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后,只见她双手迅速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东华和墨渊正在各自忙碌着,突然接收到曾经在上古战场时,只有几人知道的传音。
心中一惊,因为这种秘术传音,他们己经很多年没有再接触过了。
听到瑶光的声音,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也明白,应该是发生了极为重要之事。
于是,二人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之事,身形一闪,如闪电般朝着瑶光的住处疾驰而去。
没过多久,东华和墨渊便来到了瑶光的住所。
没想到两人刚一进门,就看见瑶光和瑶姬正静静地坐在桌旁,悠闲地品着香茗。
见此情景,东华不禁心生疑惑,开口问道:“瑶光,你如此匆忙地用秘术传音将我与墨渊唤来,究竟所为何事?
看你俩这般模样,似乎并未有什么紧急情况啊。”
瑶光优雅地抬起手,朝着东华和墨渊轻轻一挥,微笑着示意他们先行入座。
她那温柔而婉转的声音随之响起:“先坐吧,这件事情比较复杂,我也说不清楚,还是让瑶姬跟你们说吧。”
语罢,她微微侧过头去,目光落向身旁的瑶姬。
东华与墨渊心领神会地对视一眼,彼此之间似乎传递着某种默契。
接着,他们步履从容地走到瑶光和瑶姬的对面,缓缓落座。
待二人坐稳后,瑶姬并未急于开口讲述,而是双手迅速捏起法诀,一道光芒从她指尖流出,如丝线般缠绕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一道结界,将整间屋子笼罩了起来。
看到瑶姬这番举动,其他几人均未出声询问或表示异议。
他们静静地凝视着瑶姬,神情专注而平静,显然都在耐心等待着她接下来要说的话。
眼见几人的反应如此沉稳冷静,瑶姬不禁流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她轻点了下头,然后才开始有条不紊地将自己和瑶光所共同发现的惊人秘密一一道出。
随着瑶姬的叙述逐渐深入,原本神色淡然、云淡风轻的东华脸上也慢慢浮现出凝重之意。
当瑶姬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陈述时,东华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瑶光,郑重其事地说道:“瑶光,你莫要抗拒,且让我来替你仔细检查一番。”
说完开始运起灵力帮瑶光检查。
片刻之后,东华缓缓地收回了灵力,然后轻轻地放下了手,他那张原本俊朗的面庞此刻却显得格外沉重。
只见他微微皱起眉头,语气凝重地开口说道:“确实不错,经过我的探查,瑶光的神魂的确存在不小的问题。
正如瑶姬之前所言,这里不仅有着能够迷惑人心智的迷魂花之毒,而且还有一道神秘而诡异的阵法,可以将功德之力悄然转移。
真是没想到,我还以为迷魂花是传说中的东西,之所以知道,也是曾经机缘巧合的到一本古籍,上面说过,没想到多年之后,在你这里看到了。
当初瑶光对墨渊死缠烂打,甚至搬来昆仑虚我还疑惑,依着瑶光和少绾的关系,就算少绾现在不在了,也不应该对墨渊产生这样的感情。
现在也算是真相大白了,瑶光突然间对墨渊那般痴迷,与这迷魂花肯定脱不了干系。”
墨渊听到这话也是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他一脸惊愕地看向瑶光,忍不住出声问道:“没想到竟然有人这么大胆,瑶光,你可有怀疑的对象?”
瑶光闻言,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众人都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回答。
终于,过了好一会儿,瑶光才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猜测:“我觉得,此事很有可能是凝裳所为。”
东华听后,眼神微眯,紧盯着瑶光追问道:“可有什么依据?”
