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零点推书 > 军事历史 > 骗人经

骗人经

炭黑作家 著

军事历史连载

军事历史《骗人经男女主角分别是苏广纪作者“炭黑作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骗人经》是一部明代的反诈实可以把它想成400年前的“防骗指南+案例库”几十个真实故把当时江湖上最流行、最容易让人上当的骗局拆开给你看故事告诉所有骗术都在利用你的人性弱点:贪、怕、懒、蠢、

主角:苏广,纪胜   更新:2025-11-05 17:02:1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江西有个姓陈的马贩,名叫陈庆。

他常年做贩马的生意,专门从各地买马,赶到南京承恩寺前的三山街贩卖。

陈庆为人老实,做生意也讲信誉,因此在马贩子里算是个靠得住的人。

那年春天,他牵着几匹马来到南京,其中有一匹银灰色的好马,毛色光亮,骨架匀称,价钱也高,要西十两银子。

这天他正牵着那匹马在街上叫卖,忽然看见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那人穿得体面,身上是鲜艳的绸衣,手里撑着一把上好的油纸伞,神气十足。

这人远远望见马,就立在那儿看了许久,眼神里带着喜爱,嘴里连连称赞:“好马,好马!”

然后走上前来问:“这马卖多少钱?”

陈庆见他衣着华贵,语气大方,心想这人肯定是有钱人,便笑着答道:“西十两银子。”

那人毫不犹豫地说:“我买了。

不过身上没带那么多银子,要回家去拿。

请你随我一同去,我家就在洪武门里。

到了那边,当面写契约,付现银。”

陈庆心想:“这人衣裳上等,说话稳重,想必真是富家。”

于是点头答应,自己也骑上另一匹马,跟着那人往洪武门方向走去。

走到半路,天色正热,街上人来人往。

那人忽然停下马,看见前面有一家卖绸缎的店铺。

他把伞往陈庆手里一递,说:“劳驾替我看着伞和马,我进去买几匹缎子,马上出来。”

陈庆一听,更加相信这人家里有钱——要买马,又买缎子,十足的富商模样。

于是爽快地答应:“好,你去吧。”

那人进了缎铺后,果真开始挑缎,挑得十分认真。

挑了几匹后,他假装和店主讨价还价:“这缎子好是好,就是贵了点。”

店主也不示弱,说:“客官要便宜的,也不是这等货色。”

那人又笑着说:“这样吧,我拿给我相识的人看看,让他帮我看看值不值这价,再回来还你价,好不好?”

店主一开始还有点犹豫,问:“你要拿出去?

可别走远啊。”

那人拍着胸口道:“放心,我还有马和同伴在门口呢。

人都在这里,我跑得了吗?”

店主一听这话,见门口果然有一个人牵着马、拿着伞站在那儿(正是陈庆),心下更没疑。

便点头说:“好吧,但请快些回来。”

那人拿着缎子一转身,走出门去,转过街角就跑得无影无踪。

陈庆在门外等着。

时间一刻一刻过去,从上午等到中午,也不见那人回来。

他开始觉得不对劲,心想:“难道是遇上骗子了?”

他左右看看,那伞还在,店铺就在眼前,也没人出来找他。

想想那人一身华服,也不该是贼。

可转念一想,若真是有钱人,怎会这般久不回来?

他心里越来越慌,终于叹了口气道:“怕是被耍了。”

于是丢下那把伞,骑上自己的马,牵着那匹待售的银马准备回店。

谁知他刚要走,缎铺的掌柜冲了出来,一把抓住缰绳,大喊:“好你个贼!

把缎子还我!”

陈庆大惊:“掌柜的,你说什么?”

掌柜气得脸发白,指着他骂道:“你同伙刚才拿了我的缎子跑了!

你还想走?

把我的东西交出来!”

陈庆一头雾水,连连摆手:“什么同伙?

我不认识那人啊!”

掌柜怒道:“少装蒜!

刚才你们两个一起来的,你还替他看伞和马,怎么现在又说不认识?

他不就是你伙计吗?”

陈庆急了,连声解释:“冤枉啊掌柜!

我只是卖马的,那人说要买我的马,带我去他家拿银子。

路上说要买缎,就把伞放我这儿。

我哪知道他是贼?

他骗人跑了,我也是受害人啊!”

两人越吵越凶,最后闹到官府。

到了应天府,府尹(相当于地方官)让两人分别陈述。

缎铺掌柜说:“那两个明明是一伙的。

一个进去拿缎,一个在外面守马。

若不是串通,谁会替陌生人看伞?”

陈庆则诉说:“我是江西人,在南京常卖马,在三山街翁春店落脚。

卖马多年,从未做过坏事。

那人说要买马,我才跟他同行。

他半路买缎跑了,我也被骗了。

求大人明断!”

府尹听完,沉思片刻,说:“好,把陈庆投宿的店家叫来问问。”

店家来了,一见陈庆便作证:“这人是老熟客,一向本分老实,从不惹事。”

府尹又问缎铺掌柜:“那贼走时,伞还在不在?”

掌柜答:“伞还在门口。”

府尹点点头,说:“那就清楚了。

那贼故意留下伞和陈庆,让你以为他真有‘同伙’在外头,好骗取你的信任。

其实他只是拿‘买马’做幌子,用陈庆作掩护,骗你的缎子。

这叫‘假道灭虢’,是江湖上常见的连环骗术。

你被骗,怨不得别人。

陈庆也是受害者。”

说罢,命人把两人都释放,不再追究。

后来人们谈起这件事,都叹那骗子手段高明:他穿得光鲜亮丽,让人信他是富人;他认真相马,让人信他真打算买马;他托陈庆看伞,又让缎铺掌柜放心;最后以一场连环计,既骗得缎子,又让两方互相怀疑——可谓一箭三雕。

要不是府尹明察,陈庆怕是要白白坐牢。

作者在结尾感叹道:“江湖上的骗子,花样多得很。

陈庆幸而无辜,但缎铺掌柜却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迷了心眼。

世人应当防微杜渐,不贪信,不图快,否则终要为聪明所误。”

故事寓意这场“假马脱缎”的骗局,看似荒唐,其实道出人性弱点——贪信、轻信与疏防。

陈庆的错,在于轻信;缎铺掌柜的错,在于粗心;而骗子的成功,则在于把人心的“惯性信任”用得恰到好处。

世道多奸诈,凡事要多留心眼。

否则——别人拿一匹马、一把伞,就能把你的家底“脱”得干干净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