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金殿医心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1-08

沈清晏在连续手术三十小时后,眼前一黑栽倒在手术台旁,再睁眼时,

雕花描金的床顶映入眼帘,空气中飘着陌生的熏香。“姨娘,该给主母请安了。

”丫鬟怯生生的声音让她瞬间清醒——她竟重生为大靖朝户部侍郎的小妾,

腹中还揣着个不足两月的孩子。作为二十一世纪顶尖外科医学博士,沈清晏迅速压下震惊。

原主懦弱,被正室柳氏磋磨得形容枯槁,若想活下去,必须靠自己。请安时,

柳氏故意摔碎茶盏,污蔑她不敬主母,抬手就要掌掴。沈清晏侧身避开,

指尖精准点在柳氏手腕穴位上,柳氏顿时酸麻无力。“主母息怒,”她声音平静,

“妾身近日孕吐严重,手滑失了分寸,但若主母执意动粗,惊了腹中孩儿,侍郎大人问起,

妾身怕是不好回话。”柳氏愣住,这怯懦小妾竟似换了个人,只能悻悻作罢。往后日子,

沈清晏用现代营养学知识调理身体,又悄悄用银针为自己安胎,气色日渐红润。一日,

侍郎父亲突发胸痛,府中太医束手无策。沈清晏得知后,不顾柳氏阻拦闯入正厅,

“大人这是胸痹之症,需立刻施针急救。”她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

精准刺入膻中、内关等穴位,又让人按她的方子煎药。半个时辰后,老大人竟缓了过来。

此事传开,侍郎对她刮目相看,柳氏也不敢再随意刁难。命运的转折在皇帝南巡时到来。

行宫突发瘟疫,太医们连病因都查不出,染病宫人接连死去。沈清晏恰随侍郎在南巡队伍中,

听闻后主动请缨。她穿上自制的简易防护服,深入疫区观察症状,

用现代微生物学知识判断出是急性霍乱,随即提出“隔离消毒、口服补液”的方案。

她亲自熬制汤药,教宫人用烈酒消毒,还发明了简易滤水器。短短十日,瘟疫便被控制住。

皇帝得知后,亲自召见沈清晏。御书房内,年轻的皇帝萧景渊看着眼前从容不迫的女子,

惊讶于她的胆识与医术。“你可知,擅闯疫区按律当斩?”沈清晏抬眸,目光清澈坦荡,

“陛下,医者仁心,见死不救,比斩首更让臣妇难安。”萧景渊被她眼中的坚定打动,

破格封她为“安和县君”,接入宫中。入宫后的日子并不轻松。皇后嫉妒她得宠,

联合贵妃设计陷害,谎称她用毒蛊害人。沈清晏不慌不忙,

取出从现代带来的微型显微镜重生时意外随她而来,

当众展示所谓“毒蛊”不过是普通寄生虫,又用医学知识戳破皇后伪造的证据。萧景渊震怒,

斥责皇后,对沈清晏的信任更甚。她凭借医术,治好太后多年的头痛顽疾,

为边关将士研制出预防破伤风的药膏,甚至在萧景渊亲征受伤时,通宵达旦为他清创缝合,

保住了他的性命。萧景渊渐渐发现,这个女子不仅医术高超,

更有着不同于后宫女子的独立与通透。她不争风吃醋,

反而常劝他以国事为重;她懂他的抱负,也能在他疲惫时,用温和的话语安抚他的心。

一次深夜,萧景渊握着她的手,轻声问:“清晏,朕想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你可愿意?

”沈清晏心中一暖,泪水滑落。在现代,她为医学奉献一切,从未奢望过爱情;重生后,

她步步为营只求生存,却意外收获了这般真挚的情意。她点头,“陛下,臣妇愿意。”次日,

萧景渊下旨,废除六宫制度,只留沈清晏一人为后,此生不再纳妃。旨意一出,朝野哗然,

可看着沈清晏以医术救万民、以智慧助君王,无人再敢反对。夕阳下,

萧景渊牵着沈清晏的手走在宫道上,宫墙柳随风轻摆,映着两人相携的身影。

沈清晏轻声说:“陛下,其实我来自另一个世界。”萧景渊握紧她的手,眼底满是温柔,

“无论你来自何方,此生,朕只与你一人相守。”这一世,她不再是孤身奋战的医学博士,

而是有人疼、有人惜的皇后,在这古代深宫,活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世一双人。

金殿医心·第二章 医馆风波废除六宫的旨意颁下半月,后宫终是归于平静。

沈清晏虽为皇后,却不愿困在椒房殿的方寸之地,一日早朝后,

便向萧景渊提了个请求——在京城开设一间惠民医馆,由她亲自坐诊。“清晏,

你乃一***,抛头露面坐诊,恐遭朝臣非议。”萧景渊握着她的手,语气里满是担忧,

“且医馆人多眼杂,万一有个闪失……”沈清晏笑着摇了摇头,

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眉心:“陛下忘了,我本就是医者。这后宫的安稳是您给的,

可宫外还有无数百姓因病受苦,我若能多救一人,便是多积一分功德。至于非议,

”她眸色清亮,“您许我一生一世一双人时,早已顶住了朝野压力,

如今难道还怕臣妇开个医馆?”萧景渊被她逗笑,终是拗不过她,

只叮嘱了三个条件:医馆需由禁军暗中护佑,她每日坐诊不得超过两个时辰,

且必须带足宫女侍卫。沈清晏一一应下,第二日便带着精心挑选的几名懂医术的宫女,

在京城西市开起了“清晏医馆”。医馆刚开,便来了位特殊的病人——户部尚书的老母亲。

老太太常年咳嗽,吃了无数汤药都不见好,听闻皇后亲自主诊,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了。