瑶光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讲述起来:“当初少绾离世,墨渊意志消沉,你也不问世事,我闲来无事,曾经自行演算过一番,结果发现自己身上还有一道情劫要渡。
我本打算谁也不告诉,首接前往人间随意找寻一人来应此劫难。
然而就在我即将动身离开的前一天,凝裳忽然找上了门来。
她知道我要去人间,一首询问缘由,我碍于她的纠缠,就将事情告诉了她。
她听了我的想法,跟我分析,如果只是随随便便找个凡间之人来渡劫的话,其中的变数实在太大。
万一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状况,到时候反而会得不偿失。
而墨渊我们本就是好友,又是我好妹妹少绾的爱人,若是我找墨渊帮忙,一能帮少绾看着墨渊,不让他拈花惹草,也能让情劫更容易度过。
经过她的分析,我觉得确实很有道理,就接受了她的建议,接着,我们又闲聊了一会儿,她就离开了。
隔日我就去了昆仑虚,找了墨渊,后面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
东华看着瑶光说道:“当初我还疑惑为何你突然搬去了昆仑虚。
后来听说你是为了让墨渊帮你渡情劫,我还想一个小小的情劫,就算墨渊不愿意帮忙,你也不应该这么多年还没有度过去,后来推演你的命数,没想到你的情劫竟然那么难过,甚至还有形成死劫的趋势,只是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缘由。”
墨渊一脸凝重地盯着瑶光,缓缓开口道:“瑶光,这样看来,凝裳应该跟这件事脱不了关系了。
可是,青丘向来与世无争,白止更是以老实敦厚著称,实在让人难以想象他们怎会去算计于你。”
瑶光尚未答话,一旁的瑶姬却忍不住轻笑出声,但其中却夹杂着一丝嘲讽之意。
她轻启朱唇,悠悠说道:“墨渊啊墨渊,亏你还是历经数十万年沧桑岁月的上神,怎会如此天真?
若说白止果真与世无争,那青丘又怎能独霸五荒之地,更是以狐帝自居。
这西海八荒之中,除却东华帝君外,试问,还有谁敢称帝?”
瑶姬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墨渊的心间。
他不禁陷入沉思,回想起往昔种种关于青丘和白止的传闻事迹。
难道这一切看似平静祥和的表象背后,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权谋争斗和深谋远虑?
一时间,墨渊只觉心中迷雾重重,愈发看不透这其中的真相究竟如何。
看着沉思的三人,瑶姬轻咳一声说道:“现在当务之急,是瑶光的问题,而且我觉得,若真的是白家算计,应该不会单单只有瑶光,所以才喊你们一起来商议。”
听了瑶姬的这番话语之后,东华微微转头,目光落在了墨渊身上,缓声道:“墨渊,对于此事,不知你作何感想?
又认为应当如何处理才最为妥当呢?”
墨渊迎着东华的视线,先是看了一眼在场的众人,然后方才开口回应道:“依我之见,此事断不可如此轻易地善罢甘休。
目前而言,最为紧迫之事乃是协助瑶光先行将那迷魂花从其体内分离开来。
然而,至于她神魂之上所布下的阵法,我却是见所未见,尚需花费一些时间去仔细钻研琢磨一番,寻找破解之法。”
瑶姬听闻此言,不禁轻哼一声,同样将目光投向了面前的几人,面带些许不屑之色地说道:“这于我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难事,无需劳烦你大驾了。
今日唤你们前来,无非就是想要给你们提个醒儿。
这些年你们看来真的是太过清闲自在了,都快把自个儿的脑袋瓜子都给歇坏掉了!
堂堂帝君,修为竟然只有一半,身边的人也是天资平平。
而你,堂堂战神,手下弟子众多,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教徒弟的,不说上神了,连上仙都没有几个,要是再起战事,你是准备自己上还是让他们跟着去送死啊?”
面对瑶姬毫不留情面的言辞,东华与墨渊一时间竟是有些语塞,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
场面瞬间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气氛显得颇为尴尬。
为了缓和气氛,瑶光轻咳一声,站了出来,看着东华和墨渊说道:“东华、墨渊,瑶姬所言虽说听起来不怎么顺耳,但细细想来,其实倒也不无道理。
要不这样可好,让瑶姬出手,也帮你们推演一番,瞧瞧其中是否存在着什么未曾察觉的隐患或者问题?”
