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什么?我和同学们穿越清朝?

乙丑章 辩论-甲

发表时间: 2025-04-12
营锡极快适应了太子的新身份,又结交了不少同志,发现了一些一起穿越来的同志。

一年后暮色中的东宫议事堂烛火通明,十二扇紫檀屏风上雕刻的《皋陶明刑图》在光影中忽明忽暗。

营锡指尖摩挲着案头那卷镶金《唐律疏议》,目光扫过分列两班刑部大臣——左侧刑部新锐官员捧着朱批草案,右侧保守派老臣的补服上仙鹤纹在烛光里泛着冷冽银光。

"殿下所谓契约平等,实乃混淆纲常!

" 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墉突然出列,苍老的手指敲在《商契律》修订稿上,"《礼记》有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若让商贾与官宦同立契约,岂不是纵容市井之徒僭越?

"营锡不急不缓地展开《盐铁论》,桑弘羊与贤良文学派的辩论金字悬浮半空:"刘大人可知元狩西年盐铁专营之祸?

当年官府凭官商契约强征盐户,却因法条缺漏致千余盐工冤死狱中。

"他指尖轻划:"若依现行法,盐吏可随意解释官商契约中酌情处置条款——敢问这酌情是依《周礼》还是依其他?

"大理寺卿富察敏中冷笑插话:"我朝《大清律·户律》早有官民契约需呈牒备案之规,所谓漏洞不过是臆测。

""呈牒备案就能杜绝贪腐?

"营锡突然拿出中注红的案例:某知县将备案契约中的"田亩西至"偷改为"以官印为准",致使三百农户失地。

他盯着逐渐苍白的脸:"若法条不明确契约要素须逐项列明,备案不过是给蠹虫披上官袍!

"空气陡然凝滞。

刑部侍郎见势不妙,忙搬出杀手锏:"祖宗立法讲究情法两尽,殿下增设的证据链条款,要求盗窃案须有物证、痕迹、人证三者俱全,这分明是秦法苛察遗毒!

汉代董子早己批驳专任刑罚,必失民心!

""好个情法两尽!

"营锡猛地举起《洗冤集录》"宋慈验尸尚知七诀辨伤,而我们的《贼盗律》竟允许单凭一枚玉佩定死罪?

"他突然甩出一张纸:”某案中玉佩主人实为被栽赃的佃农,真凶却是利用"失物认领"漏洞的典当行东家“"情在何处?

法在何方?

"保守派阵营传来茶盏轻颤的细响。

营锡趁机逼近礼部尚书佟佳庆保:"佟佳大人熟读《春秋》,可知郑国子产铸刑书时,叔向如何斥其弃礼而征于书?

然则百年后孔子编纂《麟经》,为何将郑人铸刑鼎列为义举?

"佟佳庆保的朝珠微微晃动,他显然没料到太子会以经解经。

营锡却不给他喘息之机,召出系统标注的《唐律疏议·名例篇》全息批注:"《疏议》明言时移世易,法亦随迁,唐太宗改《贞观律》时,可曾顾忌祖宗成法?

难道我朝圣祖修订《现行则例》,反不如前朝明君?

""殿下巧舌如簧,却忘了我朝根基!

"刑部大臣突然发难,"《大清会典》开篇即言法自君出,如今殿下借这些妖异光影妄改祖制,莫不是要学商鞅徙木立信,将皇权置于变法车轮之下?

"营锡凝视着阿桂铠甲上的狻猊纹,突然轻笑:"大人可知《韩非子·难势》篇?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他故意让《商君书》的竹简虚影掠过阿桂头顶,"变法非削君权,恰是固君权——当百姓因法条混乱怨怼官府时,他们骂的是胥吏,还是紫禁城?

"保守派阵营终于出现裂痕。

佟佳庆保盯着《大诰》拓本上的金色批注——标注的是历代司法***数据——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营锡知道,那咳嗽声里藏着一代鸿儒对经义与现实的撕裂。

"今日暂且议到此。

"营锡突然收拢所有书纸,在众人错愕中端起茶盏,"三日后秋审勾决,还请诸位大人带着今日所议,仔细看看刑部报上的二十三桩疑案。

"当朱漆宫门重重合上时。

他知道真正的战场不在唇枪舌剑,而在那二十三份案卷里——那里有被典妻偿债的农妇,有因"妖书案"牵连的举人,还有被"盗葬律"逼得家破人亡的旗丁。

每份案卷都将成为刺穿保守派逻辑盔甲的破甲锥。

窗外惊雷乍起,春雨裹着《资本论》的虚影渗入砖缝。

营锡翻开"批判理论"礼包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书页间突然飘落一张未来报纸的残片:"1902年《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因平等条款遭守旧派联名***"他瞳孔微缩,旋即冷笑出声。

这一次,历史的方向盘终将不同。

————同志们,我们都有共同目标,让我们一起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