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其它小说 > 我穿越回潜伏成为了吴敬中

我穿越回潜伏成为了吴敬中

雾岛一枝花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我穿越回潜伏成为了吴敬中》是雾岛一枝花的小内容精选:中央戏剧学院历史系研究生学生肖正在写他的毕业论文《民国情报系统连续熬了几个通昏昏沉沉睡醒来却意外穿越回到了《潜伏》世界当并且成为了吴敬随之而来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和情节……

主角:余则成,吴敬中   更新:2025-11-05 00:34:5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肖程最后记得的画面,是台灯下摊开的《潜伏》剧本复印件,还有手边没喝完的冰美式——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历史系研究生,他为了写关于《民国情报系统》的毕业论文,己经对着这部剧熬了几个通宵。

夜己深,此时眼皮沉得像灌了铅时,他伸手去够桌上的风油精,想要唤醒即将沉睡的意识,指尖却突然碰到了一片冰凉的真皮质感,不是他那掉皮的人造革桌面。

“站长,您醒了?”

一个带着谄媚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肖程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出租屋的白墙,而是挂着暗纹窗帘的落地窗,窗外是民国风格的洋楼屋顶,桌上摆着黄铜台灯和烫金封面的《曾文正公全集》,手边还放着一个银质烟盒,刻着“中正赠予”的字样。

他僵硬地抬起手,那是一只布满细纹的手,指关节突出,虎口处还有淡淡的老茧——这不是他二十三岁的手,倒像是六十岁老人的。

“站长,您昨天跟马奎处长查完‘共党嫌疑分子’的档案,回来就说头晕,躺到现在了。”

旁边的人又开口,是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年轻人,脸上堆着笑,“厨房温了燕窝,我让小张给您端来?”

站长?

马奎?

共党嫌疑分子?

肖程的脑子像被重锤砸过,无数信息碎片炸开——这不是他写论文时翻烂的《潜伏》设定吗?

马奎是天津站的行动队队长,而“站长”,正是那个老谋深算、贪财如命,却又总在关键时刻“糊涂”的吴敬中!

他挣扎着坐起来,目光扫过墙上的日历——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

这个时间点,余则成应该刚从重庆调过来不久,还没正式暴露身份,正顶着“军统功臣”的名头,在天津站小心翼翼地潜伏。

肖程,不,现在是吴敬中了——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里的腥甜,尽量模仿着记忆里吴敬中的语气,沙哑着嗓子说:“不用,给我倒杯茶来。”

年轻人应声退下,房间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吴敬中走到穿衣镜前,镜中的人穿着藏青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角的皱纹里透着精明,嘴角却习惯性地往下撇,带着几分疏离和傲慢——这就是吴敬中,天津站的“土皇帝”,也是未来国民党溃败时,第一个卷款跑路的人。

可现在,这具身体里装的是肖程的灵魂,一个熟读历史、清楚每一个人物结局,更明白“新中国”意义的现代人。

他摸了摸口袋,掏出一个怀表,打开后,里面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吴敬中的妻子,在南京的家里等着他“捞够钱”回去。

肖程想起剧里吴敬中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又想起那些为了新中国牺牲的地下党员,心脏突然抽紧。

如果他真的成了吴敬中,是不是能改变些什么?

比如,保护余则成,帮他传递更多情报,减少战友的牺牲?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太危险了。

吴敬中是军统老人,手底下全是眼线,马奎盯着权力,陆桥山盯着他的位置,稍有不慎,不仅自己会死,还会连累余则成,甚至破坏整个天津的地下党组织。

“站长,茶来了。”

刚才的年轻人端着茶进来,还递上一份文件,“这是余则成同志从重庆带来的调令,您昨天说今天要见他。”

余则成!

吴敬中的手指顿了一下,接过文件,指尖触到“余则成”三个字时,竟有些发烫。

他翻开文件,照片上的余则成穿着军装,眼神干净却藏着锐利——这就是他要保护的人,是未来能送出关键情报,加速解放的“功臣”。

“知道了。”

吴敬中合上文件,语气平淡,却在心里快速盘算,“让他下午三点来我办公室。”

年轻人退下后,吴敬中坐在沙发上,端着茶杯,指尖冰凉。

他必须尽快进入角色,既要当好这个“贪财、圆滑、怕惹事”的吴敬中,又要在暗处为余则成铺路。

他想起剧里吴敬中第一次见余则成时,问了他“重庆的物价”,还暗示要“打点”——这是个绝佳的机会,既能维持人设,又能试探余则成。

下午三点,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进来。”

吴敬中靠在椅背上,手指敲击着桌面,模仿着记忆里吴敬中的慵懒姿态。

门开了,余则成穿着中山装,站在门口,身姿挺拔,眼神恭敬却不谄媚。

“站长,余则成报道。”

吴敬中抬眼,目光落在他身上,心里却翻江倒海——这不是电视剧里的角色,是活生生的人,是和他一样,在黑暗里坚守信仰的同志。

“坐吧。”

吴敬中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随意,“从重庆过来,路上顺利吗?”

“托站长的福,挺顺利的。”

余则成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姿态端正。

吴敬中拿起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支烟,却没有点燃,而是放在鼻尖闻了闻——这是他从剧里学来的细节,吴敬中爱抽烟,却不常当众点燃,显得更沉稳。

“重庆的物价,最近怎么样?”

吴敬中抛出第一个问题,目光紧紧盯着余则成的反应。

余则成愣了一下,随即回答:“回站长,涨得厉害,一斤米都要好几万法币了。”

“是啊,”吴敬中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无奈”,“咱们干这行,挣的是死工资,养家不容易啊。”

他顿了顿,看向余则成,“你在重庆,有没有什么‘门路’?

比如……能弄点紧俏货的?”

这是试探,也是“递橄榄枝”。

如果余则成懂“规矩”,会明白这是要“打点”;如果他不懂,吴敬中也能圆回来,说是“关心下属”。

余则成的眼神闪了一下,随即低下头,语气诚恳:“站长,我刚到重庆不久,没什么门路。

不过要是站长需要,我可以帮您留意。”

吴敬中心里松了口气——余则成很聪明,既没拒绝,也没刻意讨好,正好符合他的人设。

“不用急。”

吴敬中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下来,“你刚到天津,先熟悉环境。

行动队那边,马奎会给你安排住处。

有什么事,首接来找我。”

这句话是关键——他给了余则成“首接找他”的权力,这在等级森严的天津站,是极大的“特权”,既能让余则成在关键时刻有“靠山”,也能让他有机会单独接触自己,传递信息。

余则成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眼神里多了几分感激:“谢谢站长。”

“行了,你先下去吧。”

吴敬中挥了挥手,心里却在盘算下一步——马奎对余则成有戒心,肯定会暗中监视,他得想办法“敲打”马奎,让他不敢轻易动余则成。

余则成离开后,吴敬中靠在椅背上,闭上眼。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他的手上,温暖却带着沉重。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潜伏生涯,正式开始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