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猎物的伪装者

第二章 尸体拼图,案件剖析

发表时间: 2025-10-31
在市局的解剖室的灯光总是过分的惨白,映照着解剖刀泛着冷冽的白光。

经过排查,总算将死者李薇的尸块找齐,仔细拼接,总算勉强展现出人的形状。

但是还是时不时的飘出腐臭的气息。

“尸体有有什么进一步发现吗?”

沈昭透过口罩问到,虽然声音有些沙哑,但是还是看得出来比较冷静。

负责解剖的人是一个有相当解剖经验的中年人,他的名字叫秦昊,秦昊指着尸块的断面说“沈顾问,你看,这些这些刀口虽然力度很大,但是下刀却十分的随意,甚至有些地方又反复切割的痕迹,不像是有经验的人干的,这反而像是在用蛮力在切割,像是在泄愤。”

沈昭对着尸体仔细观察后说到:“在关节处处理的比较的生涩,有明显得砍痕,可以看出,当时使用的刀并不是十分的锋利。”

随后,沈昭将目光转移到死者的面部“凶手在行凶手时,处于一种极其亢奋或者说是狂热的情绪,他对尸体,进行抛,而不是,进行掩埋,说明有一定的“展示”欲望,对你们警方的一种挑衅,或者说想急于拜托麻烦缺乏周密的计划。”

陆铮皱着眉,“冲动杀人?

然后慌乱抛尸?”

“不完全是冲动。”

沈昭首起身,目光扫过解剖台,“如果是纯粹冲动,现场会更混乱,痕迹会更多。

这里有一种矛盾感:残忍中带着笨拙,慌乱中又有一种……奇怪的仪式感。

他用的是统一的黑色塑料袋,捆扎方式也一致。”

他指了指旁边物证台上摆放的几个同样规格的袋子。

“这说明他有一定准备,但心理素质不稳定。”

沈昭总结道,“男性,青壮年,体力充沛。

独居或拥有独立空间进行分尸。

对死者抱有极端的情绪,可能是求而不得的扭曲爱恋,也可能是自认为被羞辱后产生的深刻仇恨。”

初步的死者背景调查己经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李薇,二十五岁,独居,在市中心一家名为“迷夜”的夜店做陪酒女郎。

社会关系复杂,交往人员混杂,有小额借贷记录,手机通讯录里充满了各种暧昧不清的称呼和未接来电。

半小时后,整个会议室都贴满了死者和案发现场的照片。

讨论了,有一会了,但是都没什么思路,气氛十分的压抑。

“沈老师,你怎么看的?”

他站在白板前,没有看笔记有关的记录,似乎己经有了逻辑,或者说有了想法。

“我们从几个维度来勾勒凶手。”

他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

“第一,抛尸点选择郊区垃圾处理场,偏僻,但并非完全人迹罕至。

凶手需要交通工具,并且熟悉那条路至少在雨天不会过于泥泞难行。

他很可能就住在抛尸点方圆五公里内,或者工作地点与此有关。”

“第二,分尸需要时间可以得出,独居男子,拥有地下室、或者隔音较好的出租屋可能性很大。

从手法看,他可能从事过与力量或粗糙切割相关的工作,比如搬运工,但绝非专业人士。

情绪极不稳定,可能存在精神上的偏执或易怒倾向。”

“第三,这是关键。”

沈昭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警员,“凶手对李薇的‘关注’并非一朝一夕。

这种极端的情绪需要积累。

我推测,他可能长期、单方面地‘凝视’着李薇的生活,可能是跟踪,可能是频繁去她工作的夜店,也可能通过网络社交工具进行骚扰。

他将李薇视为某种寄托或所有物,当现实与他的幻想产生巨大落差时——比如看到李薇与其他男性亲密——累积的愤怒终于爆发。”

他停顿了一下,让信息被消化,然后抛出了最关键的建议:“因此,排查方向需要重点关注两点:一是抛尸地点周边的常住及流动人口,尤其是有此类体力劳动背景、性格孤僻者;二是……”他加重了语气,目光变得深邃:“重点排查附近有精神病史、或曾被记录有行为异常,特别是对女性有不当跟踪、骚扰记录的人员。

这种深藏的偏执,往往是此类案件的温床。”

警员们,听后,表示认同,为这个案子提供了思路陆铮立刻部署任务:“一队,围绕抛尸点周边三公里进行地毯式走访,特别是独居男性!

二队,深挖李薇的社会关系,查清她最近和什么人有过矛盾!

技术科,继续分析物证,尤其是那个黑色塑料袋的来源!”

会议结束,众人领命而去。

沈昭安静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当他走出会议室时,目光不经意地掠过走廊墙上张贴的辖区地图,在抛尸点附近的一个老旧小区位置停留了一瞬。

那里,住着一个名叫王磊的男人。

三十岁,无业,与母亲同住,有轻度精神障碍史,曾因偷窥和骚扰女性被社区警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