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行孤道

第3章 三教竹简

发表时间: 2025-01-18
转眼间十年过去,从年龄上讲秦霖己经三十岁了,但不知为何,十年光阴未在其身上留下痕迹,同时,在秦霖并未练习任何强身健体运动的情况下。

隐隐感觉身体比以前强健了不少,对此秦霖只能将其归功于每日的砍柴挑水,和神秘的紫气洗礼,每月紫气浩荡时,紫气笼罩整座紫云山,秦霖每每身处紫气中时都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每每有些感冒发烧的小病赶上紫气浩荡的日子也都会痊愈。

这种遭遇不禁让秦霖对紫气的神奇更感好奇。

想来老道身体如此硬朗也与常年居住紫云山离不开关系吧。

抛开身体上的变化,秦霖在修道一途也可谓渐行渐远,老道最开始给予的几本道书秦霖己经完全参透,之后几本更加深奥的明显属于进阶级别的道书也略通一二,甚至老道口中至高奥义的几本他整理出来的“究极典籍”秦霖也能时常对老道发出几次疑问。

这也让老道略感欣慰。

说起老道,十年时光同样没改变他的外貌,甚至连那件从未脱下的陈旧道袍仿佛也从未变化。

秦霖时常啧啧称奇。

有一次秦霖问起老道道号时,老道立刻吹胡子瞪眼,大手一挥尽显豪迈与狂傲姿态。

结果却给秦霖来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

别看老道尽显老态,可却精神矍铄,走起路来不说虎虎生威,却也步态矫健,身材稍微有些佝偻,但不矮小,甚至隐隐能看出其年轻时想必长得英武不凡,配上老道狂傲的性格,想必是个人物。

当秦霖闲来无事问起老道自己改如何称呼他时,老道义正言辞地说道不许秦霖称其师父,说是不想收徒。

秦霖不仅翻了个白眼,也就一首老道老道地叫了这么些年。

随着秦霖在道学上登堂入室,渐渐动气一些歪心思,想起初进右侧殿时拿过的那个竹简,一次趁老道端坐供奉桌入定时,他偷偷地取来了那个竹简,虽说老道不让他看,但是却没有十分严密地防范秦霖,于是秦霖一首都知道老道把竹简都放在了何处 ,偷看竹简一事做得十分轻松。

展开竹简,看了半天,秦霖眉头皱了又皱,老道当真没有骗他,以他苦修十载的道学造诣竟然丝毫看不懂这分竹简上的内容,只能看出上面明确写有一些道教阐义,继续往下看发现一些儒家经典的影子也是晦涩难懂,再往后甚至出现了佛教典籍。

在到后面则是连连字成词再连词成句都成一大难题更别说搞懂讲了什么。

看完竹简后秦霖不禁感慨大道漫漫,至于竹简,秦霖思来想去决定偷偷自己保留,以后慢慢参悟。

一是因为他观察老道多年来从未查过竹简,想来目不视物自然就懒得去动。

二来十年按部就班的跟随老道安排的进度也让秦霖感到些许乏味,有些自己私人的用来打发时间的东西想来会让今后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

一个月过去,秦霖惊奇得发现一个月来,竟然未出现紫气浩荡的现象,不禁令秦霖啧啧称奇,山中修道十载,这倒是头一次的现象。

老道也一改常态并未入定一天,秦霖不禁打趣道“老道偷懒了。”

老道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现象并不担忧,悠悠然道“打水去。”

听到此话,秦霖黑了黑脸。

但也并未反驳或是拖延。

拎起一口足有秦霖腰高,桶口宽如水缸的沉甸甸大木桶下山打水。

老道看着秦霖的背影,不知不觉间秦霖身材似乎变得愈发挺拔。

原本精壮的体格现如今干起活来气力十足。

可能是与老道相处的久了,秦霖原本孤僻冷漠的性格如今多了几分老道的狂傲,换句话说如今的秦霖有些孤傲之气。

这大概是秦霖最大的变化。

走出道观大概五里地远时,秦霖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有感而发“散发披蓑入苍茫,浩歌散入乱云重。

醉卧云间君莫笑,道心自在韵无穷。”

观中老道听了远去的一阵豪气干云的大笑声,嘴角微扬,低声道“有了几分火候。”

接着扬手看了看天空,万里无云,老道紧闭的眼帘似乎看到了什么似的,低下了头掐指好像在算些什么东西。

......秦霖到了半山腰,说是山腰,其实己经靠近山脚,这里有一处溪流,清澈异常,溪水中鱼虾自在怡然,鱼虾皆不大。

鱼者,水流穿行间仿若一道流光,难辨鱼头鱼尾,其游动迅疾如翔。

虾者,身矫而透明,长须轻颤,时而张鳌,一对前鳌精光闪闪。

这不是秦霖第一次和它们打招呼了,初来乍到是,秦霖也对这奇异的鱼虾有所好奇,尝试试过捕捉几只戏弄戏弄,然而这些鱼虾如其外观一般充满灵性,秦霖始终难以抓住一只,几番尝试之下放弃了想法。

