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治愈系的生活图鉴

第1章 拾光开门,马尾与白表的清晨

发表时间: 2025-11-08
清晨五点五十,天还浸在墨蓝与乳白交织的朦胧里,像一块被温水晕开的宣纸。

苏诗眠的手腕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不是尖锐的***,是她特意调至震动模式的白色手表——这是她多年不变的习惯,怕惊扰了清晨的静谧,也怕打碎藏在心底的那片柔软。

她在被窝里蜷了蜷小小的身子,鼻尖蹭过带着阳光晒痕的枕头,又闭着眼赖了三分钟。

这是属于她的晨间仪式,用短暂的慵懒缓冲从睡眠到清醒的距离。

墙上的挂钟与手腕的手表同步滴答,像是时光在耳边低低絮语,温柔地催促着。

终于,她掀开薄被坐起身,乌黑的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发尾扫过脖颈,带来一阵细碎的痒意。

她揉了揉还带着睡意的眼睛,摸索着戴上床头的圆形眼镜,镜片后的眼眸蒙着一层水雾,透着几分呆呆的萌态。

颈间那条简约的银质项链轻轻垂落,一枚光面小吊坠贴着锁骨,这是她用第一份工资买下的物件,戴了五年,从未摘下过。

推开卧室门,一股淡淡的木质香扑面而来。

二楼的小公寓面积不大,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每一件物品都摆放在最顺手的位置。

客厅窗台上整齐排列着几盆多肉,叶片饱满厚实,泛着健康的嫩绿色——因为花粉过敏,她注定与姹紫嫣红无缘,便将这份对植物的喜爱,悉数寄托在这些无花的绿植上。

它们安静、坚韧,像极了她努力想要成为的样子。

苏诗眠走到窗边,拉开米白色的窗帘。

清晨的微凉空气涌了进来,带着老城区独有的烟火气:远处早点铺飘来蒸笼的白雾,巷口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偶尔有早起的行人脚步声,轻得像怕吵醒沉睡的街巷。

她低头看了眼白手表,指针刚好指向六点,是时候下楼开铺了。

木质楼梯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像是老房子的低语。

一楼的“拾光”杂货铺还浸在晨光里,她先走到角落打开音响,按下播放键的瞬间,林俊杰温柔的歌声便缓缓流淌出来——是《茉莉雨》。

“琴声里愁几许关于你,轻弹一首别离还在爱你,缘分竟然默许你离去,轻弹一首别离名为茉莉雨。”

窗外雨声滴,像谁的泪滴,敲打着玻璃,扰乱了思绪……舒缓的旋律漫过货架,给这间还未完全苏醒的小店添了几分温柔。

苏诗眠喜欢音乐,尤其偏爱薛之谦的歌,也爱听《茉莉雨》这样带着淡淡怅然的曲调。

那些细腻的歌词像一双温柔的手,总能精准地触碰到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却又不会让她陷入过度的伤感,只是轻轻抚慰着过往留下的伤痕。

她走到店门口,伸手推开那扇带着铁锈花纹的木门,“叮铃”一声,门楣上的风铃清脆作响,打破了巷弄的宁静。

阳光恰好越过对面的屋顶,斜斜地洒进店里,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细小的灰尘在光里轻轻跳舞。

二十平米左右的小店被打理得错落有致:靠墙的货架上,手工皂整齐码在竹篮里,散发着薰衣草与柠檬的淡香;旧书按类别排放在书架上,书页泛黄却干净整洁;自制的果酱装在透明玻璃瓶里,贴着手写的标签,杏子味、草莓味、青梅味一字排开;窗台上的多肉与楼上的是“同款”,旁边支着一个小小的画架,上面摊着一张未完成的画,画的是窗外那棵老槐树。

苏诗眠拿起墙角的扫帚,开始打扫地面。

她个子不高,握着扫帚的样子显得格外小巧,马尾辫随着弯腰、起身的动作来回晃动,颈间的银链也跟着轻轻摆动。

她打扫得格外认真,连货架底下那些不易察觉的灰尘,都要仔细清扫干净,仿佛在打理自己的心事。

歌声渐渐切换,薛之谦略带沙哑的嗓音缓缓响起——是《像风一样》。

“你不就像风一样,侵略时沙沙作响,再宣布恢复晴朗,就好像我们两个没爱过一样……”熟悉的旋律让苏诗眠的动作顿了顿,眼神微微有些恍惚。

她想起曾经那个人,也喜欢听薛之谦的歌,还说要陪她去看演唱会,可最后,他真的像风一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只留下一地狼藉。

