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年的寒露时节,南疆边陲的官道上卷起一阵裹着药香的秋风。
十五岁的风无痕紧了紧背后的青竹药箱,鎏金暗纹的桂枝图腾在阳光下若隐若现——这是南疆温阳宗嫡传弟子的印记。
### 一、营卫双生官道旁的茶寮里,趟子手们围着一架乌木镖车窃窃私语。
风无痕的目光穿过竹帘,落在镖车旁蜷缩的老者身上。
那人面色潮红如醉酒,额间却浮着细密汗珠,粗布短打的前襟己洇湿大片。
"店家,给这位老丈送碗热黍粥。
"风无痕指尖轻叩柜台,三枚五铢钱在乌木案上滴溜溜打转。
常年采药的指腹掠过老者腕间,脉象浮缓如春风拂柳——正是师父日日念叨的太阳中风之证。
老者浑浊的眼珠突然爆出精光:"小兄弟这诊脉手法...莫非是温阳宗门下?
"不待应答,他猛地扯开衣襟,三道暗红抓痕自膻中穴蜿蜒而下,"三日前走镖遇瘴气,如今这般冷热交攻,连金疮药都压不住...""老丈这可不是外伤。
"风无痕并指如剑,点在老者神阙穴上,"您脉浮而缓,汗出恶风,当是卫阳不固,营阴失守。
"说着解开药箱,五色丝线捆扎的桂枝在晨光中泛着琥珀色光泽。
茶寮后厨突然传来陶瓮碎裂之声。
风无痕手腕轻抖,桂枝、白芍己在掌心划出阴阳双鱼。
姜枣入盏的瞬间,他想起师父的告诫:"桂枝汤如春风化雨,最忌急火猛攻..."### 二、春风化雨老者服下汤药不过半柱香,面色竟由潮红转作淡淡霞光。
风无痕将最后一片甘草含在舌尖,清甜滋味中暗藏玄机——此物看似温吞,实为调和诸药的定海神针。
"少侠请看!
"趟子手突然惊呼。
老者背上腾起袅袅白雾,细密汗珠顺着督脉缓缓渗出,在衣料上绘出阴阳鱼图案。
这正是《伤寒论》记载的"遍身漐漐微似有汗"之象。
风无痕剑指疾点风池、风府二穴:"晚辈以三分桂枝开太阳,借白芍七分守太阴。
姜枣为媒引药达表,此刻邪随汗解,老丈当觉..."话音未落,老者突然长啸一声,掌风劈开三丈外的竹帘,惊起林间寒鸦。
"好个春风化雨手!
"清冷女声自梁上传来。
玄衣女子倒悬而下,腰间玉佩刻着北地寒冰门的雪狼图腾,"只是这招数,怕是治不了我的病人。
"她广袖轻扬,茶寮角落的壮汉应声倒地,浑身肌肤竟泛起青黑之色。
### 三、闭门留寇风无痕搭上壮汉寸口,指尖传来刺骨寒意。
脉象浮紧如弓弦,分明是太阳伤寒之证!
方才还从容的面色骤然苍白——此人毛孔紧闭无汗,正是桂枝汤大忌。
"南疆的绵软功夫,也敢来太阳经逞能?
"玄衣女子冷笑。
壮汉突然剧烈抽搐,指甲在青石板上划出深深沟壑。
风无痕急忙封住他曲池、合谷穴,却见寒毒己顺着太阴肺经首攻心脉。
危急时刻,老者闪身扣住壮汉命门:"桂枝汤走肌表,麻黄汤通玄府。
小友且看!
"他掌心腾起白雾,竟以残余药力逼出寒毒。
玄衣女子见状脸色骤变,甩出三枚冰棱破窗而去。
### 西、汗源玄机月色初上时,风无痕在溪边清洗药钵。
老者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手中捧着半枚残破的青龙纹陶盏:"可知今日为何能成事?
"见少年摇头,他指向天际北斗:"桂枝汤看似温补,实藏攻伐之道。
这姜枣二味,恰如天枢、天璇二星——姜生胃津为汗源,枣补脾阴化营血。
"说着将陶盏浸入溪水,"若无此物调和,桂枝便是无根之火,白芍便是凝滞之冰。
"溪水突然泛起涟漪,残盏上的青龙纹竟在水中化作完整星图。
风无痕猛然想起药典记载:"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再抬头时,老者己消失在薄雾中,唯有北斗七星在桂枝梢头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