大木桶一丢,秦霖想起父母,不禁想下山探望一下。

从上山后,老道并没有和秦霖约法三章,把每日的任务交给秦霖,该读的道书告知后,就很少约束,至于下山或是到哪里去,从来不作管理。

倒是秦霖孤僻的性格,不喜游荡市井之间。

否则秦霖很难专心修道。

正是由于秦霖的性格,使得秦霖坐得住山门,十年来才在道学上小有所成。

回乡路上一路顺风...父母容颜日渐衰老,但母亲的身体却随着时间渐渐痊愈,倒也是件幸事。

老道承诺了秦霖随意支配香火钱后,就真的不管不问,山中生活一切都足以自给自足,香火也用不上多少钱,自然有大笔闲钱省下来,有次家中有急事秦霖想把钱全送回家里,询问了老道后,老道眉头都没皱一下说了句“这种乱糟俗事以后少来问我。”

因此家里的经济开销也不成什么问题。

这也是秦霖这些年来能安心修道的原因之一。

家中没什么可停留的,在外游子总是这样,出门在外总是想家,想家里的饭菜,想亲人想过去的时光。

然而回家呆了却又呆不住,又惦记上了外面的诗和远方,又想到外面闯荡。

临别时又总是依依不舍,不舍与亲人别离。

这些人或是为了生计,或是心怀大志向,还有些是不想蜗居在老家就是想在外面更广阔的天地生活,只不过偶尔想家回来看看。

而秦霖谈不上多大志向,但己经决定这辈子把修道当做了自己这一生的路。

也许多年后自己会接替老道吧。

......回紫云山一路顺风...打完水回到观里,己经黄昏时分了,老道并未见怪,他对秦霖重来不是严苛的管理,秦霖除了道书里不懂的问题外老道向来不管不问,偶尔的闲谈都是些吹胡子瞪眼的听起来有些像吹牛皮似的侃大山。

秦霖对此见怪不怪。

...子夜,老道突然对秦霖说道“明日你需要出趟远门。”

“明日,这么突然。”

秦霖皱了皱眉。

“去哪里,干什么。”

“三清山,至于干什么,嘿嘿去悟道。”

老道悠哉悠哉道。

“悟道?”秦霖显然对老道的话很不理解。

“修道不是闭门造车这么简单的。

需要体悟世间冷暖,人情百态。

咱们修道虽然不像儒家那些人必须入世,讲究什么么立德立言立功,但是体悟红尘也是很重要的。”

秦霖虽然不懂,但是对老道还是很信服的。

毕竟虽说二人不以师徒相称,但却有师徒之实。

转而言之,老道是他秦霖半个师父。

“路上不必太在意时间,走快走慢都是走,不是说到三清山才是悟道,一路上都是悟道。”

老道玄而又玄得说道。

“我怎么去。”

秦霖闻到。

“你随便。”

听了这么一句回答,秦霖不免脸色一黑。

“另外,到了三清山,悟到了道再回来,任务如果没完成,不管路上遇到什么事,都别想返回。”

老道语气坚定道。

秦霖听着老道有些决绝的话语,心中不免有些微凉。

但很快缓过心神,想到大道漫漫非心智坚定者不能行。

至于秦霖的父母,老道自然知道秦霖唯一的牵挂在此,秦霖没有专门提起,但他知道老道会帮他照看一二。

以他与老道的关系,倒也放心。

想到明日就将远行,自然夙夜难眠,老道却早早端坐在祖师殿的供奉桌上,专门给自己点了檀香。

秦霖目睹了老道的举动,看出老道自己心中似乎丝毫不觉自己的奇怪举动有什么不妥。

不禁有些想要发笑。

临行的这一夜,秦霖走遍了紫云观的每一处角落,下次回来就不知是何时。

这次秦霖细细的观察了墙上的裂缝。

发现这些裂缝隐隐有些规律,其纹路仿佛蕴含一些韵意。

为整片墙壁更增添几分古朴神秘色彩。

想到老道己经入定,想必明日一整天不会醒来。

秦霖不免有些遗憾,关于墙壁的问题只能等悟道归来再问老道了。

至于那个关于儒释道三教的竹简。

秦霖没有说,老道也心照不宣地没有问。

秦霖始终揣在怀中。

准备带走,也许在路上秦霖能找到有关竹简内容的解释。

至于为什么不问老道,秦霖心中想着总得有些挑战靠自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