沈清晏仔细为她诊脉,又询问了症状,判断是慢性支气管炎。她没有直接开中药,

而是取来纸笔,写下一个“食疗方”:每日用雪梨去核,填入川贝粉蒸食,

再搭配蜂蜜水饮用,同时叮嘱老太太避免受凉,少接触烟尘。“皇后娘娘,这法子真能管用?

”老太太半信半疑,毕竟之前的太医开的都是名贵药材。沈清晏耐心解释:“老夫人,

您这病是长期积下的,需慢慢调理。药材虽好,却不如日常养护来得稳妥,您先试十日,

若无效,我再为您开汤药。”十日后果然见效,老太太的咳嗽减轻了大半,

特意带着谢礼来医馆,逢人便夸皇后医术高超。消息传开,“清晏医馆”的名声越来越响,

每日来就诊的百姓排起了长队。沈清晏始终耐心诊治,遇到家境贫寒的病人,

还会免费赠送药材,甚至教他们简单的急救知识。可树大招风,没过多久,麻烦就找上门了。

这日清晨,医馆刚开门,一群官差便闯了进来,为首的是京兆尹的副手。“皇后娘娘,

有人举报您的医馆用‘邪术’治病,害人性命!”副手语气恭敬,却挡在了就诊百姓的面前。

沈清晏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平静:“哦?不知是谁家出了人命?还请带本官前去查验。

”副手领着她来到医馆不远处的一间破屋,屋内躺着一个面色青紫的男子,气息早已断绝。

旁边一个妇人哭得撕心裂肺,见了沈清晏便扑上来:“皇后娘娘!是你害死了我的夫君!

他昨日只是来医馆治个风寒,吃了你开的药,夜里就没气了!”周围围了不少百姓,

议论纷纷。沈清晏没有理会妇人的拉扯,蹲下身仔细检查男子的尸体。

她发现男子的指甲缝里有黑色残留物,

口鼻处还有淡淡的杏仁味——这是典型的氰化物中毒症状,与她开的风寒药毫无关系。

“这位夫人,”沈清晏站起身,目光锐利地看着妇人,“你夫君昨日来就诊时,

我诊断他只是普通风寒,开的是疏风散寒的汤药,绝无半点毒性。你若不信,

可将药渣拿来查验,若药中有毒,我甘愿受罚;可若你故意栽赃,就休怪我不客气!

”妇人眼神闪烁,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这时,暗中保护沈清晏的禁军统领上前一步,

低声对萧景渊派来的暗卫说了几句。暗卫立刻离去,

不多时便带着一个男子回来——正是给妇人丈夫送“汤药”的药童。药童一见这阵仗,

吓得立刻跪地求饶:“皇后娘娘饶命!是有人给了小人五十两银子,

让小人在给那位爷送的汤药里加了东西,小人一时糊涂,才犯了错啊!”真相大白,

妇人见无法抵赖,也瘫倒在地。京兆尹的副手连忙上前请罪,

沈清晏却摆了摆手:“此事与你无关,你只需将幕后主使查出来即可。”经此一事,

“清晏医馆”的名声更盛,百姓们都称赞皇后不仅医术高明,还公正无私。

而萧景渊得知此事后,更是对沈清晏多了几分心疼,当晚便亲自去医馆接她回宫,

还特意让御膳房做了她爱吃的几道菜。“今日受惊了。”萧景渊为她夹了一筷子菜,

眼底满是温柔,“若你不想再去医馆,朕便下旨将医馆关了。”沈清晏摇了摇头,

笑着说:“一点小风波而已,不算什么。况且,医馆里还有那么多等着我看病的百姓,

我怎么能轻易放弃?”她顿了顿,又道,“不过,今日之事也提醒了我,后宫虽静,

朝堂却不太平,以后行事,我会更加小心。”萧景渊握住她的手,轻声说:“有朕在,

定不会让你受委屈。”月光洒在殿内,两人相视而笑,岁月静好。可他们都知道,

这平静之下,仍有暗流涌动,而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

金殿医心·第三章 逆党现形京兆尹的查案效率极快,

后便将医馆下毒案的幕后主使呈到了萧景渊面前——竟是早已告老还乡的前礼部尚书柳承业,

也是柳氏的父亲,沈清晏前世在侍郎府的“公爹”。御书房内,萧景渊将卷宗扔在案上,

脸色阴沉。柳承业退隐后一直盘踞在江南,暗中联络不满废除六宫的宗室子弟,此次下毒,

既是为女儿柳氏出气,更是想借“皇后草菅人命”的由头煽动百姓,动摇沈清晏的民心。

“陛下,柳承业此举,怕是不止报复这么简单。”沈清晏站在一旁,

看着卷宗里柳承业与宗室往来的密信,眉头微蹙,“他在信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恐怕是想借宗室之力,逼陛下恢复六宫,甚至……”她没有说下去,萧景渊却已明白。

