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静一下,我说一下情况……”方恒宇压了压手,对众人说到,“来的都是家里人,我也说点实在的,老爷子病很蹊跷,检查结果我看了,确实是有骨折,但是并不是很严重的骨折,但是为什么老人状态突然就不好了,我现在这么短时间我也没弄清楚……”讲到这,方恒宇停顿了一下,看了一众人反应。
临床工作摸爬滚打的几年,或多或少也学会了点察言观色的本事。
如果家属比较好沟通,听到这一般没有更大的反应,会等待下文;要是难缠的,现在就会开始炸锅了。
对于不同家属,应对和沟通方式也截然不同。
看了一下众人反应,有皱眉不解,也有欲言又止,但是大家还是都把目光投向患者的儿子。
看来家里说的算的还是老爷子的儿子。
方恒宇也看了一眼患者的儿子,五十多岁的年纪,国字脸,带着金属框眼镜,没有明显风吹日晒的痕迹,一身深蓝色中山装,看不出品牌,但是很得体,像是混迹体制内的感觉,照比其他家属,经济条件明显好一些。
说的算的原因,可能不光是长子,也可能是社会地位决定的。
方恒宇也把目光转向患者儿子,开口道,“我知道大家不能理解,老人来的时候还挺好,怎么做个检查回来就这样了,大家着急我也能体谅,但是时间太短了,也没有其他更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检查,确实没法马上得到结论。”
此时,患者儿子没再开口说话,面无表情,看不出什么态度,揣着手等着下文。
“不过大家放心,请的相关科室医生、主任马上就会到,我们肯定会尽全力去救治,大家在外面等待,不要一下子全挤在抢救室,我们治疗也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方恒宇正说着,呼吸科、心内科的医生己经来到了急诊。
看见援兵,方恒宇也不继续磨叽了,“那我先去看患者,有什么情况咱们及时沟通。”
方恒宇跟患者儿子交代一句,也没等回话,便跟着其他科室医生进入抢救室介绍起病情。
来的两个医生都是比较高年资的女医生,方恒宇稍微有些心安。
听完病情介绍,两位内科医生也皱起眉头。
她们的思考方向跟方恒宇大差不差,也没法提供有效的建议,一瞬间陷入僵局。
患者生命体征越来越不稳定,去做CT或者其他的检查风险太高了,弄不明白病因也就没办法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
但是病情不等人,血压己经降到了60/40,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想太多了。
麻醉师也赶到了,甚至都来不及跟家属商量要不要做气管插管,“不商量了,先插上再说,血氧己经不到百分之六十了!”
方恒宇口气不容置疑,“护士,改成手动测血压,监护仪马上就测不出来了,导上尿,监测尿量,记录输液量,一些抽血化验我下完医嘱,抽血吧。”
不管怎么样,一些常规的处置该做还得做。
方恒宇转过头看向两位内科医生,“两位姐姐,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暂时没有了,等化验结果出来看一下再说吧……”两位内科医生摇摇头说道。
“我们急诊这条件有限,也没有ICU,拖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要不转到你们那继续治疗?”
方恒宇小心翼翼的商量着,但是心里清楚,这种患者谁也不爱收,大概率得留在急诊。
果然,年长的呼吸科医生开口,“哎呀,方大夫,现在什么病因都不知道,都没法知道应该往哪科收住院,到病房也是这个治疗,跟你这没有区别,往病房转运也是有风险的,我觉得就没有必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