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青石板铺就的官道染成一片殷红,仿佛是大地流下的鲜血。
神秘剑客负手立于雾隐峰脚下,仰头望着那盘旋在云雾中的石阶。
石阶蜿蜒曲折,隐没在茫茫云雾之中,仿佛通向未知的神秘世界。
他腰间的玉佩在暮色中泛起幽光,与峰顶若隐若现的飞檐遥相呼应,仿佛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客官可是要上山?”
一个沙哑的嗓音突然响起,惊起林梢宿鸦。
只见一位樵夫打扮的老汉担着柴薪,从路边的阴影里缓缓转出。
老汉身着一件破旧的蓑衣,上面凝结的露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折射出诡异的七彩光晕,仿佛透着神秘的气息。
神秘剑客听到声音,目光如电般射向老汉。
刹那间,他的瞳孔骤缩——老汉左手小指缺失的关节,正是天枢阁暗桩的标记。
二十年前那场惨烈的血洗,天枢阁几乎被灭门,唯有精通易容术的“千面叟”有这般断指。
神秘剑客心中涌起无数疑问,正要开口询问,老汉却抢先说道:“雾隐峰的雾,能吃人。”
说完,老汉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暗红色的血沫从他口中喷出,溅在枯黄的蒿草上,显得格外刺眼。
咳嗽稍缓,老汉颤巍巍地摸出半块青铜虎符,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神情,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眼前之人的期待。
“三十年前,天枢阁主就是在这里...”老汉的话音未落,整个人突然化作一团黑雾,瞬间消散在空气中,只留下神秘剑客站在原地,心中满是惊愕与疑惑。
就在这时,山道上突然传来密集的破空声。
神秘剑客心中一紧,暗道不好。
只见数百支淬毒弩箭如蝗虫般从雾中攒射而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朝着他迅猛袭来。
这些弩箭速度极快,眨眼间便己临近。
神秘剑客反应极快,迅速旋身挥剑。
三尺青锋在他手中舞动,舞出满月般的弧光。
随着他的剑招施展,箭镞在半空仿佛受到一股无形力量的牵制,诡异地凝滞片刻,继而倒射回浓雾深处。
紧接着,浓雾深处传来几声惨叫,显然有人被倒射的弩箭射中。
“好个‘逆水寒’剑诀!”
清朗的笑声中,一袭月白长衫的公子哥儿从雾中踱步而出。
他身姿修长,风度翩翩,腰间玉坠刻着“九门提督”西字,彰显着他的身份不凡。
在他身后,跟着十八名劲装护卫,个个身形矫健,手中弯刀泛着孔雀蓝的幽光,一看便知淬有剧毒。
“九门的走狗,倒学会跟踪了。”
神秘剑客剑尖轻点地面,石砖应声碎裂成蛛网纹路,显示出他内心的愤怒与对眼前敌人的不屑。
公子哥儿听到这话,脸上却并未动怒,反而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他突然撤步,身后的弯刀护卫们立刻呈北斗阵型散开,将神秘剑客团团围住。
刀身上的淬毒在月光下愈发妖异,仿佛一群张开獠牙的毒蛇,随时准备发动致命一击。
“在下沈砚冰,特来领教天枢余孽的手段。”
公子哥儿说着,手中折扇“唰”地展开,露出“替天行道”西个鎏金大字,在月光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却显得无比讽刺。
话音未落,十八柄弯刀同时出鞘,刀气交织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牢笼,将神秘剑客困在中央。
刀气纵横,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在向神秘剑客***。
神秘剑客冷哼一声,毫不畏惧。
剑光乍起时,仿佛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雾隐峰的云雾仿佛受到某种强大力量的牵引,突然倒卷。
神秘剑客的身影如鬼魅般穿梭在刀阵中,每一次挥剑都带起一道血花。
他的剑法凌厉而狠辣,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让人防不胜防。
弯刀护卫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在神秘剑客的剑下,渐渐难以抵挡。
当最后一名护卫咽喉中剑,缓缓倒地时,沈砚冰终于出手了。
他手中折扇如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抵住神秘剑客的后颈大穴。
只要他轻轻用力,神秘剑客便会性命不保。
“好快的剑。”
沈砚冰赞叹着,眼中却透着一丝得意,“不过你可知,峰顶祠堂供着的是谁的牌位?”
说罢,他转身指向峰顶。
只见浓雾中渐渐浮现出七十二道残影,正是天枢阁当年七十二天罡星的法相。
这些法相栩栩如生,仿佛当年的英雄豪杰们正俯瞰着这一切。
神秘剑客看到这一幕,握剑的手微微颤抖。
他想起了天枢阁曾经的辉煌,以及那场惨烈的灭门之灾。
就在他分神之际,沈砚冰突然欺身而上,袖中寒光一闪,首奔神秘剑客的心口。
这一式“长河落日”正是当年天枢阁主的成名绝技,沈砚冰使得有模有样,可见他对这门武功钻研颇深。
神秘剑客察觉到危险,连忙侧身躲避。
剑锋擦着他的锁骨划过,在衣襟上留下寸许深的血痕,鲜血瞬间渗出,染红了他的衣衫。
沈砚冰惊觉对方招式竟与自己如出一辙,心中大骇。
他下意识地后退三步,就在这时,他腰间的玉佩突然发出蜂鸣。
与此同时,神秘剑客腰间的信物也产生共鸣,发出诡异的韵律。
这奇异的现象让两人都为之一愣。
“你究竟是谁?”
两人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就在这时,雾隐峰顶突然传来晨钟巨响,声音悠扬而沉重,仿佛穿透了时空。
晨光穿透云雾的刹那,沈砚冰瞳孔中映出神秘剑客左颊的疤痕,脸色骤然煞白,仿佛看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
“不可能...你明明...”沈砚冰的话音未落,他突然化作漫天黑雾消散,只留下神秘剑客一人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疑惑与震惊。
神秘剑客踉跄着扶住山壁,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青苔上勾勒出与峰顶祠堂壁画相同的纹路。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雾隐峰时,山道上只剩下半截断裂的折扇,扇骨上刻着“砚冰”二字,墨迹未干。
祠堂内七十二块牌位无风自动,发出“簌簌”的声响。
其中一块牌位突然碎裂,露出夹层中泛黄的***:“九门余孽,弑师求荣”。
这几个字仿佛带着无尽的恨意,诉说着当年那段不为人知的背叛与恩怨。
山脚下的茶寮里,老周头正擦拭着青花瓷碗。
突然,他剧烈咳嗽起来,手中的茶碗不慎摔碎在地,露出碗底暗刻的天枢阁徽记。
他望着雾隐峰方向,浑浊的老眼中泛起泪光,喃喃自语道:“阁主,您终于回来了...” 仿佛在这一刻,他等了二十年的那个人,真的带着希望与复仇的火焰,重新回到了这片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