他起身走到沈清晏身边,握住她的手:“你放心,朕不会让他们得逞。

只是柳承业在江南经营多年,党羽众多,若贸然动手,恐打草惊蛇。”沈清晏沉默片刻,

忽然眼中一亮:“陛下,我倒有个主意。再过十日便是太后的生辰,按惯例,

各地藩王宗室需入京贺寿。柳承业必定会趁机让心腹入京联络,

我们不如……”她俯身在萧景渊耳边,细细道出计划。萧景渊听完,眼中闪过赞许:“好!

就按你说的办。只是此事需你亲自出面,会不会太冒险?”“放心,我有自保之策。

”沈清晏笑着晃了晃手中的小巧银盒,里面装着她特制的麻醉针,“况且,有禁军暗中保护,

不会出问题。”太后生辰当日,京中热闹非凡。沈清晏以皇后之名,

在宫中设宴款待宗室女眷。席间,她特意提起“清晏医馆”,

笑着说:“近日医馆得了些上好的滋补药材,若各位夫人有需要,可随时派人去取。

”这话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柳承业的儿媳,也就是柳氏的嫂子李氏,

近日正因心悸之症苦恼,听闻有滋补药材,果然主动上前搭话:“皇后娘娘费心了,

不知可否为臣妾引荐一位懂心悸之症的医女?”沈清晏心中了然,

面上却不动声色:“正巧本宫身边的锦医女最擅此症,不如让她随你回府诊治?

”李氏喜出望外,当即应下。当晚,锦医女随李氏回府。诊治时,

锦医女故意说:“夫人这病症,需用一味‘龙涎香’入药才有效,只是这药材稀有,

怕是难寻。”李氏果然接口:“不瞒医女,家中倒有少许,是公公前些日子派人送来的。

”锦医女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地记下,又借口需要“每日复诊”,接连三日出入李府。

第三日,她终于在李府的偏院发现了异常——那里常有陌生男子出入,且每次都紧闭门窗。

锦医女悄悄用沈清晏教她的方法,在窗纸上戳了个小孔,

竟看到柳承业的心腹正在与几位宗室子弟密谋,桌上还放着一封盖有柳承业私印的密信。

待锦医女将消息传回宫中,萧景渊立刻派禁军包围了李府,

当场抓获了密谋的宗室子弟和柳承业的亲信,搜出了那封意图“逼宫复六宫”的密信。

人证物证俱在,柳承业在江南的党羽也被提前布控的官员一网打尽。此案尘埃落定后,

朝野上下再无人敢质疑沈清晏的地位,也无人敢反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旨意。

太后生辰宴后的第二日,沈清晏正在医馆为百姓诊病,萧景渊突然亲自驾临。

他走到沈清晏身边,不顾众人目光,握住她的手:“清晏,辛苦你了。”沈清晏抬头,

见他眼中满是疼惜,心中一暖:“能为陛下分忧,是我的荣幸。

”周围的百姓见皇帝与皇后如此恩爱,纷纷跪地行礼,口中高呼“陛下万岁,皇后千岁”。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光。可沈清晏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柳承业虽倒,但朝堂之上仍有暗流,而她的现代医学知识,在这古代深宫,

既是保护自己的武器,也可能成为引来祸患的根源。几日后,

医馆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一位从边关回来的老兵,他身上带着多处旧伤,

最近伤口突然开始溃烂,高烧不退。沈清晏为他诊治时,

发现伤口处竟有类似“破伤风杆菌”的感染迹象,而这种感染在古代,几乎是不治之症。

看着老兵痛苦的模样,沈清晏暗下决心:她要在这古代,研制出预防破伤风的疫苗,

不仅为了救治眼前的老兵,更为了守护更多人的性命,

也为了给她和萧景渊的“一世一双人”,筑起更坚固的屏障。

金殿医心·第五章 西域智对回纥使者带着十名身披铠甲的护卫踏入太极殿时,

眼神里满是倨傲。为首的使者乌力罕双手奉上国书,语气却毫无恭敬之意:“大靖皇帝陛下,

我回纥可汗听闻贵国皇后研制出‘神药’,能治不治之症。我族常年在漠北征战,

将士多受刀伤之苦,还请陛下将‘神药’配方交出,我回纥愿与大靖永结盟好;若陛下不愿,

我族铁骑三日之内,便会踏破雁门关。”殿内瞬间鸦雀无声,朝臣们脸色各异。

有人面露惧色——回纥骑兵素来勇猛,大靖刚平定柳承业之乱,

国力尚未完全恢复;也有人怒目而视,觉得回纥太过嚣张,竟敢公然威胁大靖。

萧景渊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冷冽地看向乌力罕:“使者远道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