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零点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大学生中国音乐史最后的倔强

第3章 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发表时间: 2025-01-08
乐府,汉代兴盛起来的以采集改编表演民间音乐为主的宫廷机构。

乐府的三种合义:1、乐府的兴衰,乐府始于秦代,发达与汉武帝时期,集中收集采风民间音乐,并有专门的音乐家创作歌曲,其中李延年被营为”协律都尉“。

西汉乐府的规模非常庞大,达到过1000余人,公元前7年汉哀帝对乐府机构进行裁减,致使乐府由盛变衰。

2.历史上第一个有详细史料记载的是汉代乐府,它在秦乐府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

3.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谣,加工配乐,此外,还从事创作新乐,进行演唱演奏等。

太常寺是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由太长卿主管,包含大乐署和鼓吹署。

鼓吹署专门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教坊是宫廷音乐的机构,创立于唐代,专管雅乐之外的音乐,歌舞,百戏练习左教坊以培养舞蹈人才为主,右教坊以培养唱歌人才为主,由宫廷首接管辖,宋元时期也有教坊,但管辖范围小,明朝有教坊司,清朝教坊被废除,主观上满足了统治阶级的声色之娱,客观上培养了大批技艺高超的音乐家,促进了燕乐的高度发展。

梨园分三个组织:1.宫廷中的梨园2太常梨园别教院3.梨园新院(洛阳)梨园--以培养器乐人才为主,是唐玄宗独创的一个宫廷音乐机构,以演奏法曲为主,常因亲自组织安排,又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在宫廷梨园中设有15岁以下的“小部音声”的机构,标志着梨园艺术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

国伎(西凉伎)是汉族与吴与龟兹乐舞相结合的产物。

坐部伎是唐代燕乐的乐舞,坐在堂上演奏,风格优雅抒情以技取胜,水平较高立部伎在室外表演,演奏音乐有八部,风格粗犷,豪放,以立取胜,水平较低法曲:又名法乐是歌舞大曲的一个部分,其特点是具有特殊的清单,优雅的风格,并且以汉族传统乐器为主要乐器,它也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代表作是《霓裳羽衣曲》。

大曲:是一种结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在隋唐燕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代表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水平。

典型的大曲一部分为散序,中序,破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部分,其规模庞大结构严谨。

散序--无拍无歌,节奏自由,有器乐演奏。

中序--八拍歌唱,多为抒情慢板,有器乐伴奏。

破--以舞蹈为主,节奏逐渐加快,在热烈气氛中结束。

参军戏是一种以讽刺滑倒为主的戏曲,讽刺***官吏是主要内容,参军是指官职名称。

变文:是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佛教徒将深奥的佛教这里通俗化,利用讲故事方式进行宣传,所用的讲场本子叫做“变文”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说唱音乐的形成。

记谱法分:乐谱和舞谱