头一暖。

后来她才知道,那是什么食堂***,是周砚森特意吩咐家里厨师做了送来的。

他甚至悄悄记下了她随口提过的口味偏好:不吃香菜,喜欢酸甜口,喝汤不爱太油。

从此,只要他们一起加班,她的桌上总会准时出现一份“周氏***晚餐”。

有时里面还会附上一张便签,用他那手漂亮的钢笔字写着:“补充能量,方能高效‘作战’。”

——仿佛这是某项严肃的工作流程。

项目推进顺利,两人关系也愈发亲密后,周末的相处模式也变得自然。

有时郑西辞会去周砚森市中心的公寓。

他的书房很大,两面墙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另一面是巨大的落地窗。

他们常常各占书房一角。

周砚森处理他的集团文件,郑西辞研读她的案卷和法律文献。

空间里只有书页翻动、键盘敲击和彼此清浅的呼吸声。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在地毯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偶尔,郑西辞遇到一个棘手的法律问题,会蹙眉沉思。

周砚森即使在看文件,也能敏锐地察觉到,他会抬起头,轻声问:“遇到难题了?”

有时她只是需要梳理思路,他会安静地递上一杯温水,然后继续自己的工作,给她空间。

有时她会简单阐述,他则会以一个非法律专业人士但商业嗅觉极其敏锐的角度,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视角,往往能给她启发。

那种被理解、被支持的感觉,无声却厚重。

郑西辞有晨跑的习惯。

某个周末的清晨,她在家附近的公园里,“意外”遇见了同样穿着运动服的周砚森。

“早,郑律师。

真巧。”

他额角有细密的汗珠,气息平稳,像是跑了一会儿了。

郑西辞有些惊讶,随即了然,笑着回应:“早,周总。

确实很巧。”

后来,这样的“偶遇”变成了周末清晨的常态。

他会“顺便”给她带一瓶她常喝的牌子的矿泉水,会“顺便”调整自己的配速与她并肩,会在跑完后“顺便”请她去附近那家她喜欢的早餐店吃早点。

他从未说过“我特意来陪你”,但每一个“顺便”背后,都是他细心规划的温柔。

郑西辞也乐于享受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晨光和微风中,感受着身边人沉稳的陪伴。

我觉得我的人生,从接手这个专利案开始,就朝着一条既颠簸又充满离谱笑料、且随时可能社会性死亡的康庄大道一路狂奔了。

而这一切,显然才刚刚开了个头。

那个眼神深邃、懂法又似乎有点腹黑的周砚森,他拿出那张照片,真的只是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