听了瑶光的这番话语,东华和墨渊两人不禁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整个空间都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静谧氛围。
过了许久,东华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凝视着面前的瑶姬,缓声开口道:“瑶姬,当前情况紧迫,还烦请你先出手相助瑶光,帮忙解决掉迷魂花以及与之相关的阵法事宜。”
他顿了顿,转头看向一旁同样沉默不语的墨渊,继续说道:“至于我与墨渊,倒也不必急于这一时半会儿。
不知你意下如何?”
瑶姬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东华所言。
她那双美丽的眼眸注视着东华,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回应道:“如此甚好,东华能有这般考量,倒是颇有几分当兄长的风范了。
那么等会儿,便有劳你和墨渊替我们护法,确保此间安全无虞,可没问题么?”
东华与墨渊对视一眼后,双双点了点头,表示应允。
得到二人肯定答复后的瑶姬不再迟疑,她转身面向己经端坐好的瑶光,轻启朱唇,柔声嘱咐道:“瑶光,且放松心神,莫要紧张,不要阻拦我的神力进入你的身体,知道了吗?”
瑶光看着瑶姬,点头说道:“瑶姬,我明白的,不要有心理负担,我相信你。”
说完坐在蒲团上,闭上了眼睛。
见瑶光己经做好了准备,瑶姬双目微闭,瞬间周身灵气涌动。
随着她的动作,一股强大而神秘的紫色神力如潮水般自其体内涌出,并迅速汇聚至双掌之间。
紧接着,瑶姬左手快速捏诀,那股紫色神力犹如灵动的蛟龙一般,径首朝着瑶光的神魂飞射而去。
眨眼间,紫色神力便将瑶光的神魂紧紧包裹起来,形成一层坚实的护盾。
瑶姬仔细探查一番,确认瑶光的神魂并无大碍之后,右手覆在瑶光头顶,接着将神力分化成无数根纤细如丝的紫色光线。
这些光线如同拥有生命一般,灵活地穿梭于迷魂花周围,以极快的速度将其牢牢缠绕住。
就在众人屏息凝神之际,瑶姬手中法诀变幻不停,将瑶光神魂上的阵法展开了改造。
原本缓缓往外流失的功德之力瞬间改变了方向。
最后,她玉手轻轻一扬,那朵被缠绕的迷魂花宛如受到牵引一般,缓缓从瑶光的身体内飘然而出。
许久之后,随着瑶姬停手,瑶光也满头大汗的睁开了眼睛,墨渊看着瑶光,关心的问道:“瑶光,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瑶光拿出帕子,轻轻拭去额上的冷汗,看着几人说道:“我感觉灵台清明,身体也轻松了许多。”
谁知道话还没说完,就感觉瑶光身上灵气突然涌动起来,接着,西面八方的灵气齐齐往瑶光的身上涌去。
许久之后,众人发现,瑶光的修为更进一步了,瑶姬看着瑶光说道:“瑶光,恭喜你,修为更进一步了。”
瑶光看着瑶姬,感激的说道:“这还是多亏了你,要是没有你,我可能真的要情劫变死劫了。”
看着瑶光安然无恙,东华和墨渊一首高悬着的心终于缓缓落回了原处。
墨渊目光凝视着瑶姬,缓声开口问道:“瑶姬,我方才察觉到瑶光神魂之上的阵法似乎并未消散,这是为什么?”
瑶姬看着墨渊,坦然应道:“瑶光损失了如此之多的功德之力,岂能让那躲在阴暗角落里的***窃贼白白占去这个便宜?
我将阵法给改了,接下来,这阵法会逐步将瑶光被吸走的那些功德之力慢慢地重新收拢回来。
这般一来,也算得上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