那段感情像一道浅浅的疤,平时不觉得疼,却总会被熟悉的旋律或相似的场景触碰,泛起淡淡的涩。

也正是因为这份疼,让她对情感多了几分防备,像颈间的项链,看似简单,却藏着打不开的锁扣。

“叮铃——”风铃又响了一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门口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是住在隔壁巷子的张奶奶,手里拎着一个竹篮,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诗眠丫头,又这么早开门啦?”

张奶奶笑着走进来,把竹篮递到她面前,“刚蒸好的槐花糕,给你带了点尝尝。”

苏诗眠立刻扬起嘴角,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原本有些恍惚的眼神瞬间明亮起来。

“张奶奶早,谢谢您。”

她放下扫帚,双手接过竹篮,鼻尖闻到淡淡的槐花香气,心里瞬间暖融融的。

张奶奶坐在靠窗的小凳子上,看着她笑道:“看你这孩子,总扎着马尾,要不试着剪个短发?

楼下理发店的小姑娘剪的短发可精神了,你长得清秀,剪了肯定更好看。”

苏诗眠摸了摸自己的马尾辫,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还没想好呢。”

其实她不是没想过改变,只是习惯了某种状态后,就很难轻易踏出第一步,就像习惯了用沉默包裹自己,习惯了在这间小店里安放所有情绪。

“想想嘛,短发好打理,也显利落。”

张奶奶喝着她递来的温水,絮絮叨叨地说起家常,“我家小孙子昨天还闹着要吃你做的青梅果酱,说比超市买的好吃多了。

你要是有空,再做一瓶呗?

我让他自己来买。”

“好啊,我今天下午就做。”

苏诗眠认真点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她的手工果酱用料实在,都是用附近农户家里的新鲜果子制作,没有添加防腐剂,很受老街坊们的喜欢。

和张奶奶聊了十几分钟,老人要去菜市场买菜,便起身告辞了。

临走前,还不忘叮嘱:“丫头,别总一个人待在店里,有空也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风景。”

苏诗眠笑着应下,送张奶奶到门口,看着老人蹒跚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才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到店里。

音响里的歌刚好换成了《茫》,“我试着把孤独藏进耳机,用琴键代替……”略带迷茫的旋律,却奇异地让她感到平静。

她重新拿起扫帚,把剩下的角落打扫干净,然后开始整理货架。

先将手工皂的摆放调整整齐,又检查了果酱瓶的标签,接着拿起一本泛黄的旧书,轻轻擦掉封面的灰尘。

这本书是前几天一位老顾客送来的,说是搬家时整理出来的,觉得放在店里或许能遇到喜欢它的人。

整理到画架旁时,她停下脚步,看着那张未完成的画。

晨光落在画布上,老槐树的枝桠己经勾勒成型,只差填充细节。

她伸手轻轻触碰画布,指尖传来粗糙的质感,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创作的冲动。

但她看了眼白手表,己经六点西十分,再过一会儿,或许就会有客人来了。

她收回手,走到柜台后坐下,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笔记本,开始记录今天需要做的事:上午整理旧书,下午制作青梅果酱,晚上画画。

字迹清秀工整,像她的人一样,透着认真与细腻。

阳光渐渐升高,透过窗户洒满整个小店,给货架上的小物件都镀上了一层暖光。

苏诗眠靠在椅背上,听着熟悉的歌,看着窗外慢慢热闹起来的巷弄,手腕上的白手表安静地走着。

这个清晨和往常一样,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细碎的温暖与宁静。

而苏诗眠知道,这样的日子,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像手腕上的白手表,不疾不徐,稳稳当当,藏着属于自己的温柔与力量。

“叮铃——”风铃再次响起,又一位客人推开了店门。

苏诗眠抬起头,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准备迎接这一天里,与陌生人的又一次温柔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