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更完两章(下午还有两章)。
离开京城的第三天,秦川一行人跟随着南逃的人流,己经走出了百余里。
沿途所见,尽是逃难的人群。
有骑马坐轿的富贵人家,也有步行的平民百姓,更多的是像他们这样的官宦子弟。
"阿川,让母亲歇会儿吧。
"柳如烟看着走得有些踉跄的秦母,轻声说道。
秦川点点头,找了棵大树,扶着母亲坐下。
这几天的奔波,母亲的脚己经起了水泡,但她一声不吭,硬是跟着大家走。
"娘,喝点水。
"秦川递过水囊。
看着母亲苍白的脸色,他心如刀绞。
从小锦衣玉食的母亲,何曾受过这样的苦。
"我没事。
"秦母勉强笑了笑,"多亏如烟照顾,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怕是撑不住。
"柳如烟连忙说:"秦伯母别这么说,您一路上都很坚强。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
只见一群骑马的人朝这边奔来,所到之处,行人纷纷躲避。
"快躲起来!
"秦川拉着母亲和柳如烟,躲到路边的灌木丛后。
那群骑马的人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
秦川看清了,那些人穿着官服,应该是朝廷的官员,但此刻一个个面带惊恐,狼狈不堪。
"叛军打进京城了!
"一个落在后面的骑士大喊,"快跑啊!
"这一声喊,让所有逃难的人群都慌了神。
原本还算有序的队伍瞬间乱作一团,人们推搡着往南跑,不少随身携带的包袱都掉在了地上。
"阿川,京城..."柳如烟紧紧抓住秦川的手,声音颤抖。
秦川握住她的手:"别怕,我们走小路。
"他们避开了大路,选择人少的山间小道前行。
这样虽然走得慢些,但至少安全。
夜里,他们在一个废弃的庙里落脚。
秦川找来些干草铺在地上,让母亲和柳如烟休息。
庙里还有其他逃难的人,大家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听说叛军进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有人小声说道。
"可不是,我兄弟就在城里,说是满城都是火光,到处都是喊杀声。
""幸亏跑得早啊,不然..."秦川听着这些话,心中担忧父亲的安危。
但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好母亲和柳如烟。
第二天一早,他们刚要出发,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
一队兵马打扮的人冲进庙里,二话不说就开始抢劫。
"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
"为首的人挥舞着刀子吼道。
庙里顿时乱作一团。
有人哭喊,有人求饶,更多的人默默地交出了随身携带的细软。
秦川护着母亲和柳如烟退到角落。
他们的银两都藏在衣服夹层里,表面看起来就是普通的逃难百姓。
"这娘们长得不错。
"一个士兵盯上了柳如烟,伸手就要去抓。
秦川一把推开那人:"滚开!
""找死!
"那士兵抽出刀就要砍。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
原来是一队官军追了上来,这些抢劫的士兵慌忙逃窜。
等风波平息,天己经大亮。
庙里的人少了一半,剩下的人也都失魂落魄。
有人失去了所有的盘缠,有人受了伤,更有人失去了亲人。
"阿川,我们该往哪里去?
"柳如烟问道。
她的声音还在发抖,但眼神坚定。
秦川看了看地上散落的物件,捡起一张残破的地图:"往江南走。
那里远离战场,而且水网密布,就算有危险也好躲避。
""可是路上..."秦母担忧地说。
"娘,我们扮成普通百姓,走小路。
"秦川说,"现在大路上都是兵匪,反而更危险。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艰难的南下之路。
白天走山间小道,晚上在荒庙野店借宿。
遇到危险就躲,遇到同路人就结伴而行。
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太多悲惨的景象。
有老人走不动被遗弃在路边,有孩子哭喊着找寻父母,有人倒在路上再也没能起来。
每到这时,柳如烟就会紧紧握住秦川的手。
这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在逃难路上展现出惊人的坚韧。
"只要我们还在一起。
"这是她常说的话。
是啊,只要还在一起。
秦川看着身边的母亲和柳如烟,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一定要保护好她们,带她们找到一片安身之地。
月光下,三个疲惫的身影在山路上默默前行。
身后是烽火连天的故土,身前是未知的前路。
但只要他们还在一起,就一定能找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