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书府中焦急等待的日子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
东东梨表面上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与母亲商讨着应对之策,暗中留意着林氏父子的一举一动,可内心深处,对苏逸尘的思念却如野草般疯长。
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桃林相聚的梦境总会悄然浮现,林逸轩那温润的笑容、深情的眼眸,仿佛就在眼前,让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给她太多沉浸在思念中的时间。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屋内,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东东梨正坐在窗前,仔细翻阅着林正山的相关资料,试图从中再找出一些破绽,突然,翠儿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脸色煞白,声音颤抖地说道:“小姐,大事不好了!
林公子……苏公子被林正山派人抓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东东梨只感觉脑袋“嗡”的一声,手中的书卷滑落,掉在地上。
她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愤怒涌上心头。
她猛地站起身,双手紧紧抓住翠儿的肩膀,急切地问道:“翠儿,你说什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快说!”
翠儿被她的举动吓了一跳,但看到自家小姐焦急的模样,连忙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奴婢刚刚出去买菜,听到街边的人都在议论。
说是林正山那老贼不知从哪里得知林公子与小姐您相识,便诬陷苏公子意图谋反,派人把他抓走了,这会儿应该己经关进大牢了。”
“林正山,你好狠的心!”
东东梨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满是怒火。
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营救苏逸尘的办法。
她深知,林正山这是在拿苏逸尘威胁她,想让她投鼠忌器,放弃复仇。
可她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苏逸尘陷入危险而不顾?
冷静下来后,东东梨对翠儿说道:“翠儿,你先别慌。
这件事千万不能让母亲知道,我怕她承受不住。
你现在立刻去大牢附近打听一下情况,看看林公子被关在哪里,有没有受苦。
我去找京城中与父亲交好的几位大人,看看他们能不能帮忙。”
翠儿点了点头,转身匆匆离去。
东东梨则换上一身男装,戴上一顶斗笠,乔装打扮后,悄悄离开了尚书府。
她首先来到了吏部尚书赵大人的府邸。
赵大人与父亲曾是同窗好友,交情匪浅。
在赵府的会客厅里,东东梨见到了赵大人。
她摘下斗笠,向赵大人行了一礼,说道:“赵伯父,小女东东梨有礼了。”
赵大人看到她,微微一愣,随即叹了口气,说道:“梨儿啊,你父亲的事情我己经听说了,我也一首在想办法帮忙。
只是林正山那老贼势力庞大,一时之间还难以撼动他。
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东东梨咬了咬嘴唇,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将林逸轩的事情告诉赵大人。
她说道:“赵伯父,实不相瞒。
林正山为了对付我,竟然诬陷与我相识的林公子谋反,将他关进了大牢。
小女恳请赵伯父看在与父亲的交情上,救救林公子。”
赵大人听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
他沉思片刻,说道:“林正山这招好狠毒。
梨儿,不是伯父不想帮你,只是此事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不仅救不出人,还会连累更多的人。
你先别急,让伯父再想想办法。”
从赵府出来后,东东梨又去了几位父亲的故交家中,可得到的答复大多都是无能为力。
她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无助,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
她知道,现在不是脆弱的时候,苏逸尘还在等着她去救。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东东梨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尚书府。
她刚走进院子,就看到翠儿焦急地在门口张望。
看到她回来,翠儿连忙迎了上去,说道:“小姐,您可算回来了。
奴婢打听到苏公子被关在刑部大牢的最底层,那里防守严密,很难进去。
而且,听说林正山己经下令,三日后就要对苏公子进行审讯,如果到时候没有人能证明他的清白,就要判他***了。”
听到这个消息,东东梨只感觉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
她扶住旁边的柱子,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翠儿,我知道了。
你先去休息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回到房间后,东东梨坐在床边,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五味杂陈。
她想起与林逸轩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此刻却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她的心。
她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她都要救出苏逸尘。
就在她陷入沉思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轻轻敲击窗户。
东东梨警惕地站起身,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推开窗户。
只见一个黑影一闪而过,随后,一封信笺飘落在她的手中。
她打开信笺,借着月光,看到上面写着:“欲救林逸轩,明日午时,西郊破庙见。
勿带他人,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